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塘:有史必有斯人

蔡武   《文萃报》   2023-09-01 15:51:07

文、图/蔡武

长沙最热闹的去处,莫过于黄兴路步行街了。“你到哪里了啊?我就在黄兴铜像边上咧!快来找我啊!”若你在步行街的黄兴铜像下待上十分钟,定能听到小哥哥小姐姐拿着手机这样的对话。黄兴,这位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的元勋、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的大人物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位大哥,时常出现在长沙人的口中,亲切而朴实。

每次到步行街,我都会长久凝望这座雕像,总感觉风尘仆仆的黄兴从历史深处而来,又从这里走向了他的故居——长沙县龙喜乡(今黄兴镇)凉塘。

       我曾三次到黄兴故居,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10月。

黄兴故居占地28亩,始建于同治元年(1862年),门前三口水塘并列,塘畔林木茂密,浓荫蔽日,暗送清凉,凉塘因而得名。故居共有房屋53间,为硬山顶、小青瓦的土坯木结构。主体建筑坐西北朝东南,为二进五开间,并配有东西厢房。1988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后有花园,占地20亩,四周有护庄河环绕,护庄河与浏阳河下游的水系相连结,所以是一泓活水。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江南农家大院风格,朴实中透着雅致,令人流连忘返。1874年10月25日黄兴就出生在这里。

黄兴,原名轸,根据传统历法,在他出生的这一天,正好是二十八星宿“轸星”值位,根据历书推算是个黄道吉日,“黄轸”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后来改名为兴,取振兴中华之意,字克强,则表达了克除强暴的决心。

踏着麻石铺成的古官道,绕过倒映着垂柳的门前塘,眼见一座黑瓦白墙的八字形风火墙槽门,造型优美,有些斑驳的墙体,散发出一种岁月悠长的气息。步入宅内,院内为青砖铺地,古朴厚重。坪前有两棵高大的桂花树,正门两侧堆漆对联“蒙庆寿富,长乐永康”,两边厢房堂屋门额分别书写“南轩”和“稼圃”,反映出黄家“耕读传家”的家风。

若你站在桂花树下,驻足谛听,似乎还能听到他5岁时随父亲读书时发出的琅琅读书声、还能听到他听父亲讲大清国又割地赔款时发出的叹息声、还能看到他发奋习武时矫健的身形,甚至,你能看到1891年的秋天,他与同乡姑娘廖淡如喜结良缘的欢庆场面。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黄兴与妻子夫唱妇随,幸福美满。1892年他的长子黄一欧也出生了,家里的一切都是和和顺顺,个人的生活十分幸福,要知道当时黄家留下的祖业有2000余亩田地,足够他过上悠闲富足的生活。但他在1896年写下的诗句:“朝作书暮作书,雕虫篆刻胡为乎?投笔方为大丈夫”却摆明了他即将要走上另一条道路。

黄兴在涼塘一直生活了22年。22岁那年,他在一千多人的善化县县试中,考了第34名,中了秀才。但他却志不在此,他在《别母应试感怀》诗中写道:“一第岂能酬我志,此行聊慰白头亲”,表达了自己远大的抱负。

1898年,黄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的武昌两湖书院读书,这座清末气象最新的书院也曾是谭嗣同和唐才常读书的地方。作为黄庭坚的后人,黄兴在书院收获的不仅是文章辞藻,更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戊戌变法的失败给黄兴带来极大的思想震动。1900年,唐才常联络十万自立军起义,黄兴就曾协助运作清兵起义,虽事泄起义失败,唐才常被杀害,但黄兴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一个旧式的反抗者成为了一个革命者,认定只有通过武装革命起义才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故居堂屋里东西两侧的墙上分别是黄兴手书的“笃实”“无我”,这无疑是黄兴一生的写照。

黄兴的“笃实”是他用一生的行动作了证明的。黄兴是出了名的实干家。1904年2月15日,华兴会在长沙正式成立,宋教仁、刘揆一、陈天华、章士钊等人均为骨干,黄兴担任会长。华兴会存在时间并不长,但影响却十分深远,它是中国内地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革命之先声,此后其他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

1904年黄兴组织、策划的长沙起义失败后,1906年他组织了萍浏醴起义,1907年至1910年他又与孙中山先生一起组织、策划了钦州、廉州、上思、防城、河口、广州等起义,特别是1911年4月27日的第二次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黄兴亲率120人攻打两广总督府,右手被子弹击断两根手指,时人称之为“八指将军”。黄兴曾自嘲为“常败将军”,他领导的这些起义均告失败,但就是这一次次的起义动摇了清王朝276年的根基,烈士们的生命如同一根根火柴,划亮了黑夜。正是这些起义和牺牲让后来的武昌起义水到渠成而天下跟从。

黄兴的“无我”更是让人感佩。1903年黄兴卖了30亩庄园、2000亩田地组建华兴会,组织长沙起义,1911年黄兴写信叫长子黄一欧到广州参加广州起义,后又派黄一欧参加光复上海、光复南京的起义。黄兴的无我还体现在不计较个人名利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其时黄兴领导的华兴会人数最多,但黄兴主动提出,推举中山先生为总理;1908年,清廷想收买他,曾派黄兴早年就读于城南书院的业师王先谦居中说项,许以湖广总督的要职,他谢绝了;后来,在武昌起义后他被众人推举为战时大元帅,他推辞了;后来,被众人推戴为总统候选人,他放弃了。他始终践行着自己“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的信条,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

而黄兴作为战略家的一面却鲜为人知。在同盟会成立之初,黄兴即提出一省发难、各省纷起响应的革命策略,动员在东京的各省同志各回家乡,各自组织力量创建同盟会分会,积极策动新军;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一直认为,在珠江流域开展革命活动是为上策,黄兴则主张应把重点放在长江中下游,特别力主主攻武昌或南京,即可辐射全国。从辛亥革命的整个进程来看,惊人地应验了黄兴的观点,甚至就是按照他的预见来发展的。黄兴逝世后,章太炎曾撰写了一副堪称千古绝唱的对联:“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真是对黄兴一生最公允的评价。

1912年10月25日,黄兴乘“楚同号”兵舰返湘,10月31日抵达长沙,受到了万人空巷的欢迎,人们唱着新制的歌曲:“秋凉时节黄花黄,伟大英雄归故乡。一手缔造共和国,重整中华一定强。”

黄兴抵湘后,先在长沙召集各界名流,共商建设新长沙大计,计划以岳麓山为市区中心点,架设湘江大桥,修筑十条纵横大马路,连通南岳至洞庭湖五百里长的风景走廊。之后,黄兴即投身于实业建设中,在天心阁附近修建湖南贫儿院。12月2日,黄兴发起组建中华汽车轮船有限公司、洞庭湖制革股份有限公司,希望以此带动湖南的产业发展。直到12月中旬才回到自己的故园凉塘小住了几天。他在凉塘写下了“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风歌罢不如归。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的诗句。我想,住在凉塘的这几天,也许是他投身革命后最平静、舒心的日子吧。

1912年12月16日,黄兴离开故乡凉塘,再也没有回来,桂花树和门前的水塘,还有那条静谧的护庄河成了他眼中故乡最后的风景。   

1916年10月31日凌晨,黄兴因胃出血病逝于上海。他的去世促成了中华民国出台《国葬法》。1917年4月15日,黄兴国葬于岳麓山,生前从不争名争权的黄兴被葬在了岳麓山最高最宽大的小月亮坪上,被后人永远仰望着。

责编:肖婷婷

一审:肖婷婷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萃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