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古茶林申遗成功带来的启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9-20 11:20:57

付彪

北京时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华民族先祖栽培茶树的历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随后茶的种植、饮用和茶文化从我国逐步走向世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

景迈山古茶林的独特贡献在于,它是传统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符合世界遗产普遍价值标准。“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人养茶”的景观格局,承载着“林茶共生、人地共荣”的千年悠远历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正因其深厚历史和独特价值,“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不仅是云南的荣耀,也是中国的荣耀。此次申遗成功,不仅意味着它的独特价值在国际上得到了高度肯定,也为世界活态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

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好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现实来看,在对待文化遗产上,不注重保护、盲目开发的情况仍然存在。保护文化遗产,既是为了延续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应有担当。“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个新的起点,要以更高标准、更大责任守护文化遗产,擦亮文化瑰宝。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奉清清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