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两地签署协议,筑牢跨省河流环境安全保护屏障

  湖南生态环境   2023-11-03 14:43:04

10月31日,长沙市生态环境局与宜春市生态环境局在江西省宜春市签署了《湘江支流渌水(南川河)突发环境联防联控协作达成本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进一步健全了跨省河流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筑牢跨省河流环境安全保护屏障。

渌水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江西省。其中渌水的支流南川河发源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流经长沙市的浏阳市,再经株洲市汇入湘江。

协议本着同域共责、联防联控、协调协同、互助互通、有序有效的原则,确立了隐患排查、联合执法、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相关方面的合作内容。

建立隐患排查联动机制方面,加强辖区内环境风险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和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建立动态清单,及时通报环境风险隐患,共同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实战能力。

建立联合执法检查机制方面,对辖区内影响跨界流域水环境的工业、农业污染要加强排查和监控,坚决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将跨界、交界的环境监管“死角”提升为区域监管重点,实施区域联合执法检查,加大跨界执法的沟通合作交流,共同预防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完善流域监测预警机制方面,加强流域交界断面日常环境监测,推进流域上下游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对影响流域环境安全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准备。一旦发生跨省突发环境事件,两地应成立联合监测组,及时共享应急监测数据信息。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方面,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出现环境质量异常时,上下游之间要及时互通信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开展污染处置,并强化应急物资信息共享。上游应及时切断污染源,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将污染控制或消除在本行政区域内,为下游处置争取时间。下游获悉信息后,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提前做好控污拦污等应急准备工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最大程度减轻污染损害。

双方一致表示,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保障跨省流域上下游的水质安全,两地将在协议的基础上,加强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的探讨与交流,为全面推进流域联防、联控、联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编:肖静

一审:肖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