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长沙”的“长生诀” 学政企谈长沙新消费可持续发展

通讯员 张佳琪 周冰莹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7-24 14:15:5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4日讯(通讯员 张佳琪 周冰莹)“长沙是一个山水洲城,更是一座消费活力之城。”7月23日上午,“网红长沙新消费可持续发展”思享会在长沙市天心区长沙新消费研究院召开。

思享会上,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湘潭大学等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和品牌企业人士围绕议题“网红长沙新消费可持续发展”,展开了一场跨领域、多维度、深层次的探讨。

“长沙是一个孕育新消费的天然孵化器。长沙新消费的特色是大众消费。”在长沙新消费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丹丹看来,未来的消费将会呈漏斗状的态势——上端是奢侈品的部分,中间会慢慢缩小,往下流入到大众消费端。因此,“长沙在未来的大众消费端更具有创新活力。”在此背景下,长沙市打造“1+3”的新消费产业服务模式,长沙新消费研究院发挥着新消费产业孵化器的作用,为新消费品牌在长沙深耕开花、枝繁叶茂,提供了土壤。

“天心区作为中心城区,既是长沙老商贸发源地,更是新消费策源地和孵化器。”长沙市天心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彭明霞就近年来天心区为服务长沙新消费经济所做的举措进行了介绍。彭明霞向在场专家学者提出了长沙新消费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建言献策、把脉支招。

随着中国新消费的崛起,企业内外部竞争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周平平以“茶颜悦色”和“茶颜观色”之争为例,提醒企业经营主体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早做布局。面临新的经济形态和变化,如何进行资产评估、做出合理的判决。周平平向在场经济学领域相关专家进行询问,希望听取学界专家的意见,深化专业审判力量,加大保护力度和角度,为新消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对于影响长沙新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问题,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易行健围绕长沙新消费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要加大长沙新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强调包容开发,集聚新消费品牌,以打造服务于全生命周期的长沙新消费品牌,服务于多样化个性化的形象为主线。

“长沙新消费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想清楚努力的方向在哪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张川川他认为长沙未来要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以合理的城市住房成本为支撑,以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保障,助力长沙新消费经济取得长远发展。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教授傅十和以“长沙能否成为消费城市?”为题,围绕“新消费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吗?”“新消费能否带来持续增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从更加长远的角度,为长沙下一步的发展进行建言献策。他认为,“长沙市是高人力资本集聚的城市,加上合理的房价和丰富的宜居品质,具有成为国际消费城市的潜力。”

针对新消费经济背景下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黄炜提出政府通过发布官方新消费推介名单或者二维码、官方认定商标等方式,为新消费企业提供准确官方信息支持,为预防侵权行为提供了新思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宋泽以实地走访观察的视角指出“长沙市井文化是网红经济的土壤。”针对城市规模化不断提高、市井文化慢慢消退的趋势,宋泽认为要在“‘霸蛮’中因势利导,有为有所不为。”

“长沙有一批大学,给我们培养了一批有创意的人,促成了一批企业的诞生。因而长沙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文创优势或者说是文化引领。”湘潭大学商学院院长、消费经济研究院院长韩雷作总结发言,“城市的发展并不需要做到千篇一律。”他相信,“长沙要继续保持文化创意方面的优势,保持文化引领,保持开放包容,就能实现长‘红’。”

此次思享会深入思考、碰撞智慧、启发工作,共议长沙新消费发展,是政企学三方的一次宝贵的交流机会。思享会由湘潭大学商学院、湘潭大学消费经济研究院、长沙市天心区商务局、长沙新消费研究院和《消费经济》编辑部共同举办,学界专家依托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业视角,针对企业代表和政府负责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进行“定向诊疗”,为长沙新消费实现“网红长红”提供助力与参考。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