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0-21 10:07:44
易石秋
说是楼,其实总共才只有两层,并且位于学校院内春华山东南麓的剪刀池洼地,简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气派。当我1980年代初来报到时,它已经显得很是陈旧,上头尖顶之上的红瓦已经难得看清底色,有些红里透黑,中间还夹杂着不少的青苔,瓦缝中还有东一丛西一丛的野草在上边招摇,似乎在秀自己生命的活力。墙体上的红漆连同其底下所依附的石灰也在东一块西一块地剥落,像极了丐帮帮众那百结千拼的百衲衣。里边的木制楼梯以及楼板经过30余年的风雨剥蚀与大众踩踏,也已经破旧不堪,裂缝纷起。走在上边晃晃悠悠,仿如行走于景区之中的木制吊桥上,幸亏底部铺有水泥钢筋的预制板,走起来才还有些底气。不过,当我们这些新分配过来的教职工,特别是像我这样来自僻远山区的教工,住进这幢小楼时,仍然有着一种十足的成就感,毕竟,经过10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成为了城里有房一族,也算得上居有所安,业有所依了。
后来才知道,楼虽不高,血统却很是高贵,是建国初学校新迁址到此时兴建的苏式建筑,内楼梯、内走廊、对开门、红瓦红墙的那种,洋味十足,在土砖土瓦平房为主体的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更何况这里曾经是学校首脑机关所在地,见证了学校很长一段发展历史,更增添了庄严性与历史感。不过当我们来报到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百废方兴之际,学校刚经过一轮较大规模的砖混结构楼房基建,学校的主体功能楼全部迁建到了春华山西部临洞庭湖的高地之上,这里的中心地位顿失,变得相对冷落下来。直到我们这批新教师大量涌入,住房成为了现实问题时,这里才再次变得金贵起来,被用硬性高压板分隔成为大大小小的36间,成为临时的筒子楼。某天,正看鸳鸯蝴蝶派的作品,看着那程式化的才子佳人模式,联想起前人的揶揄名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再联系我们楼里众生的生活场景,忽然灵机一动,就36起兴作为噱头,把我们的小楼称作了“鸳鸯楼”。没想到楼里的一众男女青年教师都欣然应允,于是立即传扬了开来。
尽管教师注定是一个波澜不惊的职业,但作为青年的我们依然也保持着一颗青春躁动的心。那时可远没有今天那么铺天盖地的资料与作业,师生都享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更是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不过那时也远没有今天这么多的消闲方式、消遣手段与释放空间,更没有今天这么宽裕的手头积蓄,特别是我们这些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基本上都属于兴趣多、希望大、钱包小的群体。我们课读之余也会相约三五成群地去逛街,但除了偶尔一起看看电影,或者看看当时极为火爆的武打录像,基本上就是体味一下街市风情,浏览一下社会众生相。再浪漫一点,就是踏着洞庭北路西侧的青石板路,一直走向湖边,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听渔舟唱晚,雁阵惊寒,想中流戏水,浪遏飞舟,感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玉界琼田三万顷”的无限诗意。就是再想着“未到岳阳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岳阳楼头无事坐,洞庭水试君山茶”,也心有余而包不许,只能效法先贤“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我们之乐了。
最为集中的传统休闲项目就是闲聊,也不知道怎么能有那么多的话题与话语,让我们从春聊到冬,又从冬聊到春。有时兴之所至,甚至直到月上三更,肚子都饿得有些反应了,又没有条件甚至地方买夜宵,只得猛灌茶水充饥,还是兴犹未尽。不仅当时乐此不疲,就是现在回想也是满满的甜蜜与幸福,想来古人秉烛夜游还真不是夸张。并且我们的笑谈一定比东晋士大夫们的清谈有意义的得多,他们消磨了时间与意志,我们则增进了融合与见识。后来在我们这一批中,有的考研考博成了大学教授、博导,有的成了特级、正高,有的做了校长,有的成为了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绝大部分都成为业务骨干,还有10多位调深圳、长沙等地,把知识与教育的种子洒向更高更远的空间,其中因素很多,但与这种漫谈式的思想交融与碰撞应该不无关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家相聚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共事仅仅一年,就或考或调出去了,但至今都联系不断,可见这种漫谈式思想交融的魅力有多大,影响有多深。
当然教师也不是苦行僧,考虑到青年老师的生活实际,不久学校想办法为每人配置了一个燃气罐与燃气炉,还与油气部门取得联系,为我们每年供应3瓶平价液化气。于是简陋的宿舍开始“奢华”起来,燃气炉相望,锅铲之声相闻,好菜相与食,美酒共品尝,连空气之中都弥漫着香甜与欢乐,洋溢着热情与朝气,为漫谈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也将这里演绎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工作与学习之余,这里笑语连连,笙歌不断,上演了不少的“肥皂剧”,似乎特别为“鸳”与“鸯”提供了十分理想的缔结“鸳鸯”的机会。不过,十分遗憾的是,也许是行止尚未最终落脚吧,也许是距离产生美吧,这里边还真没有能飞出一对“鸳鸯”。
三年之后,因为学校面临新一轮大规模改造,要在这里修建一个高标准的综合食堂,“鸳鸯楼”正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拆除那天,我们这些“原居民”集体目送它的终结,思绪彷佛又消融在三年的记忆之中了。
责编:王相辉
一审:徐典波
二审:颜石敦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