我的韶山行 红色耀青春 ——“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扫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17 06:42:33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蒋睿

巍巍青山,苍松翠柏。

时值深秋,漫步于韶山,在毛泽东广场、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场所,不时看见一群群穿着校服、举着红旗的青春身影,为这片红色沃土平添一抹如春日暖阳的盎然生机。

这些学生,来自湖南省各中小学校,是前来开展“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之旅的。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要求,今年4月,湖南启动“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充分用好伟人故里红色资源,通过韶山红色研学的示范效应,带动引领全省红色教育、红色研学蓬勃发展,持续把红色种子撒播到广大青少年心中。

截至11月16日,我省已先后组织83批次70171名学生赴韶山接受红色洗礼,汲取精神力量。

各方联动,

打造红色研学金字招牌

10月31日下午4时,秋阳当空,毛泽东广场上矗立的毛泽东同志铜像熠熠生辉,庄严肃穆。

铜像前,一个由近千名学生组成的队列,正在庄重地举行研学开班仪式。他们,是来自汉寿县一中、汉寿县二中、汉寿县五中、汉寿县职业中学等4所高中的研学学生。

这是一场穿越世纪的隔空对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铿锵有力的合唱,显示着孩子们坚定跟党走的决心;“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郑重的宣誓声,展现着逐梦未来的信念。

5月24日,“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正式启动。方阳 摄

随后,学生代表向毛泽东同志铜像献上花篮,全体师生为铜像献上鲜花,并绕铜像一周,瞻仰伟人风范,表达对毛泽东同志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庄重而热烈的开班仪式,给孩子们满满的仪式感。汉寿县五中高一学生张纯嘉格外兴奋:“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这首歌我唱了无数遍,但今天站在毛主席铜像前唱,我唱得格外响亮。”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生动火热的红色研学场面,是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湖南是“革命摇篮,伟人故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建政的重要策源地,每一个红色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今年3月15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韶山调研时提出,要通过组织红色文化教育研学,把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刻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推动红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高位推动,各方联动。

为确保“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有序开展,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教育厅多次组织各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科学制订工作方案,统筹调度各项准备工作,全力打造全国红色研学和全国中小学生思政教育金字招牌。

课程是研学的核心。多方专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有效整合资源,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分学段设计了献礼仪式、展教结合、思政大课、主题班会等研学课程,以及行前行后延伸教学及拓展作业等,印制了研学学生和教师手册。省教育厅多次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地指导,对课程和手册反复打磨完善。

韶山市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地接服务方案,按照“对接常态化、流程标准化、服务精细化、队伍专业化、安全规范化”的要求,强化餐饮、住宿、接驳、医疗等方面保障。

4月13日,湘潭市先行先试,由市教育局组织当地学校参与试点工作,每晚召开复盘会议,全面梳理问题和短板,研究制定相应措施;5月24日,“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正式启动,完整覆盖全省各地学生,且不需要他们承担任何费用。

11月1日,来自汉寿县的学生在参观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摄

这么多学生来韶山,还都是未成年人,路上安全保障是底线。各地交警、交通运输、高速公路管理等部门立足职能,全力保障师生平安出行、安全研学。“从学校出发到抵达韶山,我们一路都有交警护送,真是满满的安全感,更觉这趟旅程的神圣。”邵阳县二中高一学生蒲俊锋说。

研学时间多长才合适?一天来回显然太匆忙,两天一夜势必需要一个营地。离核心景点毛泽东广场仅几百米的韶山学校老校区,成了最佳选择对象。

但老校区已经闲置了两年,设施设备已经有些老旧。“要做就要做好!”韶山学校思政教育实践营地负责人向燕介绍,省教育厅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提质改造,新增床位1010张,能同时满足1000名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并成功获批国家级营地。

漫步于营地,多功能报告厅、教室、餐厅、运动场、篮球排球馆、医务室等场地焕然一新。刚刚投入使用的“韶山研学书屋”,摆放了各类书籍数千册,前来看书的学生络绎不绝。“这里有很多我没见过的写毛爷爷的书籍,我越看就越钦佩毛爷爷。”正在看书的汉寿县五中高一学生丁嘉誉说。

“研学优先,是我们研学工作的原则。”省韶山管理局局长高扬先介绍,为了让学生能从容地参观学习,特意设置了专门研学时段,将学生与普通游客错开,分批次分线路进入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地,让学、思、行贯穿研学活动全过程。

精磨课程,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红色研学,底色是红,关键在学。

“1950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第一个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国家有难,强敌入侵,他毅然挺身而出,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的毛岸英遗物处,展示着毛泽东同志珍藏26年的毛岸英遗物,讲解员毛婉瑶以《复兴路上有牺牲——卫国强国青春无悔》为题,饱含深情地为学生们讲述了毛岸英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毛岸英为什么选择去抗美援朝前线?”“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为什么说不后悔?”讲解中,讲解员吴婷向学生们抛出的两个问题,引起了学生们深思。一只只小手举起来——“毛岸英叔叔很勇敢,不怕上战场”“他心里装着祖国,国家有需要,他就往前冲”“在毛主席心里,毛岸英不仅是自己的儿子,也是国家的儿子,理应保家卫国”……一个个响亮的回答,蕴含了学生们聆听讲解的所思所得。

在摆放着毛泽东同志睡衣的展柜前,学生们惊呼“这件睡衣上有73个补丁”。讲解员毛玲说,这件睡衣只是毛主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生活作风的一个缩影。大家深切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表示要养成“不浪费、不攀比、不铺张”的生活习惯。

在毛泽东同志卧室展景处,曾经的睡床上,摆满的书籍尤为醒目。讲解员严韬略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为题,讲述了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故事,教育引导学生们树立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而读书的伟大目标。

观看长征图片,了解长征故事。“伟大长征精神并不遥远,在脱贫攻坚、抗疫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仍能看到长征精神迸发出的时代光芒。”讲解员庞鑫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与学生们探讨长征精神的内涵,让长征精神的血液在新时代青少年的身体里流动。

在“为人民服务”展厅,讲解员李瑛讲述了张思德“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的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刻苦学习,积极向上,报效祖国。”汉寿县五中高一学生刘博深有感触地说。

这5场生动鲜活而又富有内涵的现场思政课,蕴含着无数人的心血。

“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思政课程是关键,但也是一个巨大挑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静介绍,我们组织专家深入调研,与省韶山管理局反复研讨,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遴选了5个授课地点,开设5堂展教结合的思政课,并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对课程反复打磨完善。

课程打造好,更要讲好。省韶山管理局的讲解员对展馆非常熟悉,是这5堂思政课老师的最佳人选。但要让讲解员能胜任老师,显然需要更多支持。省教育厅多次组织省教科院、省党史陈列馆,以及一些高校和中小学校专家,通过强化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帮助讲解员提高授课水平,确保授课实效。

6月28日,醴陵四中学生在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通讯员 摄

“虽然我已在这当了10年的讲解员,但是当研学老师还是头一次,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讲解员吴婷说,以前看得最多的是毛主席相关书籍,现在拼命看教育类书籍,还经常上网看时政新闻、慕课微课视频,“既然被孩子们尊称‘老师’,就想尽力做到最好,能真正让他们有所获、有所得。”

他们还走进湘乡一中与研学归来的师生代表座谈,悉心听取他们对课程的反馈,回来后再次对课程进行升级提质。“比如说读书,不仅要学习毛主席的读书方法,更要立下为什么而读书的志向。”从事讲解员16年的李瑛说,让课程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里,这是初心,也是目标。

在韶山市思政教育研学实践营地,一堂主题为“恰是风华正茂”的思政大课每天都在精彩上演。激情满溢的讲解,引人入胜的VCR播放……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师张颖以“韶山少年”“辗转求学”“傲立潮头”“时代青年”4个篇章,带领学生回顾了毛泽东同志立志求学、不断探索,带领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感人故事,并与学生们现场互动问答,一起畅谈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这堂历史与现实深度结合的思政大课,由省教育厅牵头,组织省教科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教育电视台等有关专家历时近3个月精心打造而成。其目的就是挖掘韶山红色资源对当代青少年成长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帮助青少年理解他们所处的这个新时代,引导他们努力成长为祖国建设发展需要的接班人。

“毛爷爷的故事教会我,要多读书、读好书、精读书、广读书。他立志要改变中国农民的命运,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他成功做到了。”临澧县晟德学校高一学生苏蓓蓓在课后,提笔写下自己的感想,“‘每一代人,都从历史中走来,又向历史中走去’,我辈当不惧风雨,自炼成钢!”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围绕在韶山研学过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举行红色主题班会。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志向更加坚定。

课程还往线上延伸拓展。省韶山管理局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军事科学院、社科院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力量,结合“韶山下的思政课”(第三季)和“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升级打造了20堂思政微课,让学生们在“‘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平台”可随时自主学习。

延伸拓展,红色教育永远在路上

“韶行如星闪耀夜空,红星似海点缀梦境。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涉足这片红色热土,收获颇丰。当我驻足毛泽东广场,内心涌起阵阵暖流,感悟到了一代伟人的精神力量。”

“人生如扣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从伟人的点滴事迹中,我感受到了红色精神穿越历史的磅礴力量,也坚定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决心。”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从小立志、立长志、立大志,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中国梦结合起来。”

……

在红色研学留言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学生参加研学后的所思所想。字里行间,满是传承红色基因、当好新时代接班人的决心。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是一场思想熏陶、精神洗礼,时间虽短,却影响深远。

“此次研学课程短小精干,有实物呈展、历史叙述、互动提问、集体讨论,真正让学生产生了思想共鸣。”衡阳市八中分管德育的副校长陈鸿霏介绍,研学归来后,学生积极参与主题手抄报和征文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收获。

“组织学生开展‘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十分有意义,也非常必要。”郴州市林邑中学副校长李任飞认为,以往关于红色教育大多都停留在课本,把思政教育搬到韶山,让学生“知与行”并重,思政教育变得“活”起来。下一步,学校将组织所有高中生去韶山,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红色研学旅程虽结束,但红色教育永远在路上。

韶山镇泰小学是全省最先一批开展红色研学的学校。作为坐落在伟人故里的学校,在思政教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学归来后,我们就组织学生每天开展5分钟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将革命文化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该校校长毛蔚霞说,学校还通过党日活动、红色讲堂、思政课堂等形式,重点讲好中国故事、初心故事、领袖故事、家乡故事等,把学生培养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大美韶山的推荐者。

娄底市一中9月初组织高一学生参加完红色研学后,学校以班为单位开展毛泽东诗词分享会以及思想分享活动,9月底又结合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开展“青少有志,强国有我”主题征文比赛。“下一步,学校将常态化开展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分批次前往韶山、紫鹊界、安江农校等地,打造娄底一中‘行走课堂’思政教育品牌。”该校政教科科长汪运宝表示。

接受的是革命传统教育,带来的是精神面貌的转变。

对于津市市一中高二年级2301班学生刘语橙来说,此次去韶山令他最难忘的是一张毛泽东同志晚年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的大展柜,半面墙都被各式各样的书籍覆盖。他在参加学校征文活动时写道:“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毛主席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作为新时代青年,一定要刻苦学习,用真才实学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主席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但生活却如此节俭,特别是看到他那件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给我带来了极大震撼。”娄底市一中高一年级2301班学生彭彦惠说,虽然老师和父母从小就教育自己要勤俭节约,但她并未付诸行动,比如买衣服追求名牌,买的也比较多。从韶山回家后,她对衣柜进行了整理,把一些还比较完好的衣服打包放入了小区衣物捐赠柜,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生活用品合适够用就好,以后,我会更多关注自己的能力素养,让自己变得更有内涵。”

“参加完研学后,学生面貌变得更阳光、更积极向上了。”邵阳市二中德育主任胡振华介绍,学校将于11月19日开展第28届艺术节暨校友返校日活动,活动期间需要大量学生志愿者进行引导和日常服务。以往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时,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以高一年级为主。但从目前招募的志愿者名单来看,参加过红色研学的高二年级学生比例明显提升,占到总报名人数的4成以上。

读好有字之书,探寻韶山的文化基因;读好无字之书,追寻伟人的成长足迹;读好结合之书,以“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之旅,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好根基。韶山,正全力打造一个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红色研学品牌。7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专题发文,向全国推广了这一典型经验。

我的韶山行,红色耀青春!

责编:姚昕玥

一审:胡泽汇

二审:周红泉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