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魔”回家——衡南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3-10-22 20:40:41

董正宇 罗诗斌

“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更为严肃。”(洛夫《漂木》)我相信,洛夫文学艺术馆定在2023年6月28日洛夫先生诞辰95周年之际开馆,这确是一个严肃且诗意充沛的日子。那天,黎明的阳光定是被诗神所唤醒,它明亮,通透,越过枫神山茂密的树林,掠过山腰“行脚僧”徐霞客的雕像,跨过艺术馆屋顶的灰瓦,斜斜地透过那棵新栽的石榴树,擦亮那些诗歌手稿以及一位诗人漂泊的一生。似乎整个世界都被诗歌擦拭一新,欣欣向荣。洛夫曾在《石室之死亡》中写道:“而我只是历史中流浪了许久的那滴泪/老找不到一副脸来安置。”今天,那些流浪已久的思乡的泪水与诗行终于在故乡安顿下来,洛夫先生和他的诗歌亦将沉淀为云集这座年轻县城最厚重的人文基石。

“为何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上午九点,开馆仪式正式开始。衡南县县长许达主持开馆仪式,中文系毕业的他咬文嚼字地念着主持词,严谨得一丝不苟,对诗人与诗歌可谓毕恭毕敬,生怕某个汉字旁逸斜出,化作一句诗或一只蹁跹的蝴蝶。县委书记胡果雄激情洋溢地致欢迎词:“衡南古称‘清泉’,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诗圣杜甫、徐霞客都在衡南留下了足迹,衡南籍的’诗魔’洛夫、剧作家海岩享誉海内外。特别是洛夫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多年的漂泊,把对祖国的思念、对故土的眷念深情地寄托在《边界望乡》等作品中,以绮丽魔幻的诗歌风格和古典传统的文化韵律表达了厚重的家国情怀。” 接着是洛夫先生儿子、著名音乐人莫凡讲话,他没有使用我们预备的发言稿,他说:“虽然家父洛夫先生是一位现代诗人,但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才是他创作的根基与源泉……今天在此举行开馆仪式——其形式所蕴含的意义不言而喻,就是要传承洛夫先生的诗歌精神和家国情怀,让洛夫这张名片飘向全国、飘向世界,让衡南县洛夫文学艺术馆成为洛夫先生艺术生命的一个全新的起点。”

“时间啊,请张开手掌/让太阳穿越指缝而进入。”(洛夫《漂木》)这六月的太阳在炸裂,时间似乎被蒸发。馆门口的树荫下更是挤满了观众,他们不停地擦拭额头的汗水,在这个炎热的夏日见证了这个庄严的时刻,感受这沁人心脾的诗意。董正宇教授即兴发言:“理解洛夫的诗歌精神和诗歌,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在这个诗歌不被广泛关注的时代,能够为诗歌加冕的只有时间,唯有时间可以验证一个诗人与诗歌的伟大。因为洛夫的诗歌王朝是建立在长诗《石室之死亡》之上,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洛夫所采取的方式或许是极端的,但诗歌肯定是最深刻也最深入的。它深入到什么程度呢?艾略特说,即使是“心灵深处不够”“要看到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和消化道的下面”而对于当年跻身在金门石头坑道里的洛夫来说,不仅是神经饱受战争的压抑和折磨,甚至每一个毛孔和血液里的细胞都在炮火中备受限制和阻滞,急需一种的自由形式来冲垮封闭的精神围坝,于是自动写作、梦的全能这种来自西方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就横空出世……洛夫不负使命,肩负起积极扩大人类经验与情感的任务,以超现实主义手法来捕捉战争与死亡阴影的时代史诗,描述现代人的存在困境,呈现人之命运的悲剧性、宿命感和虚无感,也是对于自我、对于生命和对于未来命运焦虑的投射。因为这部《石室之死亡》以及晚年的《漂木》,洛夫将与写《荒原》的T.S.艾略特一样,成为后来诗人的强大对手与膜拜的偶像,最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无法绕过去的山头。洛夫说:“我们民族是从碎玻璃上踩过来的,这是个悲剧,是时代给我们安排的命运,也是时代给我们诗歌极好的营养。每一个有抱负的中国诗人,都应该是为历史作见证的中国现代诗人。”这可谓是洛夫诗歌秘密之所在。

接着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宏发言,他赞颂了洛夫先生为衡阳、湖南乃至整个中国所赢得的荣耀,以及洛夫对于地域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胡丘陵宣告“衡南县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霎时,整个诗城云集都听到了这掷地有声的声音。一代“诗魔”洛夫的诗歌在阳光下徐徐打开,猎猎飞扬,如波涛汹涌的河流,奔袭在中国文学史辉煌的册页上。在雷鸣般的掌声停顿之后,我们的思绪又被拉回到2009年金秋10月,湖南省文联和衡阳市人民政府在此联合主办首届洛夫国际诗歌节,衡南县政府负责人表示将建设洛夫文学艺术馆,用于收藏并展示洛夫捐赠的诗歌文史资料和艺术作品。那年,北大教授谢冕在此讲话的声音仍在耳畔回响:“我到这里来是来向诗歌和诗人致敬的,今天是诗歌的节日……洛夫先生是中国诗歌史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中国诗歌史因为有洛夫先生的加入而感到骄傲和充满了光彩。”

如今,洛夫先生已于2018年3月19日驾鹤诗国,洛夫文学艺术馆也在历经长达十四年的“诗歌马拉松”长跑,终于功德圆满地顺利开馆。在这十四年漫长而曲折的岁月里,因为对诗歌的误解或某些美丽的错误,以及疫情的困扰,导致洛夫文学艺术馆未能按期开馆。正如洛夫在《漂木》中所写:“千年前的一滴泪/掉在一本线装书上/合拢书/仍可听到夹到某一章节中的/时间的暗泣。”这十四年的时光,多少文朋诗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领导们为之奔走呼吁,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易龙云、周友德、董正宇、胡丘陵、陈群洲、甘建华、欧阳白、任美衡、罗子健、胡朝阳、梅淑兰、李向东、许志杰、彭誉泉等。转机始于2017年,第十二届省政协委员汤浊、李沐、刘佐华通过提案,呼吁恢复洛夫文学艺术馆。此时,远在加拿大的中国商会湖南分会常务副会长姜佳利女士在得知洛夫先生身患肺癌之后,更加坚定了“必须要让洛夫先生的诗歌”回归故里的信念,她心急火燎地往返于加拿大和家乡湖南,她的奔走呼吁得到加拿大广大华侨的呼应与省政协原主席李微微的高度关注。

2018年,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以刘佐华为第一提案人,提交了关于洛夫文学艺术馆的并案提案。2018年11月,省政协提案委组织赴衡南县召开专题督办会。2018年11月26日,衡南县召开调度会,专门研究提案办理,时任县委书记杨洪峰指出,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从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弘扬衡南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衡南发展历程及当前实际发展需要,统筹考虑洛夫文学艺术馆建设提案办理暨县档案馆整合提质达标工作,明确将县档案局迁出,整体作为洛夫文学艺术馆场馆。2019年起,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多次对接联络,3月28日,洛夫文学艺术馆正式移交县文旅广体局管理使用,并成立正股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3人;同年6月15日,县四大家领导赴福州与洛夫先生夫人陈琼芳女士、儿子莫凡先生进行对接,达成了初步协议,洛夫先生家属愿意捐赠相关物品给洛夫文学艺术馆;同年12月13日,衡南县委书记胡果雄专题调研衡南洛夫文学艺术馆建设情况,他指出,衡南是文化重地,是“诗魔”洛夫先生的故乡,要高标准、高效率建设好洛夫文学艺术馆。2022年10月,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组织在衡南县现场督办提案,推动了因疫情耽搁的布展装修提上日程。之后,县各级领导数次现场调研调度,历经三年疫情考验,衡南县终于在2022年底敲定了洛夫文学艺术馆装修布展建设方案。2023年6月28日,焕然一新的洛夫文学艺术馆如期开馆,8个展厅共陈列了洛夫的600多张照片、音像资料和实物,3000余页创作手稿、信函、证书等,以及60多幅书法作品,展示了洛夫在诗歌中漂泊的一生,以及在不变的乡音里的赤子之心。洛夫文学艺术馆开馆的背后,是一段湖南、台湾、温哥华三地合力,三级政协人联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促成了“漂木返乡”的故事。“三级政协合力督办,政府部门办理落实,各方不断接力,共同助推洛夫文学艺术馆顺利落地。”十二届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主任王玉立说,“洛夫先生有着强烈家国情怀,以馆为窗口,对于推动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人心相通,激发游子爱国爱乡情怀,有着重要意义。”

在开馆当天举行的"擦亮洛夫文化IP,为衡南文旅高质量发展赋能"的主题论坛上,莫凡、刘毅、章继光、陈又庄、张平、萧萧、王玉立、汤浊、董正宇、任东华、周友德、罗子健、洪永庆、胡丘陵、陈群洲、刘运仕、胡仲明、胡果雄等海内外的嘉宾和领导出席了论坛,大家一致认为,洛夫先生以饱蘸‘乡愁’的诗笔在文学史上写下了衡南的篇章。这荣耀不仅属于衡南,也属于衡阳、属于湖南,更属于全世界。洛夫这个文化IP不仅象征着不竭的文化创新力,也标志着诗歌成就的世界高度,足以告慰先贤厚土,足以支撑和树立起“洛夫故里·诗意衡南”的文旅形象。那一刻,我们泪流满面。因为在洛夫文学艺术馆的背后站立着一个默默奉献且强大无比的“诗歌护卫队”,他们是文学艺术界的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衡南县委、县政府的各级领导们,是他们的辛勤付出与英明的决策,让洛夫文学艺术馆成为弘扬诗歌精神的旗帜,为这座簇新的城市指明一种文化前行的方向,或者一种诗意栖居的高度。

责编:成俊峰

一审:成俊峰

二审:徐德荣

三审:李茁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