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君作品《莫说青山多障碍》

    2023-08-21 20:43:05

越往紫云大峡谷深处走,越感觉清凉宜人。公路两旁时而山峦叠翠,时而悬崖峭壁,但每隔一段路都会出现旷地,或种有玉米,或种有稻谷。在永州东安的八月,玉米已经成熟,稻谷则刚刚抽穗。

时令正值盛夏,我参加儒商易军先生和当地文旅组织的一支采风团队来到塘家云上梯田。这个团队由作家、摄影家、书法家以及民宿专家组成,他们的目标是为这片美丽的梯田打CALL。据说易军先生每年都会组织四五次公益活动,邀请省内外文化界名人来推广永山永水和人文,助力乡村振兴。

塘家云上梯田位于永州市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塘家村。相传这个村子在舜帝南巡时就已存在;也有传闻说战乱时期躲进此山的人们不再外出,而是在这里生活繁衍。

我喜欢这个传说,舜帝在南巡途中被奇丽山水所吸引,他选择在这里狩猎、捕鱼和耕作,福泽人民。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能窥视到舜帝曾经像风一样掠过并停留的痕迹。

舜皇山主峰高达1882.4米,塘家村所在的山约800余米高。塘家村村部位于山腰上,青砖黑瓦。村支部书记告诉我,唐家村有740亩田地,182户人家585人,但实际居住在村里的只有50多人,大部分人外出打工。这个村庄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的对象。

鸟瞰梯田景象,层层叠叠、蜿蜒曲折的线条仿佛在启迪人们。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和云朵交相辉映。50公里长的大峡谷和不断延伸的山峰究竟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徜徉在梯田之间,心飘于云海之中时,突然感到这或许就是我内心深处向往的归宿之地。

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走,到处可以看到木屋不远也不近地矗立在那里。有的经过加固,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而有些则略显歪斜,可能已经不再有人居住。一个男子拿着黑色的烧水壶在木屋前一边接自来水一边与我们交谈。他说这里曾经田地荒废、景色荒凉、村庄空旷,村民守着美丽的风景却生活贫困。近几年,东安县启动了梯田提档升级改造项目,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退林还田”、“复垦耕田”、“兴建水利”和“完善交通”等。看来他对于村庄的变化并不感到意外。

随意走进一户人家,男主人热情地给我们泡了一碗百合粉,并加上蜂蜜。他说招待我们的食物都是自制自种的,可以放心食用。说话间,一群鸭子从稻田里哗啦啦地上岸,几只鸡在不远处觅食,公鸡和母鸡的羽毛颜色各不相同,非常漂亮。

走进他家的厨房,看到里面有干净的瓷砖灶台和冰箱,卫生间使用的是冲水型。当我注意到墙上挂着两个头盔时,他告诉我平时他会骑摩托车在山里山外来往。此外,他在东安县还有一套房子,价格比商品房低但比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的价格高,享受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提供的优惠政策。这个村子90%的山民都拥有自己在外地的房产。

民宿专家问他是否愿意把房子改造成民宿,他没有多谈条件,只是直接点头说“好好好,当然好”。

村里还有一家农家乐,女主人非常能干,做出来的菜非常美味。晚餐时每张桌子上摆放了15个菜盘,菜香四溢。血鸭、腊猪手、鲊鱼......让我们这些天天喊着要减肥的人也忍不住多吃了几口米饭。女主人告诉我们,稻谷是用山泉水灌溉出来的,既安全又口感好。这里的稻谷每年五月底六月初开始播种,九月份才会收割,非常注重生态环保。

女主人原籍邵阳,在嫁到这里时刚刚20岁。现在还不到五十岁的她已经有了孙子和孙女。据说这个山区田地多男子娶妻却很难;而山外田地少却吃不饱饭。所以两个山区达成了相互之间的平衡关系。

傍晚的雨下得有点大,但在千军万马奔驰过后,恰似画家用手中的笔,瞬间将山山岭岭田田地地都渲染在一幅画中。晚餐后,云雾成了大自然的主宰,它们飞翔着,散布着,半遮半掩着四周的重重山峦和塘家梯田。第二天凌晨,塘家村又是半天紫云的美景,让我们一下就明白紫云大峡谷得名。

紫云是祥云,我相信它必然与舜帝有关。这片土地和人民一直受到舜帝的保佑。世世代代的村民都继承了舜帝勤劳、朴实和善良的基因。他们可以毫不羞愧地说,自己就是舜帝的后裔。

我素来敬重自然,如今群山的巍峨与青翠让我的心趋于沉稳和宁静。从尘世的喧嚣中来,到心灵的自由地去。我不由自主地亲近它们,仿佛这里的种种就是我前世今生、今生来世的一幅幅画面。

待我离开时,仍有几位摄影家为拍摄到自己心中的素材留于此。我突然想起那首歌来:“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

归去来兮。山腰上的塘家村和那梯田云上,云上梯田,允我再次深情一瞥。

责编:达庆玙

一审:达庆玙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