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展现青年科技工作者风采!《“青科”养成记》引发热烈反响

王铭俊   湖南日报   2023-09-22 09:43:33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余蓉 周阳乐 通讯员 全程铂

9月18日,由湖南日报社、湖南省科技厅联合出品的系列报道《“青科”养成记》首期在新湖南客户端推出,介绍41岁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姚宇守护海洋的故事。

在湖南科技大厦大厅、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在央视新闻APP及全网百万点击中,科技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在校大学生、手机观众随节目沉浸式感受青年科技人才为梦想奋斗的故事,节目引发热烈反响——

去热爱更专业

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青科”养成记》首期,在主角姚宇任教的长沙理工大学热播。此时,恰逢各大高校发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该校水利学院大三学生房朝玉正在为争取保研耕耘。在图书馆休息间隙,房朝玉看完了节目。

节目画面中,姚宇站在防浪堤上,手扶护台,深情地凝视蔚蓝大海,以及远处的小岛。

“每一粒沙都是国土,每一段堤都是长城。”

画面左上方打出的字幕,让房朝玉产生深深共鸣。

为什么要读研?此刻,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是热爱,是专业带来的使命感。

“从科研教学到出海投礁,从实验指导到人生规划,他们如同海上的灯塔,在一望无际的大海,照亮深蓝。”

房朝玉说,身为水利学子,当以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厚植工程报国情怀,扎根专业,沉浸创新,以扎实的学识、过硬的本领,建设海洋强国,守卫“蓝色国土”。

海的辽阔与深邃,浪的力量与汹涌……

“节目中,这段意境深远的描述,正如科研道路上的未知和挑战。节目让我思考科研的本质——探索未知。”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2022级博士生谢宝琦,专注深海多金属结核水力采集。他表示,要像节目中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一样,在追求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探索未知、涵养德性,为建设海洋强国肩负起青年的历史使命,在海洋采矿领域,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出台文件,完善对接

着力打造一支充满创新活力的青年科技湘军

首期报道推出后,湖南科技大厦大厅显示屏上,开始循环播放视频,吸引了相关行政、办事人员的目光。

“总有一批人选择国家,选择孤独,选择耕耘,坚定地走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易娉婷是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新入职的公务员,看到深居大陆却选择探测大海的科技青年,内心十分触动。

“此次报道聚焦青年科技人才,让他们从幕后走向台前,打破大众眼中科研人才的刻板形象,使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形象鲜活了起来。”易娉婷说,通过报道也让自己更深刻认识到,青年科技人才在推动国家科技自主创新之路上的重要性,让社会更关注人才、尊重人才。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教授何志兴,在央视新闻App上看完了节目,对余下几期内容充满期待。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他期待与大家一道,用一颗坚韧的心,做科研道路上的赶路人、铺路人。

“报道展现了我省青年科技湘军扎根湖南,脚踏实地,搏风逐浪,砥砺前行,为国家贡献青春智慧的典型事迹,催人奋进,令人鼓舞。”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立新表示,青年是国家战略力量的源头活水,青年时期是科研生涯中最具活力、最富有创新力的黄金期,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至关重要。

曾立新介绍,下一步,我省将出台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相关文件,完善联系对接,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打造一支充满创新活力的青年科技湘军,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关报道:“青科”养成记①|姚宇:搏击风浪 走向深蓝

责编:余蓉

一审:王铭俊

二审:段涵敏

三审:刘文韬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