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待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8-06 14:15:4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符待君)厕所改造不仅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近年来,水东镇因地制宜,抓紧抓实农村厕所摸排整改,按照网格化推进、因户施“厕”的工作思路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以改厕“小工程”推动民生“大改善”。
精准施策,优化改厕服务。“以前我家用的是旱厕,又脏蚊子又多,如今镇里给我家新装了水冲式厕所,还建了化粪池,干净又方便,真是太好了!”水东镇刘家渡村民胡显同开心地说道。据悉,为推动“厕所革命”落细落实,水东镇综合考虑各村(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及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科学规划,因户施“厕”,落实“首厕过关制”,逐村逐户推广符合实际情况的改厕模式。同时设立“首册过关制”培训示范点,推进网格化分工,对改厕农户建立一户一档,确保改厕任务清、底数明。自2021年以来,水东镇累计改造农村厕所1051座,改厕主要以三格化粪池为主,并配套建设人工湿地处理,不仅减少蚊蝇传播疾病,更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强化监督,确保改厕质量。为确保辖区改厕工作成效,水东镇组织工作人员对改厕前期设计、施工、验收及后期管理维护全程监督,并发动村民参与到改厕项目监督中来,确保改厕工作成效。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到位。特别在工程实施完毕后,组织专人对各村(社区)改厕项目逐户验收过关,确保工程质量到位,此外,对完成“改厕”的农户进行不定期的回访,了解群众对改厕工作的满意度,妥善处理改厕过程中的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长效管护,落实后期管理。厕所革命“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良好的管护决定了改厕工作的长期成效。水东镇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设置公益性保洁岗位,既保证公厕正常使用,也带动脱贫户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对于改厕后的农户,各村(社区)专干还通过屋场会、院落会等讲解化粪池等设施日常维护和使用注意事项,引导农户自主清运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渣,就地就近还田,促进农作物生长。
下一步,水东镇将继续因地制宜扎实开展农村改厕工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辖区群众的生活品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责编:宋萍
一审:宋萍
二审:黄俊
三审:刘达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