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课题组: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开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2023-08-17 16:51:5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湖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对湖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瞄准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在打造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中取得显著成效。在着力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加快迈向科技强省、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成为培育壮大全省产业发展新动能、全面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一、湖南产学研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湖南高度重视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结合专项。共支持项目393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86项,创新创业技术投资项目207项,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信息、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造产业高效益。产学研专项资金共安排9.82亿元,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专项资金带动自筹资金投入比例高达1:16,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承担单位业绩增长明显,实现营业额和利润双丰收。共新增销售收入73.8亿元,新增利润7.47亿元,实现在湘落地转化成果(已商品化)6452项,成果转化收入达37.29亿元。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产学研专项累计申请专利3867项,授权2272项。取得新工艺新技术765项,新产品新材料21821项,新装置496项;发表科技论文、著作与研究报告1007篇;参与制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580项。项目成果获2016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2017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促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产学研专项的实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促进了人才晋升,培养硕士及以上人才996人,其中博士后28人,博士194人,硕士774人;实现晋升职称人数达673人,其中73人晋升正高级职称,177人晋升副高级职称,423人晋升中级职称。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5家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助力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促进湖南省电磁装备设计与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发展。

二、湖南产学研融合发展存在一定短板

产学研政策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产学研政策体系针对性不强。近年来,为提升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全省推出了多项科技创新攻坚的相关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但目前专门针对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体系还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导致开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动力不足。已有科创政策支持力度有限。一方面,由于产学研旨在推动科技骨干企业在高精尖领域的科研创新,一定程度上缺乏对未来产业领域和中小微企业的帮扶与引导,影响科技创新全面发展新优势的塑造。另一方面,产学研专项资金多以事后资助方式发放,验收通过后一次性予以拨付,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前期研发和中试阶段需由企业自筹并先行投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有待优化。目前产学研成果在高校职称评定、科技奖励等中的参考比重有待提升,重论文和学术成果而轻产学研合作所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对项目合作立项与成果转移转化均未能起到充分促进作用,难以支撑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产学研合作信息壁垒有待打破。信息平台的运行机制不完善。以往缺乏官方的企研信息交流平台,导致技术(项目)的供需不明、匹配度低等问题。近年来,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等作为政企共建的官方信息平台,陆续在长沙、湘潭、衡阳、益阳、湘西等地开办运行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宣传力度不足、应用范围不广、应用深度不够、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导致平台有效利用率低,无法及时将企业产学研合作需求与高校科研机构供给相衔接。

企业产学研主体意识有待强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有待完善。为提高校企业务对接和人才引用效率,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是较好的途径。但由于双方缺乏规范的权责和风险分配、利益契合程度低、政府补偿程度不足等问题,致使联合培养的效用较低,校企间信任度低,制约长期合作的进一步升级。成果转化的责任分配遇瓶颈。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和能力有限。企业作为主要创新主体,部分企业由于创新能力不足未能承担起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责任。市面上现存的技术转移机构数量不足、质量不优,难以作为桥梁完成科研成果转化的重任。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度有待提升。科研成果应用价值整体偏弱。高校院所研究多追求理论及学术价值,往往与实际应用环境脱节以及与企业和市场需求对接不充分,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落地转化,实用性和成熟度难以经受市场检验,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间的融合不够紧密。科研成果分类管理制度不优。目前高校院所产出的科研成果缺少类别标识,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大背景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成果共同管理,导致相关部门和企业寻找应用类成果的成本增加,降低应用研究成果实际落地和价值提升的可能性。

三、加快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实施以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各责任主体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产学研体制机制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加快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量”。

完善政策举措,强化支持力度,精准助力创新型企业新发展。一是构建研发投入增长激励机制。对标“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深化省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拓展部门、企业联合基金,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源投入。实施“湖南省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加大科创政策对企业创新研发的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构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制度规则。坚持企业全创新链主体地位,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导的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协同创新模式,联合一流大学在校区或附近建立联合研究院、研发中心。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建立湖南科技型企业库,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链主”企业,结合核心企业孵化上下游产业链。三是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聚力攻关核心技术。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以“企业出题、校企研联合解题、利益共享”的协同模式,重点攻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核心技术课题。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前置性参与重大科学基金、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场景建设以及科技项目的设计与决策。

搭建服务平台,支撑科技突破,催化引领高精尖产业新变革。一是推动企业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企业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探索平台联合建设新模式。重点支持一批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先进计算、新能源、装备制造、北斗应用、生命健康等高新技术领域联合建立研发创新平台,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设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二是加快科研院所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高水平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协调机制,明确培育创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目标任务和责任机制。依托“四大实验室”和“四个重大科学装置”牵引,推动全省基础学科研究平台建设,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三是加速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健全完善。充分利用“5G+工业互联网”,打造集高端前沿科技成果发布推介、供需对接和宣传展示等为一体的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高地。积极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新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县市区工作站、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服务平台,结合科技云等创新管理平台构建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信息收集和发布网络平台。

优化人才供给,树立目标导向,构建多链条有机衔接新格局。一是同步谋划人才发展与产业布局。聚焦湖南“3+3+2”产业集群、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针对性编制出台全省人才发展规划及重点产业人才专项发展计划,统筹布局产业发展和人才支撑工作,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二是加快引进产业“高精尖缺”人才。通过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平台,以及“三尖”人才等省级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引进高层次院士团队和国内外顶尖高端人才团队。加强对“四青”等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夯实院士后备人才库和科技型领军人才梯队。大力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制,柔性引进各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三是打造高能级人才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依托更高层次载体平台,聚焦湖南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对接龙头企业对产业创新人才的紧缺需求,开发定制化的实操课程体系,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深化组织协同,增强科创能力,激发产学研融合创新新势能。一是增强组织统筹协调能力。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科技厅牵头组织实施,全面规划和部署实施全省产学研项目平台建设培育工作。发挥政府组织作用,坚持平台、项目、人才一体布局,统筹制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方案,建设完善“揭榜挂帅”运行机制和实施细则。二是科学规划产学研融合全省布局。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湘布局,深化产学研开放合作战略机制,构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未来产业培育链,争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促进产学研融合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赋能种业、“3+3+2”产业、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和北斗规模应用等前沿领域和紧迫领域的科技突破。三是畅通成果转移转化“双向链接”机制。坚持一体布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完善产业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市场导向、需求牵引,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未来技术孵化链条。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评价数据库,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形成层次多元、功能完备的产学研成果转化服务网络。

促进战略落地,突出实招实效,推动八大产学研赋能新工程。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制定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清单,规划核心技术攻关清晰路线图,积极衔接国家科技计划,启动国产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扶持计划。实施创新体系升级工程。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引导企业联合科研院所试点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学院),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实施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实施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聚焦升级建设“3+3+2”产业集群以及高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兴服务业和未来产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创新平台提质工程。搭建并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成为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重要通道,针对重点产业领域,布局一批中试试验、应用验证、材料检测、应用场景拓展等功能型服务平台。实施科研基建支撑工程。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及野外观测站建设,依托“四大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四个重大科学装置”推进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实施协同创新优化工程。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突出“大院大所”的主力军作用,深入推进协同创新,深化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改革,优化产学研项目立项流程和重大科技项目选题机制。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工程。依托全省重点产业、优势学科和前沿领域,打造体系化、高层次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加大全省优势学科领域的创新科研团队引进,搭建开放式科技人才培养通道。

(来源:湖南政研网  执笔:彭清辉、张媛、任凯强、罗慧杰、汪阳洁、何竺虔、周珺珺)


责编:尹凤鸣

一审:尹凤鸣

二审:孟姣燕

三审:李伟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