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超有爱! 为51名初中毕业生量身嵌名作诗,中方县一名班主任走红网络

雷鸿涛   新湖南客户端   2023-07-15 10:20:13

为51名初中毕业生量身嵌名作诗,中方县一名班主任走红网络。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

我和学生的距离就是一首诗

口述:杨承财 整理: 罗艺瑶 雷鸿涛 杨学松

还记得你的毕业礼物吗?

中方县中兴学校初三(9)班孩子们收到的毕业礼物,足以让他们骄傲一辈子。班主任杨承财为51名学生“量身定制”了51首原创古诗。最为惊喜的是,每个同学都能在毕业诗里找到自己的名字。

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舞水门前响,凉山旭日攀。鸿鹄飞羽翅,事事尽成全。赠潘鸿成。”学生潘鸿成收到这首嵌名诗后,反复朗诵,已能熟练背诵,往事历历在目。“杨老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就把我们吸引住了。他自我介绍说,他姓杨,希望学生成才,所以名字叫杨承财。”7月6日,师生一起回忆起属于他们的“诗意”故事。

诗意的毕业礼——为51名学生量身嵌名作诗

我叫杨承财,今年52岁,当了28年老师。孩子们总喜欢围在我身边叫我“财哥”。我欣然接受。

这次孩子们初三毕业,我给每个孩子写了一首嵌名诗,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同事们说我成了“网红老师”,我有点受宠若惊。

这次写诗,实属偶然,又有必然。毕业季到了,相处3年的孩子们要毕业了,心中难免有不舍,总想留点啥给他们。

我从小就喜欢写诗,现在是怀化市作家协会会员。我总认为,诗是美好的,我和孩子们在校园的时光,终有一天也会成为“诗和远方”。我何不用诗来讲述学生的美,讲述教育的美?于是萌发了作诗的念头。

为学生写诗,看起来是写诗,实则是拾起过往的美好点滴。51首毕业诗,内容不仅含有学生的姓名,还取材于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等。

有时创作一首诗,30分钟就完成了。有时一首诗,硬是要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创作过程很艰难,累并快乐着。

记得学生潘志杰刚上初中时,调皮捣蛋成绩差,第一周就不小心砸烂了班上的垃圾桶,第二周搞坏了班上的多媒体线路。

有一次清早,我轻轻推门准备走进教室。教室里的笑声突然响了起来。我一看,潘志杰就站在门的旁边,其他同学望着我的头顶。我抬头一看,好家伙,一把扫把,一个撮箕,一个垃圾桶就在我头顶的门楣上。我只要再推一下门,就会“中招”。

我忽然明白了。潘志杰说:“这个‘杰作’本来是送给班长的,没想到老师你来了。”我想我不能发火,于是微笑说:“今天同学们送我的礼物不一般,但这个‘恶作剧’不配合啊。”

孩子们一听,哈哈大笑。

这件事后,我决定去潘志杰家里家访。家访这天,下起了滂沱大雨。他打电话给我,问我下雨了还去不去?我斩钉截铁地说:“当然去。”

潘志杰家住在一个小山村的半山腰上,山高路远不好走。我到达时,他已经在家门口等候了多时,家里只有奶奶和他两个人在。见我到来,这个孩子非常热情,又是倒水又是摆水果。我想,这个孩子本性不差,稍加引导必成大器。这天,我跟他谈学习,定理想目标。

流水纵身一跃而成绝美瀑布,闪电破云一刺而成惊艳光华。在我的引导下,潘志杰越来越自信好学,成绩也不断进步。从大家眼中的“差生”,变成了现在班上的模范生。

“小冲山锦绣,烟雾绕潘家。泉水赍勤志,豪杰有曙华。”这是我写给学生潘志杰的诗。诗的前部分写景,正是我这次家访的所见。你家在半山腰上,远远望去,一排锦绣,烟雾袅袅,若隐若现。诗的后部分,则是希望孩子能像山中的清泉一样不停奔涌向前,成长为志在一方的“豪杰”。

我常说,我和学生的距离就是一首诗。有了这首诗,我便能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诗意的教学——让孩子们爱上语文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有一个观念:学习语文是紧张的 ,也是快乐的。我一直在探索诗意的教学。去年下学期,我们班孩子的语文平均成绩,居中方县第一名。

我在学校编写了校本课程《三月风暴作文课程》,牵头开展了阅读与写作社团活动,让“悦读悦写”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我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在树林下,在草丛中席地而坐,写出了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散文。

一开始,孩子们说,拿起笔不知道写啥。

我说,这个容易,写你身边的人和物。

七(2)班的罗紫涵写了一首诗《扶》:“椅子扶着我,扶着我的伤痛,扶着我的泪水。”

我找到这个孩子聊天。这个孩子性格开朗,但那段时间家里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状况。我鼓励她,诗歌和散文,都能表达我们的情绪。

罗紫涵说,杨老师,跟你学写诗之后,我和诗歌成了好朋友。

曾经有个孩子语文考试只能考20多分,不会写作文。我对他说,写你最感动的事。这个孩子拿笔写了他和父亲收稻谷的场景,写农村“双抢”怎么累,怎么苦。

我觉得写得很好,于是让他走上讲台念他的文章。这个孩子很受鼓舞,慢慢地爱上了语文,成绩一路飙升。

一次,我在班上组织了一个“猜姓名谜语大赛”。这个活动的谜语就是一句诗或一句话,答案就是班上一个学生的名字。猜对了有奖品,就是我给孩子们买的糖果和笔芯。因为和每个学生相关,寓教于乐,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很高。

比如,谜语:“到处都是幻想的女孩”。谜底就是学生周梦婷的名字。她猜中答案后,高兴地说:“这个游戏太好玩了。”

语文是一首诗,生活中的快乐和苦难也是诗。如果心中有诗意,教育就变得姹紫嫣红。

诗意的回音——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

有一次开家长会,我让家长们每人录制一段工作的视频,并对孩子们说说心里话,然后统一拿到班上来播放。

有的家长是在工厂录的,有的是在田间地头录的。看完视频后,我们都很震撼。我要孩子们对他们的父母说“我爱你”,并朗诵一首首诗歌。这次家长会,令人印象深刻,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哭了。

我始终相信,爱是一场双向的奔赴,教育是诗,教育的回音也是诗。我感受到了教育的美好,老师是一首诗,学生啊,也是一首诗。

把51首诗送给孩子们后,我收获了更多。

“舞水周门业,胸藏万卷书。生花出梦笔,持此有亭竹。”这是我赠给学生周梦婷的诗。“遥遥之愿,敬赠恩师。家和百兴,福临安康。”周梦婷回赠我一首小诗表达感谢。她说:“我会一直珍藏这首毕业诗,牢记诗中老师对我的鼓励与期望。”

“是谁把雨露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心勤抚育?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没有您的笑影?”学生张子遥说,“我会记住您的诗——‘张帆浮大海,孺子倚朝阳。遥望鲲鹏起,长风慨且慷’。”

“杨柳轻风细细抚,承父严严叨如母。问君毕生何以慰,财子遍地处处武!”学生梁之诚的父亲,也回赠了我一首诗。他说,愿孩子们将来都有个好前程,不辜负老师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守护。

最后,我想说:“当你用春风去拥抱教育,教育就是生机勃勃的润物细无声;当你用泉水去呼唤教育,教育的回音也是叮叮咚咚的音乐。”

记者手记:

如果你的老师会写诗,你一定是幸福的。

诗,总是伴随美好事物发生。杨承财用诗歌,点燃了孩子们的诗意初中生活;他又用51首诗,给这段生活画上了诗意的句号。

在中方县中兴学校,听得最多的是:“杨老师幽默。”“财哥有爱心。”“这个老师敬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今的学生,衣食无忧,缺的恰恰是情感的关怀,以及心灵的启迪。当越来越多的教师用诗歌点缀孩子们的诗意生活,我们应该点赞。

期待更多的“杨承财”们出现。

责编:雷鸿涛

一审:雷鸿涛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