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湘红色文化涵育红色青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6-16 10:04:57

刘洪波 苏同欢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结晶,是新时代创造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文化资源,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湖湘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文化与湖湘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孕育而成的产物。长期以来,湖湘红色文化在培育青年理想信念、砥砺青年家国情怀、厚植青年文化自信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增强湖湘红色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影响力,继续滋养青年、涵育红色青春。

整合育人资源,提升湖湘红色文化感召力

湖南是“革命摇篮,伟人故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建政的重要策源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在湖南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留下了无数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形成了一大批宝贵的具有湖湘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以湖湘红色文化涵育红色青春,必须充分整合湖湘红色文化中的育人资源,提升湖湘红色文化感召力。

一是注重贴近青年成长成才需求整合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年群体思维活跃,精神文化需求偏好时尚与流行,并且有待确立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充分把握湖湘红色文化生成的历史逻辑、传承的时代逻辑以及育人的价值逻辑,把湖湘红色文化中最有利于青年思想健康成长的内容整合出来,实现红色育人资源与青年心态思维的合拍共鸣。二是注重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的全面整合。一方面,湖南本土拥有大量的革命纪念遗址,全国知名的就有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平江起义纪念馆等,以及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另一方面,三湘大地涌现了陈树湘断肠明志、“半条被子”、夏明翰《就义诗》等鲜活的党史故事。不论是革命遗址、伟人故居,还是党史故事,其背后所承载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湖南展示出的坚定信仰追求与坚强精神意志。因此,既要重视湖湘红色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也要重视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收集保存,并挖掘出具有湖湘气质的红色精神内核和精神标识。三是注重线下资源与线上资源的统筹整合。既可以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广泛搭建网络平台,将线下资源转化为线上资源;也可以在线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与设计,以丰富多彩的视听语言进一步扩充网络资源。

创新时代内涵,激发湖湘红色文化生命力

湖湘红色文化是具有永恒魅力的时代产物。这是因为,不论红色文化资源已经历时多久,其内蕴的理想信念、革命道德和情感价值永远不会过时。更为重要的是,红色文化不仅能够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而且总会被不断赋予新的精神内涵,从而获得新的生命力。

新时代新征程,湖湘红色文化要继续滋养新时代的青年,仍然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丰富发展自身的精神内涵。一要与时代之问相呼应。时代是出卷人,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回应时代之问,关乎答卷的质量。传承弘扬湖湘红色文化精神,既有利于答好时代之问的“湖南考卷”,也有利于湖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进一步锻造。二要与时代精神相交融。时代精神与红色精神统一于伟大民族精神,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相同的意识形态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通过艰苦奋斗和伟大斗争创造出的精神结晶。因此,两种精神不仅是不可分割的,并且要在新的历史阶段相互交融、有机贯通、补充内涵,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三要与时代榜样相结合。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最生动体现及其生命力的最终来源,就在于时代榜样对其内在精神的践行。湖湘红色文化与时代榜样结合起来,在青年的眼中就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湖湘红色文化自身也就“活起来”了。塑造真正值得新时代青年崇拜的精神偶像,有助于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相因相生。

发挥传播效能,扩大湖湘红色文化影响力

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发挥其育人功能的重要环节。对于广大青年而言,湖湘红色文化是否富有感召力,能否展现生命力,一个关键前提是能否被青年看到、听到、关注到,也就是它的影响力。因此,要在整合资源和内涵创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传播机制、发挥传播效能,进一步凸显湖湘红色文化的鲜活形象和独特气质,持续扩大湖湘红色文化影响力,把湖湘红色文化打造成为青年不可忽视的“超级IP”。

一要加强传播针对性。湖南本土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要把这些丰富的资源转化为育人实效,就必须更加有针对性地面向青年群体设计传播路径。要拓宽传播渠道,选择青年爱听、爱看、爱读的传播方式,让传播兼具教育性、趣味性与探索性,以青年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青年,用青年的习惯话语向青年表达。同时也要避免传播庸俗化,不能一味迎合青年的口味,要实现讲好红色故事与讲好人生道理相辅相成。二要注重传播持续性。湖湘红色文化育人要达到入脑人心甚至深入灵魂的效果,就不能仅仅依靠短期的“流量”“刷屏”“爆款”节目或者“网红”课堂,而必须依靠持续性的宣传教育,把湖湘红色文化品牌做久做深,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塑造青年的思想和心态。三要增加传播互动性。青年群体大多思维活跃、心态开放、热衷表达。因此,应减少一些单向的、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增加一些双向的、开放式的传播方式。要赋予青年群体更多话语权,让青年群体成为宣传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的生力军,激发青年学习的主体意识,增强青年学习的获得感,推进红色文化“青年化”与青年群体“红色化”相融相济。

【作者系湖南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BA198)成果】

责编:杨兴东

一审:杨兴东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