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9-28 10:38:59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婷
通讯员 王希台 汤俊
湘潭与株洲交界的法华山上,有一座千年古寺,名曰“法华寺”;古寺不远处的半山腰上,有一座房子,名曰“云中阁”。房主冯金龙不念经、不信佛,他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13年培育出5万株景观黑松,不仅让昔日被火烧过的山林恢复生机,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年59岁的冯金龙,是湘潭市岳塘区双马街道法华村村民。9月27日,记者沿新修建的法华山森林步道一路向前,来到冯金龙的黑松基地。站在山腰环顾四周,目之所及全是低矮壮实的黑松。
冯金龙正在打理黑松。李新辉 摄
法华山海拔299米,是湘潭河东地区制高点。13年前,在外打拼多年的冯金龙回到法华村,决定在村里编织一个“绿色梦想”。他喜欢盆栽,自学过苗木造型技艺。那一年,法华山遭遇一场山火,望着被火烧成的荒地,冯金龙心想:“这是一块植绿复绿的好地方!”
当时,黑松作为景观树并不紧俏,桂花树才受青睐。村民听说冯金龙想栽黑松,一开始都不理解,觉得他会“栽在这里头”。
“盆栽不养松,到老一场空”,这是盆景界流传的一句话。但在冯金龙眼里,被誉为“男人松”的黑松苍劲有力,让他非常欣赏;另一方面,法华山水少土地贫瘠,适合种植耐旱的黑松。
2010年,冯金龙从村里流转被火烧过的荒地约56亩,又在半山腰建起一座小房子,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照顾孩子般照顾每一株黑松苗。
记者看到,冯金龙的黑松基地鲜有高大的植株,大部分是矮矮一片,“身高”不足1米。它们或卧,或侧,姿态各异。
“这是为何?难道10多年都不长个?”记者不解。
冯金龙笑了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矮松种植就是我的特色。”他说,13年来,黑松他每年都修剪,其主根粗短,侧根发达。这些黑松茎干矮小而屈曲,松针密集而丛生,姿态古朴而雅美,是上好的盆栽植物。
冯金龙的黑松基地。李新辉 摄
“你看,这些造了型的黑松像不像一件件艺术品?”冯金龙指着面前的黑松向记者介绍,如今,他已销售近3万株黑松,吸引各地苗木商人慕名采购。
“造型较好的一株矮黑松,价值700多元,价格最高卖到近10万元。”冯金龙告诉记者,这一干、一枝、一叶、一造型,都是经年累月精修细剪而成,是人的心念与树的灵秀的完美融合。
2014年,冯金龙成立湘潭聚友园艺公司,带动法华村及周边村民种植黑松,为大家增收致富开辟新道路。“村民几十元一株购进黑松苗,培育3至4年,就可卖200多元甚至更高。”冯金龙说,黑松可作盆景、绿化树、大型景观树,应用广,销路也广。
目前,法华村成立黑松协会,有会员20多户,大多是周边村民。在冯金龙示范带动下,村民房前屋后和闲置土地,都种上了矮矮的黑松,总面积约200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往日因火被毁的山林,如今已是一片养眼的翠绿色。
责编:彭婷
一审:蒋睿
二审:肖洋桂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