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文:蓬源峰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网站   2023-06-10 12:03:27

  蓬源峰秀出重霄,势拔衡岳。其为南岳诸峰之一,去衡山五十余公里,处株洲渌口龙潭镇群峦间,居渌口、衡东、攸县交界处,有一脚踏三县之妙,故山头赫然立“三邑亭”。

  伫立峰顶,披襟当风,风光如画:峰峦层叠,奔涌如海;翠色淌溢,鸟语欢腾;衡岳相望,云霞恬淡;湘水北去,波光粼粼;山岚或聚或散,村郭时隐时现……

  峰顶凿石垒墙,伐木为梁,建蓬源仙人庙,翘角飞檐,庄严古拙。正殿供奉之蓬源仙人,即大唐四朝帝师李泌,既隐于朝又隐于野,是为大隐。其天资聪颖,幼岁称神童,宰相张九龄呼为“小友”,后唐玄宗点其伴太子李亨读书。天宝十四年(755年),朔风劲扫,大唐坠安史之乱。唐肃宗于烽火间登基,急召李泌到阙,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李泌屡呈良策,挽狂澜于既倒,拯斯民于水火,而屡拒官衔,以山人自居。大唐终凭李泌与郭子仪一文一武之力,渐平战乱。

  太平将重现,李泌恳请归隐南岳,肃宗无奈赐隐士服,放其南归。李泌隐衡岳山水间十二年,或服气修道,或博览群书,或遍游名山。蓬源去南岳不远,李泌循野径而入,喜其境清幽秀美,结草为庐,立鼎炼丹,潜心修道,间或返南岳。

  蓬源峰下山民登山打柴,常与李泌偶遇,见其仙风道骨,知为高人,恭敬有加。李泌亦慈悲友善,山民有疾,恒为把脉,复施丹药,药到病除。远近闻之,呼为仙人。于是求医者众,李泌亦不拒。

  大历三年(768年),国事复堪忧,唐代宗召李泌入京,言辞恳切。李泌不得已出山,再未归来。后任宰相,匡扶天下。斯人未返,草庐坍塌,山民道李泌已羽化飞升,于峰顶修蓬源仙人庙,以感其德,年年祭祀。每有所求,无有不应。山民奔走相告,香火千年不断。

  人之在世,无论为官为隐,俱以民为怀,方能无愧于天地,增色于山川。予来正当明时,天下安泰,百姓和乐,龙潭欣欣。览胜迹于峰巅,感古今之贤人,因援笔以记。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株洲市作协主席)


责编:李永亮

一审:李永亮

二审:廖义刚

三审:罗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网站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