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有此声 ——“中华城祖 世界稻源”澧县城头山纪行

蔡武   《文萃报》   2023-09-27 13:00:16

文、图/蔡武

从云南西双版纳“出走”的亚洲象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甚至成了热门的国际话题。但你知道吗?我省有一处距今6300年的远古遗址中曾发现过四块大象骨骸——这处遗址,就是澧县的城头山。由此可见,当时城头山所处的澧阳平原是一块气候温暖而湿润,有着茂密森林,野鹿、大象、野牛出没的神奇土地。当然,城头山的神奇之处远不止这些。

1992年,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了距今6300年的中国最早的城市;1997年在这里发现了6500年前世界最早的三块人工栽培水稻稻田。城头山也因此被称为“中华城祖,世界稻源”,它的考古成果将中国的建城时间提前了800~1000年;将世界水稻发源地的名号从印度转到了中国。这两项考古成果也因此被写进大、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并在2001年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镌刻在了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

城头山的传奇还在延续。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行,城头山作为中国最早的城市被制作成模型在 中国馆展出。这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以“城市”的定义来标明中国最早的城,在海内外影响甚大。

城头山的殊荣数不胜数,每一项,都标志着它的卓尔不凡。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在长达20年的发掘过程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此城市中生活了2000年的“城头山人”又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2018年元旦,我带着这些疑惑走进这座神秘高岗上的古城。

城头山古城遗址距澧县县城只有10公里左右,来到遗址,便会被这座占地18万平方米的巨大圆形城池所震撼!那残高达5米多的夯土城墙(若完全修复则顶高可达13米)令人仰视!那最宽处达50米、深约2.5米、绕城一周约1200米的护城河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走过长达2公里的甬道,来到城头山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的大门设计得十分独特,据设计者之一的罗劲女士介绍,大门呈不规则的三层城墙状,寓意城头山前后达2000年的筑城史贯穿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河口文化三个文化层,立面右上方则是10几棵稻种的拓印,简约的造型便将“中华城祖,世界稻源”的概念囊括其中。进入馆内,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城头山的西南城墙剖面,上面清楚地展现了从6300年前开始的第一期到第四期城墙,界限清晰可见。人们面对历经岁月沉静无语的土墙,看着那些像树的年轮一样的分层,心中不禁感慨万千:那纵横6000多年的堆积,记录着怎样惊心动魄的历史?那沉淀6000多年的岁月,又铭记着多少沧桑的往事?

博物馆内陈列着从遗址中发掘出的精美玉琮,说明那时的手工加工业已超出了今天人们的想像。在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生产工具,包括石器、骨器,还有骨耒、骨耜,表明城头山的农业生产已达到一定水平。城头山总共出土了16000多件文物,最吸引我的是5件纤维精细但密度不均匀的平纹纺织品。这些碎布为黑色,原料为麻纤维,其纹理就类似我们今天使用的麻袋。我们对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的想像是茹毛饮血,但麻布的出现,给古人披上了文明的袈裟。更令人惊讶的是,城头山还出土了168个陶纺轮,这说明当时城头山的织布已规模化生产,麻布已成为城头山人的普遍衣着。从这一点上说,城头山人向文明社会又跨进了一步。陈列物中还有酒器、陶温锅、100多种蔬果包括黄瓜、冬瓜、香瓜、桃子、李子的籽实,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男耕女织、田园牧歌似的悠闲生活图景。

馆内墙上的一组图片和文字说明,为我们揭开了城头山最初被发现的秘密。1979年7月,澧县文化馆干事曹传松,途经澧县车溪乡南岳村(今城头山乡)时发现了一片大规模的高岗,这在广阔而平坦的澧阳平原很少见,经过调研,他初步确认这不是一个土岗,而是一座古城。然而,对这座古城的挖掘却是在12年后的秋天。1991年10月下旬,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部对其进行了试掘,从此揭开了城头山辉煌的篇章。

步出遗址博物馆,便来到了遗址展示区。宽阔的护城河、高大的城墙,环绕着这座雄踞一方的古城。城墙的东西南北各开有一道城门,南门外有一条通往城外的陆地通道,中间以吊桥衔接。城内有纵横两条相交通向四门的十字路,东西走向的道路由红烧土铺成,既坚实又宽阔。城内的功能区划非常明晰规整,城西偏南紧邻城中心的位置为居住区;城的中心偏西的位置是制陶作坊区;城中心稍偏西北的位置为墓葬区;城中有大型宫殿式建筑,从出土的木构件来看,建房已普遍使用榫卯接合;城东是一个高高隆起的祭坛,此乃中国最早的祭坛。从技术层面看,城头山人的建筑业、木工业、制陶业等工艺已非同一般;从城的结构则可以看出,城头山已经具备“都市”的典型特点。6000多年前的一座古城被规划得如此井井有条,这不能不让后人肃然起敬。站在这城址上,不禁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先民的智慧!感受到了吗?这就是我们先民对文明不舍的追求!”

来到城墙的东南角,这里便是1997年冬发掘出的三丘古稻田的所在地,面积达600余平方米。当时在古稻田里发现了仍显白色的古稻根须,将古稻田的泥土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存在大量稻叶和稻壳的植物硅质体。通过对7粒炭化稻米的DNA测序,认定其与现代人工培植的水稻相似,距今已6500年。几条坚硬、略显红色的田埂将人们的思绪带向远方,田埂两侧灰色软泥执拗地向人们诉说,它就是世界现存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田,人们在田埂上甚至还发现了一枚看似鲜活的田螺。而在古水稻田的西边,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几座人工开凿的水塘及多条水沟,应是为稻田吸纳地面水和雨水所建。田埂、水沟和水塘,显示稻田有着完备的灌溉配套设施。  

在三丘古稻田旁,今人种满了水稻,一望无边,它们连同这三丘古稻田一样,6500年来,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仿佛从未死过。

责编:伍芳芳

一审:伍芳芳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