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君山区人大组织社会养老事业调研

    2023-11-08 18:27:0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8日讯(通讯员 高昂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和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弱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君山区常住人口20.2万人,60岁及以上年龄占总人口比为22.03%,65岁以上占比16.01%。面对如此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区人大在落实【2022】1号议案《关于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推进我区康养产业的发展》办理中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一、我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区的养老服务事业,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集中供养为支撑、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立体式、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立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2022年君山区委区政府立足全区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联合下发了《君山区“百岁之家”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目前已经建成“百岁之家”50个,计划2024年底,在全区建成76个,实现村(社区)全覆盖。二是公办敬老院提供兜底保障。我区有7家敬老院,650个床位,入住老人342人。目前全区593名特困供养人员都已进入敬老院养老,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兜底保障。三是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适老化改造是一项民生项目,我区制定了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实施方案,2022年完成174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今年也已完成123户适老化改造任务,为老人独立自主生活提供了更大便利,进一步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着眼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推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促进了我区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协同发展,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了更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一是以人大代表+点式养老模式的许市红旗老年人活动中心,围绕“15分钟生活圈”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互助交流、餐饮临休、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日间照料服务。二是以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模式的“一键帮”养老服务中心,采用公建民营,运用建立社区老年人电子信息化平台、老年人电子档案平台等先进性手段,通过智慧平台为周边500名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三是以“医疗+康养+产业生态”养老模式的虹宇(君山)康养园。占地283亩,拟投资12亿元,分四期打造以健康生活、生态养生、幸福养老为发展宗旨,打造功能复合型、医养结合型、旅养互通型的高端养老示范园(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完成投资5亿元)。

二、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当前面临的主要短板

我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已经实现从无到有到从有转优,但在从有转优的过程中,仍存在养老专业人员供给不足、医养结合服务水平不高、康养产业发展势头不强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养老专业人员供给不足。一是从事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偏少。目前,我区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仅为58人,虽都已经取得了护理等级证,但是护理等级不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且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难以提供高质量服务。二是养老护理人员队伍不够稳定。由于养老服务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工作更为繁重,而养老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与高强度工作不相匹配,导致护理人员从业意愿不高、流动频繁、队伍不够稳定。养老服务专业人员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的持续供给。

(二)医养结合服务水平不高。医养结合的服务重点在“医”,一方面由于我区医务人员紧缺,且参与养老服务的风险大、收益有限,医养结合动力不大;另一方面我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相互独立,医疗与养老融合度不高。

(三)农村养老面大人多,普及难度大。我区20.2万人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农场体制转变的退休后有政策性,退休金2000—3000元/人/月,占60%,有公社体制退休后仅有150元/人,月的养老补贴,而这类人群占到40%,比重较大。

(四)康养产业发展势头不强。目前,我区康养产业发展基础还薄弱,产业种类不多,养老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还很低。一是缺乏政策扶持支撑。尚未出台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优惠政策对资本介入发展康养产业的激励和扶持作用。二是缺乏规模产业链条。目前,我区养生、养老、疗养、保健、康复、旅游产业未很好融合,各项目之间结合度不高,未能形成完整产业体系。三是缺乏专业康养人才。缺乏受过系统培训的人才队伍,康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尚未完全建立,推动康养产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三、加快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推动养老持续发展。要加强养老人才培训,建设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综合素质强、充满活力的养老服务队伍,推动养老服务持续向好发展。一是加强养老服务队伍的职业教育培训。要对现在从事养老服务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全员培训,加强对老年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确保他们进得来,留得住。二是探索建立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人才机制。人社、民政等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加大设置养老服务机构的公益服务岗位,探索建立养老服务社会工作者制度。

(二)推动养老产业发展,把养老产业融入养老事业。

一是加快产业建成运营。要持续支持虹宇康年城和许市镇颐养中心加快建设,确保其建成提供集医养、康养、旅居养老等业态的高端养老机构。要让康养产业成为我区养老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主动“走出去”,着力“引进来”,引进有实力的养老产业企业来君山投资,引进具有强大实力的养老龙头企业,带动我区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根据君山区情,缩小体制形成的差距,公社体制的农民和农场体制的农业工人,退休前从事的工作基本相同,退休后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适当提高农民的退休待遇有列于农村养老事业的均衡发展和基层社会治安的稳定。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大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破解当前养老困局的关键,也是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良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对晚年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区正在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特色养老保障体系,让老人 “老有所养”、“老有善养”,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保障和服务,同时也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未来,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市场全面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进一步提高养老幸福指数,  让老年人享受更专业化、标准化、便捷化的养老服务。

责编:张佳玲

一审:王琼

二审:湖南日报

三审: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