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作文评点|浦东教发院研究员胡根林:立足人的成长立意,倡导乐于探求的时代命题

胡根林   上观新闻   2023-06-07 15:52:10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于6月7日至9日举行。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如下: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因为好奇心吗?请写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上海高考作文题在全国众多高考作文题中很出彩,让人眼前一亮。它延续一贯以来的海派风格,简约、开放、包容、大气,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关注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且思辨空间大,重视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践行“双新”课改理念作出了示范。

一、坚守“考作文”的底线

看全国多套高考作文题,不少题的材料偏长,动辄一两百字,有的长达五六百字,且阅读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这就意味着考作文首先考的是阅读理解;还有的涉及领域比较专门,有的涉及法律领域,有的涉及诗歌领域,有的涉及心理学领域,考作文变成考专门学科的知识,或要以此为基础。而上海卷作文题,考作文就是“考作文”,坚持一贯的“轻材料”,主干材料极为精短,连标点共37字左右,审题上不给考生设置任何障碍,考生能很快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不容易偏题跑题。

二、以问答结构切入,调动学生积累

上海高考卷的这一命题,可以科技进步为背景,探讨科技与人文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涉及当代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与作用,探讨青年如何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与进步。

与2016年“评价他人生活”2017年“预测”,2018年“被需要”,2021年“时间的沉淀与事物的价值”,2022年“发问与结论”等作文题略有不同,“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因为好奇心吗”是一个问题,考生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不是”,其作文题是一个问答结构。回答“是”,可以对“好奇心”作出内涵界定,重点讨论其功能和价值;回答“不是”,可以给出其他因素,如“成就感”“爱国心”“责任感”等等,就这些因素作出内涵界定,明确其功能和价值。这个作文题是个相对开放的问答结构,有利于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下笔成文。

三、思辨,依然是思辨

“思辨”是当下社会的“热词”,思辨之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价值,毋庸多言。就写作者而言,“思辨”,体现为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及辨别分析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方面的能力,是合格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能力。就写作的成品而言,思辨体现为论说文思维含量的某些特征,比如思维的条理性、丰富性、周密性、深刻性和创新性等。

如果考生对作文题中的问答结构给出肯定答复,就需要对“好奇心”作出界定;如果给出否定回答,认为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好奇心”之外,还有“成就感”“爱国心”“责任感”等因素,就需要明确其中选定的因素的内涵,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和读者讨论交流的共有平台。另外,题意中还隐含着几组关系:乐意与强迫、主动探索与被动接受、陌生世界与已知世界、陌生世界与未知世界、一个人的个体行为与当下的群体行为等等,可以由此延伸出去作辩证的思考,去探求好奇心之外的其他合理的可能性。

总的来看,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立足于一个人的成长来立意——一个人的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对陌生世界的主动探索,关注自我,关注成长,关注求知,这一命题对大多数考生来讲,都有话可说,然而对此认识的深浅将决定作文的优劣高下。

(作者胡根林:浦东新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编:宁静

一审:宁静

二审:徐凯琦

三审:张德会

来源:上观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