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市:突出做好“五个坚持” 推动吉首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教新报   2023-11-13 10:04:57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彭娜 陈生坤)近年来,吉首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战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加快教育项目建设,吉首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教体事业展现新气象。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吉首市教体系统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大兴调查研究作为重要内容,通过“走找想促”活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46件。持续擦亮党建品牌。切实加强支部“五化”建设,党的建设实现全覆盖。2023年秋,市教体系统基层党组织共107个,党员1475人。多所学校被评为湘西州“先进基层党组织”“标杆引领”党建示范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开齐开足思政课,推出精品思政课56节。近年来,吉首市被评为省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示范区,市八小被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乾元小学1704中队、市一小太阳华中队、市四中2101中队被授予全国红领巾中队荣誉称号。

二、坚持加大投入,教育保障达到新水平加大学位供给力度。三年来,投入约10亿元,新建、改扩建、迁建学校共11所,增加中小学、中职公办学位1.7万个。严格控制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分三个学年度购买民办学位1057个,相关经验在省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通过新扩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民转公”“联合办园”等方式,增加学前公办学位8000个。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速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截至目前已投入1867万元,完成8所省定目标任务。做实撤点并校工作,共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42所,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三年来,本级财政共投入426万元用于营养改善计划和课间营养餐资助项目,惠及学生88089人次;共发放各级各类资助资金8687万元,惠及学生84288人次。

三、坚持守正创新,教育改革取得新成效。推进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计划,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吉首市中考综合评价连续17年排名全州第一,3所学校荣获2022学年度全州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突出贡献奖。2022、2023年市一中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两年位列全州高中学校前三。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措施。全市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占比实现100%,推广“1+X”课后服务模式,开创花灯操等一批特色课程。深入推进劳动教育,2022年吉首市被评为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县。近年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排查565次。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4家、非学科类99家。学生、家长对“双减”调查满意度超过全省平均值,相关工作经验被国家、省级期刊多次推介。三是积极创新安全工作机制。吉首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严从实从细做好防溺水工作。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十大机制”,从源头预防非法侵害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创建“学校吹哨、部门报到”新机制,多部门联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成效显著,被作为校园平安建设典型在全省推广。

四、坚持多措并举,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聚焦管理强班子。2023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学校领导人员配备、内设机构设置的意见(试行)》,重点规范学校班子配备、内设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注重中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共调整书记、校长25人,副校长23人,学校班子队伍进一步优化。聚焦培训能力三年来,投入师训经费1800万元,组织开展和参与各级各类培训项目352个,参训教师约4万人次,培养骨干教师542人。2021年,被评为省国培“示范性项目县”。聚焦待遇激活力。2020年起,将班主任人均津贴由每班每月300元提高到1000元左右,将乡村中小学教师人才津贴由每人每月300至700元不等,提高到500至1500元不等,为寄宿制学校教师发放晚自习补贴。三年共发放班主任津贴、人才津贴、晚自习补贴5399万元。

五、坚持多点发力,体育事业取得新突破。体教融合创新发展。在城区学校大力推进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每周参训学生达1.3万人次以上,在2023年市级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参赛学生打破20项市级记录、8项州级记录。重点打造攀岩项目,投入94万元在市民中建成室内攀石馆及高岩壁,三年来,成功向省攀岩队输送运动员6名,吉首籍运动员在省级比赛中共获金牌15枚。群众体育品牌引领。依托矮寨百年路桥奇观、德夯万年峡谷等绝美自然风景,打造“矮寨公路奇观自行车公开赛”“吉首矮寨大桥国际马拉松赛”“红色百年·神秘湘西”徒步接力赛等大型群体品牌赛事,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吉首市目前有体育场地1126个,总面积85.4万平方米。近六年来吉首市教体局连续两次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体育产业迸发活力。目前,吉首市有体育俱乐部80余家、体育单项协会8个、体育类龙头企业3家,体育产业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责编:董以良

一审:董以良

二审:黄维

三审:王明辉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