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长沙所需芙蓉所能 在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中彰显新作为

崔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9-21 18:00:51

文/崔 晓

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站在全省发展大局对长沙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长沙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明确了目标、指引了方向。芙蓉区作为省委所在地,省会中心城区,将把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深入践行八个“走在前、作示范”、有力落实“五抓”要求、奋力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昂扬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在助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中彰显芙蓉作为。

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塑造“科技+服务”融合发展的共同体

芙蓉区是全省传统的金融中心、商务中心、消费中心,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成熟,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资源高度集聚,省内所有的金融监管一级总部机构全部位于芙蓉区,同时还有银行省一级总部9家、保险省一级总部11家,头部知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企业众多,蓄积了科技创新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创新要素。芙蓉区将立足生产性服务业良好基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智能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科技+服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强化数智赋能的信息服务、服务多元的金融服务、守正创新的文化创意服务、潜力释放的商务服务。以湖南5G应用生态产业园为重点,以“智赋万企”行动为抓手,推进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研发,发展高端通用软件、应用软件,加快推动政务、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等行业“软件即服务”应用场景打造。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强化金融供给精准发力,聚焦科创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等新型金融业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聚集,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以袁家岭中央文化区和浏阳河文旅产业带为依托,聚集创意设计、出版传媒、影视演艺、古玩交易、婚庆策划、体育休闲、原创艺术等文化业态,打造富有文化气息、具有芙蓉特色的文旅IP。聚焦法律咨询、会计审计、人力资源、品牌策划、信用中介等专业服务,推动商务服务业集群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二、建设世界级种业创新高地,强化领先领跑的战略科技力量

芙蓉区浏阳河以东是“长沙十个重大城市片区”之一的隆平片区,也是隆平芯谷所在地,更是全省现代种业创新资源最集中、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聚集了全省农业领域“两院”院士6位,副高级以上技术人员2500余名,全省四大实验室之一的岳麓山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109个,还有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隆平高科等农业龙头企业种业企业,杂交水稻、杂交谷子、杂交食葵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杂交黄瓜、杂交玉米、杂交辣椒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种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很高的首位度。芙蓉区将立足隆平芯谷区位、资源、产业、人才优势、深化“大院、大校、大所、大企”合作,全力服务保障岳麓山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努力把产业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依托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聚焦水稻、油菜、生猪、蔬菜、茶叶、畜禽等优势种业,对标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构建“大种业”研发和服务平台,打造集生物种业、生物制造、生物服务及智慧农业于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和“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产业中心、总部中心、科创中心、数据中心、服务中心。同时,以产业链集群发展为主攻方向,释放现代种业及食品产业优势,加快引进一批龙头企业项目,加快推进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现代食品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建设,打造全要素齐备、全领域覆盖的产业集群,力争三年内,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以上,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1家以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以上,引育现代种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500家以上,种业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三、打造总部(中心)集聚区,构筑引领支撑的创新平台

芙蓉区是全省商务楼宇最密集的区域。近年来,芙蓉区紧盯“入驻率、注册率、入库率、纳税率”四大主要指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聚集了“三类500强”企业和项目72家,其中世界500强49家,中国500强17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6家,市场主体总量超15.9万户,打造了以三湘南湖大厦为代表的湖南5G应用产业园等一批专业特色楼宇,培育了税收十亿元楼宇长沙国金中心,全区税收亿元以上楼宇达12栋,形成了亿元楼宇梯次培育的良好态势。芙蓉区将把楼宇作为重要创新载体平台,依托长沙国金中心、世茂环球金融中心等高端楼宇的集聚和辐射作用,通过引进总部企业项目带动企业研发中心落地,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研发力、产业带动力、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依托三湘南湖大厦、旺德府·万象时代等楼宇资源,聚焦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同时着力优化楼宇空间布局、创新楼宇服务模式,提升“办事不出楼、服务全天候”的办事体验,增强楼宇经济发展能级和水平。力争三年内,高标准建设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1个以上,新培育税收亿元楼宇达3栋以上。

四、推动一河两城均衡协调发展,构建科教产城融合的新片区

近年来,芙蓉区立足隆平片区、隆平园区、自贸区块“三区”叠加优势,深化推动科教融合、产城融合,绘就了宜居宜业的新画卷。高水平初步完成隆平片区控规修编,以教育优先发展为导向,计划未来6年在片区新建13所、扩建1所中小学校,新增学位 23880个,为片区群众提供全学段优质教育服务。积极完善片区基础配套,织密“十纵十横”路网,加快建设湘雅二医院、东湖公园等民生项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风景、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专攻标准化和植物提取物两大产业,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成功建成全国首个标准化产业集聚区、创建全国首个植物提取物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叠加影响下,隆平片区已经进入到了蓄势腾飞、裂变发展的新阶段。芙蓉区将坚定不移举全区之力跨河东进,构建一河两城均衡发展新格局。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加快打造标准化产业集聚区,围绕工程机械、现代种业、跨境电商、对非贸易等产业,服务全省发展大局,打造以“一联盟、三中心”为战略布局的湖南自贸标准合作创新中心;依托植物提取物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等平台优势,开展通报评议,推动植提产品标准和规范建设,构建研发、生产、贸易,检测、咨询服务等的全链条服务生态,服务湘字号植提企业产品出海。大力推动远大路沿线片区城市更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颜值气质。聚焦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重点发力,推动浏阳河东西片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群众从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升级为住有宜居、病有良医、学有优教、老有颐养,将一河两城美好蓝图变成实景画。

五、做强科创人才服务保障,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

近年来,芙蓉区从企业和人才实际需求出发,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营造更加高效、开放、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全力实施高企强基工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率先全省启动相对集中审批、执法改革,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连续五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措施,创新实施“书记(区长)直通车”“专员联企”“企业服务日”行动。芙蓉区将以做好科技人才服务保障工作为抓手,锻造“永远可以相信芙蓉”的营商环境品牌,让一切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发挥城市宜居宜业独特优势,搭建人才服务专班、服务专员、服务专场,更好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解决后顾之忧。加大高层次科创人才评选芙蓉高层次人才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指导申报“两大重点人才工程”和市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注重从优秀科技人才中推选“两代表一委员”,让优秀人才政治上有地位,发展上有前景。发挥基础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资源优势,优化“院士金卡”服务项目和服务体验,畅通驻区大型医疗机构就诊绿色通道,解决好高端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健、配偶就业等实际问题,实现人才服务“一站受理、一站办结”。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芙蓉区委副书记、区长)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张福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