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杰 范文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3-11-10 16:34:1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0日讯(通讯员 何俊杰 范文光)为贯彻落实“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道县白马渡镇这一年遍地新“丰”景。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成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耕基础”
在海龙村一片原抛荒耕地,村集体通过集中流转,种植户已整治好并复种油菜成为“肥沃”田了,这只是道县白马渡镇耕地保护一幅缩影。今年道县白马渡镇通过“走家串户+田间地头+电子媒介”多样方式宣传惠农粮补政策,制定党政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片、村两委干部包组的“三包”实施方案,坚持一日一调度两天一通报考核方案,全年共整治“非粮化”抛荒图斑228亩,耕地恢复235亩,果园地扩种油菜227亩,新增690亩耕地种植粮油农作物,扛实粮食安全责任。
实施种植大户培育,成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核心人”
“范主任,这些油菜秧都是你之前发放我的种子与复合肥育好的,已经移栽三四拨了”。在岩头背村,种植大户杨爱民对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道。道县白马渡镇今年通过四季“乡村学堂”培训惠农政策,定期“田间课堂”实地授课传技,贴心“农资上门”减少种植成本等方式全心服务于民,全年共发展种植大户36名,完成流转耕地5600亩,让种植大户种的“舒心”,获得“收益”。
全心全意发展企业,成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资源库”
为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产业,道县白马渡镇年初主动出击,引得湖南山冲米业这个“金凤凰筑农业巢”,从企业意向投资到“三通一平”仅用一个星期,展现“服务速度”,露足“扶持诚意”,现湖南山冲米业建设的智慧育秧大棚基地占地210亩,总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智慧育秧大棚25个,全年水稻秧可供大田8万亩,还可育种油菜秧、摊晒稻谷、种植蔬菜与食用菌,一改往年育水秧、备秧田的传统农耕模式,成为水稻、油菜、蔬菜等的“秧源”、“谷源”、“菜源”大棚基地。
据悉,道县白马渡镇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44万亩,粮食总产1.49万吨,种植水稻共2.8万亩,其中早稻1.1万亩、中稻0.6万亩、晚稻1.1万亩、属于高档优质稻的1.95万亩,种植旱粮作物共0.64万亩,其中玉米0.17万亩、豆类0.11万亩、薯类0.36万亩、属于带状复合种植的0.1万亩,种粮大户共36户,比去年新增5户。
责编:何化继
一审:何化继
二审:周流星
三审:何骏革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