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河四桥”诞生记——怀远的怀念系列纪念文章之三

王跃   新湖南客户端   2023-06-27 16:36:13

  文/王 跃

  吉首也是故乡。黄老曾对我说过,小时候他奶奶经常带他来吉首走亲戚,有时还会住上几天。

  亲戚家就在东正街渡口旁边的“邓家大屋”里(原市公安局院内的老封火墙大院子),他记忆中的“邓家大屋”就像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高高的院墙围合着多重天井,廊廊通达、进进幽深。他总是想着跑出去玩,当时还算繁华的东正街、上下河街、华司铺老街和峒河码头拉拉渡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13年夏,黄老来吉首看桥的那一天,我们陪他到了下河街,在现唯一留存下来的原“邓家大屋”大门外的一段老台阶,他走上台阶并在其上坐了好一阵子。

  说来也巧,黄老的表叔沈从文1982年最后一次回湘西时,也来到了舅妈亲戚家旁边的东正街码头,并与夫人张兆和一起坐在码头边的石头上,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望着在峒河两岸间往返的拉拉渡,让他思绪万千……

  凤凰的玉氏山房建成后,2003年农历7月初9,黄老在那里过了他的80岁生日。从此之后每年,他都要回来住上一段时间。

  随着年寿增高,他总想为家乡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尽一份心。

  凤凰四桥的事敲定后,他的好朋友、同在京城工作的湘西老乡欧阳淞,建议他去州府吉首走走看看……

  2011年4月11日,他参加完凤凰四桥开工仪式后两天,黄老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吉首峒河边“走玩”。

  他来的前一天,州领导通知我们,黄老有在峒河上再建四座桥的意愿,要吉首市先做好规划选址预案;我们准备了“以峒河大桥为中心,上下游各建两座桥”的规划选址方案。

  黄老一行在州领导们的陪同下,径直来到峒河公园一带现场察看,看到公园里有人扎堆唱苗歌、有人唱歌跳舞正玩的欢、有人席地而坐一盘又一盘地下打山棋、有人手持长筒水笔在石板地面上练字,也有人在石头条凳上翻天睡大觉扯噗鼾……黄老笑得很开心。

  听完我们的汇报后,黄老不时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边画边谈……他说考虑到大桥上游两岸居住的老百姓不多,可以将四座桥集中建在下游的两岸居住人口密集地段。

  此后的半个月内我们三次去玉氏山房给他汇报四桥的规划选址建议,最后他同意了我们提出的“将峒河公园、峒河小游园及峒河两岸传统民居风貌保护区与四桥一起,规划建设成峒河四桥文化艺术公园”的规划方案。

  黄老回北京之前,又把我们叫到玉氏山房,详细地谈了他对四桥设计方案的想法和意见,并亲手绘就了四桥建设意向设计方案,且在手稿上分别写上了“胖桥”“爱桥”“花桥”“醉桥”。

  为了把黄老捐资建设峒河四桥的事情做好,吉首市很快成立了工作专班,唐虎和我负总责,张翠凤全面负责四桥建设现场管理,田利民和鲁承宏负责工程技术质量把关,还抽调了几名得力干部,参与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并兵分两路齐头推进施工图设计和征地拆迁。

  施工图设计由“湘西鬼才”李宏进的工作室,配合邓守红的湖南省交通设计院设计团队承担,我们先后三次专门去北京万荷塘,汇报并不断修改设计文件,最后获得黄老“同意”的手签……

  征地拆迁工作由张翠凤率领抽调的人员,无数次上门、上户,做工作、搞宣传,群众听说是黄老的义举善捐,都积极支持动迀,14户动迀户中4户同意货币安置、10户要求实行房屋置换。吉首市为了尽快把支持四桥建设的动迀户安置好,及时将开发商正在做建设前期工作的、地处峒河边伏波宫后的三亩多地,实行异地置换,并很快建成了“峒河四桥工程拆迁安置小区”。

  2011年9月15日,“峒河四桥”正式开工建设……

责编:向莉君

一审:莫成

二审:李寒露

三审:彭业忠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