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旭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9-07 16:20:3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7日讯(通讯员 秦功旭)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创新学生资助管理模式,实施资助管理“数智化”工程,以大数据赋能学生资助,在探索与应用本地学生资助系统工作方面,走在了湖南省前列。今年4月起,永州市在全市全面推广与应用本地学生资助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比对,疑似资助遗漏数据、重复资助数据均大幅度降低,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学生资助信息化提速、学生资助工作效率提升、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提档。
学生资助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实事。精准落实教育资助,保障贫困学子就学,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冷水滩区以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为主线,着力构建政府投入、社会捐助、信贷支持、学校减免等多元助学体系,筑牢“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底线,创新实施资助管理“数智化”工程,全面落实精准资助、扶智育人,为学生搭建成长成才通道。自2017年以来,冷水滩区共发放各类学生资助资金1.7亿元,惠及24万余人次,对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应助尽助,确保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了“冷水滩力量”。
“数智化”让资助更精准更高效
为确保学生享受国家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保障精准资助的顺利实施,2019年,在市、区教育、扶贫(乡村振兴)等部门倡引下,冷水滩区秉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原则,整合扶贫(乡村振兴)、民政、残联和教育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创新管理机制,由学生资助部门工作人员根据日常工作需要自主研发教育资助精准服务平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进行一站式管理。平台紧贴基层学生资助工作实际,经过5年运行和完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大家一致好评。一是突出精准识别。以部门共享的困难人口数据与学籍数据为基准,通过系统进行大数据比对,精准识别五类学生的就读和资助信息,并结合线下核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不漏一人、不错一人。二是实施精准认定。基于大数据,建立及时、全面、动态的资助认定与管理体系,通过系统平台定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系统比对、集中审核,自动纠正类别,对系统比对通过的不再需要提交佐证资料,这既提高了精准资助的工作效率,又大大减少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摸底、识别、认定的工作量。三是实现精准发放。平台一次性采集录入学生资助账号,再次申报时通过身份认证自动获取信息,有效破解了账号信息不准、账号不对、重复填报等问题。同时,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发放渠道,不同部门的多笔助学资金可自动汇总合并,生成一卡通需要的模板格式,实现一次申报、一次审批、一次发放,大大提高了惠民惠农一卡通资金发放效率和精准度。例如:2023年春季冷水滩区义务教育学校经系统申报的困难学生6648人,通过系统与贫困生基础数据比对,有5670人识别为系统内名单(不需提交佐证资料),并自动纠正困难类别;2023年春季全区605.0187万元教育资助金,仅用一周时间就实现全部发放到位(其中311.2687万元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系统发放),惠及11406名受助对象,准确率达100%。
“数智化”让服务更规范更人性
资助管理“数智化”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兼顾数字化与智能化,让资助服务展显人性化。一是注重简化程序。创新办理方式,加强部门联动,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网上查,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学校通过系统平台上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利用平台对申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大数据比对、精准识别,并将系统比对结果实时下发,学校线下进一步核实、确认,将相关佐证资料打包上传,上级部门再网上审核,整个过程中学校不需到现场来办理。为贴心服务困难家庭,让家长及时了解资助金的发放,教育部门整合全区五类学生就学与资助信息数据,纳入二维码,通过家长群和乡镇群将“一键查询”码发给全区乡镇、村(社区)干部及家长,方便家长查询小孩受助情况。二是注重公开过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申请、认定、上报、审核全部通过信息平台完成,实现了资助工作的数字化、无纸化,资助管理的流程化、标准化,最大限度减少经办过程中的人为介入,有效确保资助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三是注重全程监督。坚持“谁采集、谁负责;谁报送、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受助学生信息跨部门、跨地区、跨教育阶段的比对查重。平台在网上运行,整个过程能查询,结果可确认。学校负责上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资助工作人员负责信息比对、审核,数据经上级部门审核同意后,学校不能再删减、修改。资助部门负责人全程监管,对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提醒纠正,满足了对资助工作实时监控的需求。
“数智化”让育人更阳光更温暖
数据赋能,以爱育人,聚焦学生阳光发展,将助学和育人有机结合,努力蹬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资助新路径。一是资助彰显关爱。资助部门与学校共同为资助学生建立健全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生家庭状况、就读班级、学业成绩与资助等情况。对重大疾病等特殊困难群体,积极整合政府、学校、社会资助资源,优先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部分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不愿意申请资助,资助部门充分利用大数据比对,同时加强同其他渠道调查相结合,精准摸排,落实教育资助,还为受助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费用减免、校服费减半等系列优惠政策,让真正需要帮扶的学生都能得到救济和帮助,资助润物细无声。二是用心呵护成长。加强对受助学生的人文关怀,资助部门及学校不得随意公示学生和家长个人敏感信息,有效落实对未成年人隐私依法保护要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比较敏感、不太愿与同学交流的心理弱点,资助中心与各学校心理健康室共建困难生心理健康预警系统,动态化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一对一”、面对面向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三是着力感恩教育。强化资助育人理念,着力铸魂育人。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全过程,以感恩教育为重点,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良性循环。坚持开展困难学生家庭大走访、资助政策下乡行志愿服务、“感恩资助”主题班会、“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比赛等资助育人活动,树立一批知恩感恩、自立自强、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先进典型,发挥受资助学生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汇聚青春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
冷水滩区资助部门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不断强化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完善数智化资助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学生资助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更加精准高效满足群众需求,激发资助扶志更大的社会效应。
责编:周淑芳
一审:周淑芳
二审:王洁
三审:秦果甘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