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走进株洲市四水厂探秘“生命之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8-04 12:31:07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大自然的水是怎么变成我们日常用的自来水呢?”带着许多关于水的问题,湖南日报·新湖南“成长吧少年”小记者利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走进株洲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水厂,探秘“生命之源”。

小记者在四水厂门前合影留念

进入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侧石碑上水务集团四水厂平面图及简介。讲解老师告诉孩子们,水厂2020年12月竣工,占地153.6亩,供水规模20万吨/天,扩建后的四水厂供水范围延伸至除株洲大道以北的整个天元区,以及渌口区的南洲新区以及芦淞区的太子路沿路,形成城市安全供水大环网。并且建立了全面系统的水质动态、设备状态、过程监控等运行参数自动采集系统,水厂的生产自动化程度更高。

小记者看四水厂简介

“接下来参观的是系统运行的‘心脏’部位——中央控制室!”孩子们跟着讲解老师有序地进入到中控室,中间是电脑操作台,工作人员在认真收集数据,前方是满墙巨幅显示屏,呈现的是四水厂的工艺系统图,讲解老师详细地给孩子们讲解自来水从母亲河湘江通过汲水井引入水厂系统中,经过取水泵房来到格栅预臭氧池,技术处理后进入沉淀池沉淀,再通过提升泵房进入到下个系统——后臭氧接触池、生物活性炭滤池,达标过滤出来的水才能进入清水池,通过送水泵房,加压后并入市区管网,才能保证千家万户打开水龙头“哗哗”流出干净、卫生的水。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听得非常认真,“自来水要通过这么多工序才能形成啊!”孩子们不禁议论起来。

为了让孩子们亲眼看到水的处理过程,讲解老师带孩子们爬上高高的楼梯,这里是并排两座日处理10万吨/天的“反应沉淀池”,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制水原理,工艺流程。一路上还参观了仪表数据采集柜、添加剂、取样室,孩子们参观得可仔细了,生怕遗漏一个环节,最后来到“送水泵房”,只见一排排大水管在加压泵一侧延伸出去,“老师,这个大水管的水就是自来水了吗?”小记者周敬超问。“答对了!通过加压泵送出去的水就是咱们家家户户水管里的自来水了!”讲解老师笑着回答。孩子们仿佛解开了心里的谜团一样,个个开心不已。

小记者参观“反应沉淀池”

来到多媒体室,帅气的大哥哥姐姐们为孩子带来一场“水知识科普宣传”,再次巩固孩子们当天的所见所学。为让孩子们不虚此行,还有一个实操环节,用石子、瓷沙、活性炭、石英砂等材料,通过过滤装置,自己动手搭建一个小型的“净水厂”。孩子们分成4个小组,组员们有商有量、分工合作,有研究材料的,有动手组装过滤器的,动手能力强的组则已经开始过滤水质。脏污的泥水从过滤器上部倒入,经过层层过滤,滴到下面接着的杯子里,孩子们欢呼起来:“好清澈啊!”

小记者动手做小型“净水厂”

这是一场关乎“生命之源”的探寻之旅,相信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孩子们心里有了清晰的认知,那就是从水龙头里出来的水的源头其实就是湘江里的水,通过各种过滤、消毒环节,再配送到千家万户,所以,作为青少年,应当从小树立“保护地球水资源,珍惜每一滴水”的观念。

(黄瑛)

责编:颜青

一审:颜青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