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5万余亩青蒿迎丰收 石山地里种出“致富草”

尹俊和 何书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3-08-04 10:29: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4日讯(通讯员 尹俊和 何书梅)炎炎夏日,正是青蒿收割的季节,道县5万余亩青蒿迎来丰收,每亩地可为农户带来2000元左右的收入。曾经村头村尾随处可见的野草,摇身一变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良方”。

在道县乐福堂镇清塘坪村,连片的青蒿地里绿意盎然,青蒿长势喜人,郁郁葱葱的蒿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近段时间,村民们为防止收割时蒿叶掉落损失,每天清晨都要趁着露水未干时抓紧抢收,再进行统一晾晒和整理,等待合作社开称收购。

“青蒿这个就是耐干,不需要浇水,撒两次肥料,也不需要打虫,以后就等着收就可以了,适合我们老人家种。”道县乐福堂镇清塘坪村村民彭安瑞说道。

清塘坪村山多地少,也是标准的喀斯特地貌,具有土地蓄水困难和多岩石凸露的典型特征,村里一直以种植耐旱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不高。直到2015年,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大家开始知道这个随处可见的“臭蒿”可以治疗疟疾,于是尝试大面积种植。青蒿易种植管理,不需要投入太大劳动强度和成本,留守的老人、妇女就可以种好。因此长于山地且耐旱的青蒿成为清塘坪村发展种植产业的不二之选。

“像那些石头多的,浇水不方便的,还有房前房后那些地方,都开发出来种了青蒿。今年全村一起可能种了有1500亩,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一些。”道县乐福堂镇清塘坪村党支部书记彭治造说。

近年来,随着青蒿素日益走俏,道县积极鼓励群众开发石山地、干旱死角等空闲土地发展青蒿种植,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由制药公司供种,农户自愿种植,订单保底价回收的运行模式,带动了全县约3000多户农户参与青蒿种植,让瘠薄地重新“活”了起来,也给农户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责编:何骏革

一审:何骏革

二审:周流星

三审:何化继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