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开始盯上00后 消化内科专家:科学防治是关键

  大众卫生报   2023-07-23 11:05:21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3日讯 (实习记者 谭苏萍 通讯员 万凡)近日,20岁的小刘频繁腹痛、腹泻,去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最终确诊为慢性胃炎。小刘告诉医生,平时自己的肚子经常性胀痛、腹泻,偶尔还犯恶心、反胃想吐。据了解,慢性肠胃炎的主要患病人群是免疫力低下者以及生活饮食不规律的人。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加剧,学业上的压力,工作任务的繁重,慢性肠胃炎开始向年轻人群倾斜。慢性胃炎有哪些早期身体信号?如何进行科学防治?《大众卫生报》采访专家,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

受访专家

长沙市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周震


我国 病发病率达80%,年轻化趋势明显

周震医师介绍,慢性胃炎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中国肠胃病患者高达1.2亿例,其中慢性胃炎发病率为30%,有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周震医师提醒,胃病患病年龄跨度大,各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上胃病。消化内科门诊也经常会接诊如案例中小刘这样的年轻患者,青年患者中患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比例也较前增加。由此可见,慢性胃炎愈来愈成为危害年轻人健康的一大隐患,不论是发病率还是严重程度都较以前有所提高,需引起注意。

慢性胃炎 盯上五大人群

慢性胃炎的主要群体是哪些?针对这个问题,周震医师总结为以下五种人群:

上班族  上班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平时运动量少,饮食不规律,都可能会引起植物神经的功能性紊乱,胃及十二指肠壁的平滑肌和血管就会痉挛、收缩,使胃肠组织供血不足,营养供应发生障碍,就有可能形成胃炎、胃溃疡等一系列的疾病,如医护人员、记者、老师等职业往往是慢性胃炎的“泛滥区”。

开车族  开车时,血液被供应到紧张的肌肉和大脑里,流到肠胃的血液不多,长时间驾车的人,经常吃过饭就开始开车,时常处于这种状态,极易出现肠胃消化不良,出现胃痛、胃胀、嗳气等症状,这也是出租车司机患胃病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年人  随着年纪的增长,消化腺分泌功能降低、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减退,餐后食物长时间不能消化,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过长,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内饱胀,便易造成胃病。

酒桌族  研究表明,酒精可使食管黏膜受刺激而充血、水肿,形成食管炎,更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刺激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增加,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因此,终日辗转于酒桌上忙于应酬的人也更容易患上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出差族  经常出差的人,需要不断面对舟车劳顿,适应不同的环境,调整作息习惯,因此比其他人更易出现肠胃的健康危机。此外,经常出差外地还存在水土不服、饮食不得当等健康隐患,导致肠胃常会出现不适症状。

慢性胃炎 有哪些诱因?

据小刘补充,她患上慢性胃炎是从高中开始,高压教育下,休息时间被压缩,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可能是慢性胃炎的罪魁祸首。采访中,周震医师解答说,年轻人学习、工作及生活各方面压力大,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多发,多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三餐不规律、高温油炸食物或冰冷饮品的摄入等等都是导致慢性胃炎的常见原因。另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也是慢性胃病的两大助力。

胃炎到胃癌一共五步 勿放任疾病发展

如果不重视慢性胃炎,任其发展,会带来什么后果?周震医师表示,慢性胃炎会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疾病进程。目前国内采用国际悉尼最新分型标准,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3大类。

最开始是慢性浅表性胃炎,通常表现为胃粘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伴有胃粘膜萎缩性改变,然后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此时胃粘膜发生萎缩性改变,并且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最终结果会发展成为胃癌。

周震医师总结说,国内外医学界目前公认的胃癌发生与发展模式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如果放任慢性胃炎,不予以重视,任由其发生发展,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害身体健康。

慢性胃炎有这些身体“信号”,胃镜和活检诊断最可靠

小刘在患上慢性胃炎之后,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反胃等,对此,周震医师解释说,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然而,这些症状并无特异性,可以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慢性疾病症状相似。

周震医师建议,对于无症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或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均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胃镜等科学检查及治疗,胃镜检查及活检是目前诊断慢性胃炎的最可靠方法。

慢性胃炎如何科学防治?

对于慢性胃炎,早防早治是关键,周震医师接受采访时提出了两方面的建议:

一方面从生活习惯上来说,养成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保持规律作息;保持愉悦心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焦虑;保持良好睡眠,戒烟忌酒;注意饮食,避免过酸、过辣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避免暴饮暴食,三餐按时,营养搭配合理,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另一方面,从医药角度来说,慎用、忌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除去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如彻底治疗急性胃炎,规律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伴有的常见消化不良症状,可采用抑酸药、解痉剂、胃粘膜保护剂、促动力药等,并遵医嘱用药。

抑酸药只用于胃酸分泌增高或正常分泌的患者,能减轻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若胃酸偏低或无酸者则不宜运用。常用的抑酸药有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PPI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解痉剂能缓解胃肠痉挛,减轻痉挛性疼痛,如普鲁本辛、胃疡平、安胃灵等;胃粘膜保护剂可用胶体铋剂、麦滋林、生胃酮、硫糖铝、前列腺素E等;促动力药可抑制胃和十二指肠逆蠕动、加速胃的排空、减少胆汁反流的作用,如吗丁琳、西沙必利、胃复安。

慢性胃炎在当代年轻人中的发病率愈来愈高,周震医师提醒,当出现了疑似慢性胃炎的症状时,不可小视、放任不管,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科学防治才能保持健康。


责编:袁小玉

一审:袁小玉

二审:梁湘茂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