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10-06 06:44:48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去醴陵“捡瓷器”,去安乡逛酱卤不夜城,去中方县参加一场乡镇篮球赛……这个“双节”假期,越来越多游客把旅游目的地选在“小地方”。原先静谧安逸的县城变得热闹喧哗,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打卡地,构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县域文旅爆火,并非机缘巧合而是厚积薄发。不同于以往单纯地参观、购物,当下人们旅游更注重体验感与性价比。文旅消费这一新趋势,为小县城“弯道超车”创造了机遇。盘点在假期里风生水起的县域,他们普遍具有相似的“画像”——不仅资源富集、环境优美,而且综合配套完善、商业氛围浓厚,精准呼应了群众的消费需求。假期里“烧”起的旅游之火,让更多小县城找到了旅游经济的“答题思路”,看到了“以小博大”的发展希望。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立足县域布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力支撑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安乡县打造的酱卤不夜城,看似是一场“卤味之约”,实则是一个独特的消费场景。在这里,既能品味独具特色的本土佳肴,也能满足打卡消费的社交需求,更能安放渴求休憩的身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喷薄而出,延伸了县域文旅产业链,加速着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互动。这种良性循环,将激发出远超本地原有辐射范围的消费动能,给城乡协调发展带来全新的想象空间。
“小城之美”被放大,未来如何化流量为能量?客观而言,文旅行业容易“引爆”,也同样容易“招黑”。小县城在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等方面没有鲜明优势,更需要在服务与体验等方面下功夫。放眼湖南各地,从郴州仰天湖、小埠生态文旅城等热门景区设立的“郴心服务”岗,到隆回县花瑶景区内“一呼即应、接诉即办”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再到凤凰古城为游客提供的“一对一”专属服务。暖心周到的迎客姿态,为小小县域增添了温馨怡人氛围,也恰恰构成了县域文旅竞争力的内核要素。
假期的“进度条”即将接近尾声,但文旅市场的竞争远没有结束。县域文旅产业由弱到强,经历过漫长的“养分堆积”和“能量转化”。在消费需求与市场供给“双向奔赴”的背景下,以文旅作为牵引力发展县域经济,值得持续探索与期待。
责编:万枝典
一审:周杨
二审:朱晓华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