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新域丨塑造湖湘红色主题出版品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9-08 11:44:32

蒋海文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强做优红色主题出版,有助于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为筑牢文化强省提供决策参考,为强化红色记忆提供典型样本。近年来,湖南出版界打造了《湖湘文库》《红藏》《我和我的祖国》《乡村国是》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红色主题出版拳头品牌,但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提升的领域。

品牌意识显现度不高。 部分出版单位对红色主题出版缺乏品牌建设意识,未能根据本单位的出版方向和特色板块进行选题策划,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盲目跟风、题材同质化等现象。选题低水平重复,导致供需失衡、库存积压。对红色主题出版品牌的经营又往往陷入“舒适区”,未能有效实现红色主题出版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过于强化经济驱动力,对红色主题出版的文化价值属性有所忽略,红色主题出版品牌意识的显现度不高。

品牌资源集聚度不高。 当前大部分红色主题出版物因其内容的特殊性与题材的厚重感,仍以文字讲述为主,沉浸式阅读体验营造不够,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资源集聚的困难度和投入产出的不确定性,导致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品牌内容增值度不高。塑造 出版品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但一些出版单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聚焦生产环节,在渠道建设、营销创新、品牌维护等方面未能实现革新,品牌内容尚不能形成有效增值。在内容开发上,未能跳出传统的叙事体系,叙事宏大、内容严肃、理论性强、说教味重,未能让红色主题出版既“有意义”又“有意思”;从内容布局上看,红色主题出版“节点式”策划占比过高,对红色文化的时代意蕴和当代价值阐释不够,导致部分红色主题出版物脱离市场。

品牌形式创新度不高。 阐释方面较为狭窄,很难让其他区域读者产生共情。在铭刻历史的同时,观照现实、贴合时代不够;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开阔视野、面向未来不够;在培养民族自信的同时,理性思考、科学探讨不够。从选题容量上看,部分红色主题出版对可持续性发展重视不够,战略性和前瞻性不够,导致单本图书完成后选题就无以为继的困境。表现形式、装帧设计、产品样态等方面比较单一,红色主题出版品牌形式的创新度不高。

真正实现湖南红色主题出版从数量到质量、从高原到高峰、从流量到能量的转型、升级、提质,就必须整体构建品牌,强化战略思维、系统观念、价值引领和市场主体。

强化战略思维,凸显品牌意识。 出版品牌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依靠长期的产品积累和方向坚守,才能逐渐培育用户黏性和忠诚度,因此必须坚持战略引领。出版单位只有坚持价值引领与守正创新相结合、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资源调节相结合,才能有效避免题材的同质化。同时要明确市场定位,结合红色主题出版优势寻找品牌建设的切入点,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推出品牌系列产品。提升品牌的辨识度和读者的认可度,使红色主题出版品牌显现化。

强化系统观念,优化品牌布局。 品牌是形象,内容是核心。不断优化品牌结构、提升内容质量,才能永葆红色主题出版品牌的生命力。湖湘红色主题出版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政治导向、文化导向和出版导向;主管部门应根据出版单位的出版方向、出版基础和出版优势,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分步推进出版单位的红色主题出版,戮力构建“一社一品”的红色主题出版新生态。

强化价值引领,拓展品牌外延。 全媒体时代,出版机构应注重传播要素的整合,从产品内容、产品样态、传播媒介和营销渠道等各个环节实施联动管理,如建立出版品牌社交媒体矩阵,让读者直接与编辑、作者对话。推动红色主题出版资源数字化、可视化,以新创意、新表达、新形态打造红色主题出版新产品和传播方式新样态。充分利用湖南国际传播中的“红色名片”“文化名片”品牌,发挥湖南伟人故里、将帅之乡、英雄之地的红色资源优势,提升湖南红色主题出版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强化市场主体,延伸品牌周期。 红色主题出版品牌需要在红色文化积淀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出版单位可以通过系列产品、附加产品、替代产品和延伸产品来进行品牌升级,强化读者的品牌印象,提高读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可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出版一批阐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湖南的诗歌、散文等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唤起读者的红色记忆;结合重要时代背景、重大时间节点,策划出版一批当代作家创作的湖湘红色主题作品,延伸品牌周期。提升品牌的共情度和读者的接受度,使红色主题出版品牌“名牌化”。    

【作者系湘潭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研究员。本文系2023年湖南省统一战线政策调研课题“湖湘红色文化融入湖南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路径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编:杨兴东

一审:杨兴东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