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国家战略需求,也是民生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谈航空应急救援

王亮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9-23 21:32:18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亮

  “显而易见,航空应急救援更便捷、快速,尤其是面对重大灾害,航空应急救援的作用更加不可替代。”

  9月23日,2023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中国航空应急救援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在论坛上表示,“发展航空应急救援,是国家战略需求,也是民生工程,是人民至上的体现。”

(论坛现场。王亮 摄)

  航空应急救援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灾害应急救援手段。在我国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应急救援中,航空救援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航空应急救援的发展比较滞后,机场、飞机严重不足,航空救援的专业能力、保障能力、装备能力等体系能力建设任重道远。

  刘大响介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发展从2008年开始提速。近十年,救援直升机数量从178架增至1000余架,固定翼航飞机从1000架增至3186架,在册通用机场从146增至399个。同时,我国成立了高水平的应急队伍,政府主导、军民参与、地方调用、专业社会力量参加的航空应急救援工作机制也已建立起来。”

  当然,中国航空应急救援的发展,还要走很长一段路。刘大响认为,换个角度,未来中国需要大量的救援飞机和机场,以及庞大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因此中国在通用航空领域无论是制造还是运营,都存在一个巨大市场,是能够推动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强劲动力。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更关注航空应急救援如何收费。刘大响表示,“航空应急救援的成本的确高,平均一次救援花费过万元人民币。”他介绍,目前全球有3个国家由政府负担全部航空应急救援费用,大部分国家采用“国家加保险”等多元出资方式。“政府出资+保险+社会捐助,这样的形式应该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老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免费,余下人群每年承担两三百元保费,就可以享受到航空应急救援服务。”刘大响表示。


责编:刘韵霞

一审:刘韵霞

二审:曹娴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