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123”模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

胡灵芝 杨世方   新湖南客户端   2023-08-28 17:39:00

新湖南客户端特约记者 胡灵芝 通讯员 杨世方

来自全国13个省市55支游泳队伍的1200余名游泳健儿齐聚氧城泸溪,以赛促融、各展风采,在青山绿水间交织出一幅跨越山海、心手相牵的和美画卷。8月27日,2023年全民游泳健身主题系列活动(泸溪示范站)暨神秘湘西·氧城泸溪“涉江”马拉松游泳活动,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举行。

近年来,泸溪县积极构建“一线牵引、两轮驱动、三向合力”的民族工作新模式(即“123”模式),全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升级版”。

突出“一线牵引”,全面构建民族工作大格局

泸溪县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坚持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中谋划推进民族工作,健全工作机构,强化要素保障。

泸溪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将第二轮全国示范县创建纳入县委“865”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一单五制”的创建工作机制。大力实施“一路一带一区一馆”示范引领工程,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不断擦亮民族工作新成色。泸溪县已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单位3个,州级示范单位、先进集体14个,涌现出全国模范个人3人、全省模范个人1人。

突出“两轮驱动”,全面推动民族事业大发展

泸溪县始终把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作为最大的实事。

泸溪坚持在全面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持续发力,先后开展“喜迎建党100周年民族团结杯革命歌曲比赛”“我和我的祖国民族团结杯万人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在沅水风光漫步道打造了千米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172场次,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公园5个,精品文化长廊11个。

泸溪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金钥匙”,大力实施“四个强县”发展战略、致力“六个奋力打造”战略目标,高质量建设“沅水经济大湾区、神秘湘西后花园”,持续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泸溪县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18亿元,建成“同心富民产业基地”“同心车间”34个,1.8万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泸溪全面推进城乡绿色、融合、协调发展,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入选“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建成同心美丽乡村示范点(示范片区)35个,打造沅水、峒河沿岸同心美丽乡村“江河示范长廊”。

突出“三向合力”,全面促进各族群众大交融

泸溪县始终坚持做好“融”字文章,深入实施“三项计划”,全面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泸溪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扎实开展“培苗铸魂”“雏鹰远航”“小手帮忙”三大工程,累计成立踏虎凿花、苗族数纱等各类民族活动社团970个,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27届,各族青少年近10万人次参赛观赛,学习交流。近三年来,泸溪开展跨区域民族青少年交流活动60余场次,参与学生2700余人次。

泸溪大力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泸溪在民宗、民政、政务中心等部门及社区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和服务窗口,建立落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走访服务制度。创新“三会两制一奖”基层治理新模式,武水花园被评为“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以章丘-泸溪、株洲-泸溪结对帮扶为契机,建成“章丘-泸溪连心桥”,举办“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带动就业1.67万人次,每年转移就业10.8万人以上。

泸溪大力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坚持“以水兴旅”,成功举办旅发会、电音节、群星公益演唱会等节会活动,打造夜浔泸溪、天然浴场、水上娱乐世界、5D光影秀、滨江大草原、湘西水上运动中心等亲水旅游项目建设,今年以来,接待游客191.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56亿元。

责编:龙荷群

一审:李孟河

二审:李寒露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