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灌区“三易其名”背后

刘义彬   《文史博览》   2023-09-11 11:41:05

(1966年6月2日,韶山灌区工程进水闸门开动,竣工通水)

文/ 刘义彬

悠悠涟水河,流淌数千年,它从湖南新邵、涟源的大山出发,弯弯曲曲流经双峰、湘乡、湘潭,在湘潭县境内汇入宽阔的湘江。然而,经常的水患,却常常让涟水河边的无数家庭流下斑斑血泪,家破人亡。新中国成立后,由此开启了改天换地的涟水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之路。

为彻底解决涟水流域水利问题,湖南省水利厅组队勘察涟水,并于1957年下半年拿出了可行性报告,计划在涟水中游峡谷的水府庙建水库(当时称溪口水库),下游18公里处的洋潭修建引水坝,引水灌溉湘乡县的部分农田,这项工程当时被称为“水府庙灌区工程”。

1958年,在“大跃进”的背景下,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兴建水府庙水库和水府庙灌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库容3.7亿立方米的水府庙水库建成,由于国民经济困难等原因,1960年引水工程被迫下马,已建成的水库仍然无法发挥灌溉作用。

1964年,湘中地区开始播种双季稻,缺水的矛盾更加突出。此时,国家已渡过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湘中人民渴盼重修灌区改变自然面貌的心情越来越急迫,水利部门再度进行勘测,提出续建主张。

当年,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副省长华国锋曾带队到湘潭县云湖桥公社忘梅大队专程调查水资源。此次对水源的调查,让华国锋对当地老百姓渴望引来水源心情之迫切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回到省委后,他很快将情况向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省长程潜做了详细汇报。

张平化听完汇报后,坚定地说:“该上马了,不能再等了!”

不久,张平化代表省委将修建涟水渠道工程的想法向周恩来、陈云、李先念、谭震林等国务院领导做了详细汇报,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召开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后,同意上马涟水渠道工程。

1965年2月,省委指示省水电设计院的勘察设计人员赶赴湘中,重新开展勘测设计,用两个月时间,拿出了灌区初步设计方案,上报水利电力部。当时考虑到灌区的主要区域分布在涟水中、下游,在上报中共中央和水电部的时候,省委将灌区工程从原来的“水府庙灌区工程”改名为“涟水渠道工程”,并得到正式的批复同意文件。

1965年5月下旬,张平化到韶山考察工作时,一个灵感在他脑海中萦绕:现有设计灌区的主体几乎都在湘乡、湘潭和宁乡三县境内,都围绕在韶山周边,灌区建成后将流经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乡。而韶山闻名天下,如将“涟水渠道工程”改名为“韶山灌区工程”,名称岂不更加响亮,更有号召力,更有现实和历史意义?这样还将有利于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建设积极性。他随即将这一想法与陪同考察的湘潭地委负责同志进行商榷,地委领导纷纷叫好。随后,张平化又把这个思路同省委其他领导商量,大家异口同声地赞成。在之后召开的中共湖南省委全体会议上,张平化正式提议将“涟水渠道工程”命名为“韶山灌区工程"。

1965年6月28日,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委员会正式向全省发布《关于修建韶山灌区工程的决定》,成立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华国锋担任工程指挥长兼政委。文件中这样写道:“涟水渠道流经的湘乡、湘潭、宁乡三县,正处 在韶山周围,特将涟水渠道命名为‘韶山灌区’。”消息传遍三湘大地,干部群众无不为这一伟大工程的启动而欢欣鼓舞。

1965年7月1日,韶山灌区工程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10万民工历经10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战,胜利完成洋潭引水坝、总干渠、北干渠、左干渠、右干渠等主体工程,并于1966年6月2日举行盛大典礼,庆祝韶山灌区正式通水。

其实,韶山灌区工程三易其名,并不只是单纯的名称改变。与此同时进行的,更是决策者们思想不断解放、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受益群众不断增加、工程规划设计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

《文萃报》3250期摘自《文史博览》

责编:罗嘉凌

一审:罗嘉凌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史博览》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