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军:落实“走找想促”要求 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2023-06-02 19:38:4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是重要内容,也是鲜明特色。人社是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业务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全省人社系统大兴调查研究,既是主题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要求;既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更是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可靠保证。各级人社部门必须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和“三送三解三优”活动要求,把握基本原则、讲究科学方法、注重实际效果,确保调查研究取得良好成效,为高标准落实主题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一、突出主题,把握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人社事业迎来了必将有为、大有可为的重大发展机遇期。但也必须看到,人社事业发展同样面临着许多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突出主要矛盾。突出国之大者开展调查研究。 人社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全面对标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最新工作要求,把人社事业放在全国的大局中谋划、放在全省的坐标中考量,确保调查研究的方向正确、思路正确。例如,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强调,“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作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业务主管部门,应该围绕如何“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可靠技能人才支撑”开展调研,掌握情况、找到短板、提出对策,顺势而为推动工作。突出民生需求开展调查研究。 人社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为人民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例如,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全省就业局势虽然保持总体稳定,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重点群体就业依然存在难题。作为就业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必须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调查研究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扩大就业规模,坚持不懈助力重点群体就业,坚决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突出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服务信息化、就业多样化的加快发展,人社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奔着问题去,全力以赴解决好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社保体系建设提出了“安全规范”的工作要求,但社保基金案件在全省还未完全杜绝。开展调查研究必须聚焦社保基金监管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持续健全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突出系统观念开展调查研究。 人社系统业务板块多,是一个相互支持、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强化“一盘棋”思想,确保工作质效。例如,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及就业方式演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正逐渐成为人社系统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内容涉及劳动关系认定、社保待遇缴纳、职业技能培训等多个业务板块,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同心同向发力、密切协同配合,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维护。

二、讲究方法,坚持分类施策

调研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应针对不同课题、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特点,科学合理确定调研方式,既实现全覆盖、又增强针对性。同时,注重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结合起来、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当前任务和时代课题结合起来、把普遍现象和特殊情况结合起来。聚焦政策执行开展“解剖式”调研。 权责法定,人社部门的权力来自于相关法律法规,职责在于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文件。当前,人社领域的法规政策种类全、对象广、数量多,既涉及多个业务板块,又面向经营主体、劳动者等各类对象,仅省级层面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就有392个。大兴调查研究,有必要针对政策执行情况开展“解剖式”调研。一是查漏补缺。通过调查研究,对比政策文件之间有无冲突,查找政策落实有无特例,分析政策制定有无考虑不妥,排查政策实施有无“盲点”“死角”。二是规范执行。通过调查研究,统一政策执行范围、时限及标准,及时发现并纠正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土规定”“土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及时统一规范。三是优化完善。通过调查研究,论证政策执行是否利于推动事业发展、是否符合群众实际利益、是否满足实际需求,及时优化调整相关内容。聚焦民生诉求开展“蹲点式”调研。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经营主体及人民群众的诉求就是人社部门的工作方向。开展调查研究应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特别是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真真实实把人民群众的实际诉求搞清楚。一是突出重点。就是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关注的行业和领域,确定重点调查研究对象。如经营主体应重点突出制造业企业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特定群体应重点突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群体。二是找准症结。就是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全流程、全方位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或劳动者务工过程,科学分析并严谨求证制约企业和劳动者全面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务求实效。就是在形成调研成果时,既应有法规文件依据,不突破政策底线;也须符合实际情况,便于调研成果推广应用。聚焦经办服务开展“体验式”调研。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一切人社工作的最终检验标准。当前,全省人社业务经办机构共为企业及人民群众提供241项政务服务,2022年共为服务对象提供政务服务1853万人次。大兴调查研究,有必要针对业务经办服务开展“体验式”调研。一是换位体验。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须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以服务对象的身份,全过程、全流程感受人社政务服务,获取第一手真实情况。二是排查堵点。以发现问题为目的,通过调查研究,认真排查服务流程是否可以再优化、办事材料是否可以再精简、服务周期是否可以再压缩。三是立行立改。针对排查出的问题,立足工作实际,及时下发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抓好问题整改,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聚焦风险防控开展 督查式 调研。 人社工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出不得半点纰漏、容不得一丝差错。面对社保基金监管、就业创业资金使用、人事考试、人社数据、规模性失业、群体性事件等多方面现实安全隐患,必须针对潜在的业务风险点,开展“督查式”调研,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一是统筹结合。结合失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社保基金管理监督三年巩固提升行动、清廉单元创建等重点工作,全面排查人社系统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和工作风险。二是跟踪问效。对巡视纪检、审计等交办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老大难”问题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三是建章立制。针对调查研究发现的工作短板和制度漏洞,在深入分析、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及时出台有关制度文件,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三、改进作风,注重实际效果

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在于调研规模有多大、调研时间有多长,关键在于能否形成实实在在的调研成果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必须坚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求真求实求是,坚决杜绝作秀式、走马观花式调研;坚持加强统筹协调,避免扎堆调研、重复调研。一定要掌握第一手情况。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深入基层、直达一线,才能检验并推动业务工作落实落地落细。例如,省委省政府以“两办”名义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的意见》,为全省社保基金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必须结合调查研究,深入到区县及以下经办机构,精准掌握各地区执行情况,针对性开展相关工作,确保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具复杂性。必须坚持涉险滩、啃硬骨头,直面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例如,“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后,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部分地区和行业,也出现了“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必须结合调查研究,分级分类搞清问题症结,合理把握“放”与“管”的关系,确保行政行为到位而不越位,确保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一定要注重实际效果。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工作路线。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例如,面对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必须结合调查研究,走进企业掌握用工需求,深入重点就业群体感知就业压力,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想清,才能精准出台利好政策,充分调动经营主体及劳动者积极性,有效缓解就业结构矛盾。一定要统筹兼顾。 开展调查研究,必须与当前正在抓的主要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统筹兼顾,不搞“两张皮”。例如,开展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调研,要围绕依法依规用工、合法权益享受、纠纷争议处理等方面,深入排查有无政策执行不准、工作力度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担当作为不够等问题,全面提升干部职工队伍履职尽责本领和综合能力素质。(作者系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永军)

责编:曹婕妤

一审:潘文秀

二审:詹娉俏

三审:熊佳斌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