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澜】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新湖南客户端   2023-11-14 19:15:20

文/长沙市望城区东马小学 陈嘉青 苏乐 余童 唐笑 袁清红

运算能力并非一种单一的、孤立的数学能力,而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等的有机整合。本文系统性地分析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找出影响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因素,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策略,包括个性化教学、多样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主题活动的开展。并基于实践验证和数据分析,评估所提出的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小学生数学运算现状分析

为了系统性地分析小学生数学运算现状,并找出影响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因素,教师采用单元评价检测的方式,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学生通过检测分析表,分析本次检测的收获以及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检测分析的数据通过访谈的方式,从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习惯和信心的培养、家庭和学习环境等方面探究影响学生本单元运算能力的因素,为后续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践

(一)实施个性化教学,发挥学生潜能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注重学生的优势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发挥潜能。在数学运算能力培养中,个性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和学习兴趣。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师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一学段学生好奇心强,善于发现和探索新事物。他们对数学感到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对于第一学段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创造生动的课堂氛围:通过有趣的故事、游戏、谜语等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2)借助教具和多媒体:使用彩色图片、模型、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3)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测量、计算等。(4)鼓励和表扬: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增强自信心。

第二学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开始对抽象概念和逻辑思维产生兴趣。然而,他们也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产生畏难情绪。针对第二学段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引导自主探究: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组织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数学知识。(3)拓宽知识视野:引入数学历史、数学家故事等拓展性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4)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提优补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从中获得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突破困难后的深刻领悟。

第三学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开始关注数学的应用和问题解决。然而,他们也面临着升学压力和学科繁重的情况。因此,对于第三学段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实践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投资理财、规划方案等。(2)创新思维:通过设计创新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命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数学学习网站等进行自主学习,拓宽数学知识面。(4)适度竞争:组织数学竞赛、奥数培训等活动,让学生在适度竞争中锻炼自己的数学能力,激发学习热情。(5)心理疏导:针对学生学习压力大、情绪波动等问题,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关爱,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心态。

(二)倡导多样化学习,激发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学生需要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通过多样化学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游戏化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021年下学期我们开设了数学思维课程,旨在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神奇和有趣。在课堂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与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游戏资源包,在游戏中交流、合作、博弈,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家庭数学游戏,鼓励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学生运算能力培养。

(三)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客观反映学生能力

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所以,在评价的内容上,教师设计了非知识性评价,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去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励学生的学习。在评价主体上,将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结合应用(图1)。

图1

为关注学生每一计算主题的学习情况,在评价形式上,用趣味练习、思维导图、数学日记等多种形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师设计的趣味练习中还设计了学生错题的自我分析和课时检测评价,分别从完成的准确性、书写的规范性、解答的创新性进行综合评价(图2)。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课时练习的情况,改进教学,做好学生培优辅潜。另在每单元学习中评选识数小达人、计算小达人、说理小达人、书写小达人、实践小达人。在单元检测反馈中,教师设计了学生错题分析表和访谈表(图3、4),让学生利用错题学会自主分析原因,积累经验,学会自主评价。

图2

图3

图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科学的评价体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四)开展主题活动,提升综合素养

教师围绕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主题开展师生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数学竞赛、数学文化节、数学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文化和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通过研究和实践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教师提出了一套针对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策略从个性化教学、多样化学习、多维度评价和主题活动的开展四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不仅能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在现在和未来的教育教学中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提高小学高年级计算正确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A-218)】

责编:张劲佳

一审:刘琼琼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