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人才驱动“1+N”医疗集团建设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通讯员 刘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5-19 17:34:4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婷

近年来,长沙市天心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天心红”人才工程,结合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综合服务能力薄弱、骨干人才留用难等实际,创新实施天心区卫健人才强基行动,以引才用才为驱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形成了以市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疗机构为补充、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公共卫生机构协作的“1+N”医疗集团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加优质、高效、舒适、便捷的医疗服务。

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探索“柔性引才”。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探索“党建+医联体+柔性引才”模式,成立天心区柔性引才特色临时党支部,打造“树旗扎根”“医心向党”等具有卫健特色的党建品牌,常态化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带头上门为居民群众开展健康科普和健康筛查,疫情期间成功为150余名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诊救治。推动专家下沉。采取公开遴选方式,组建若干“核心人才+骨干成员”医疗人才服务队,以专家坐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方式,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效下沉。截至目前,长沙市第三医院已安排2批共82名医疗专家入驻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高级职称人员达六成,实现全区14个街道全覆盖。统筹特色专科。联动“市级医院、区直部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方力量,按照“有集团支撑、有人才团队、有诊疗场所、有管理制度、有完备设施、有统一标识”的“六有”标准,在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糖尿病、呼吸内科、中医康复等14个柔性引进医疗专家团队工作室,形成“一中心一品牌一特色”的错位发展格局。

拓宽人才成长路径,实行“双向赋能”。赋予人才自主权。充分发挥人才团队“带头人”的引领带动作用,采取挂职锻炼形式,委任各医疗专家团队负责人兼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副职,协助管理医疗业务工作,让其在指导基层医疗技术、诊疗水平和管理理念提质升级上更有话语权,更加方便工作开展、发挥作用。建立传帮带机制。围绕“技术帮扶无保留、人才培训全方位、双向转诊高效率、分级诊疗见实效”目标,由医疗专家团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组建传帮带,定期开展临床带教、病例会诊、处方点评、医疗质控及教学查房,推动临床经验交流和学术成果推广。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长沙市第三医院优质资源,建立天心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免费为基层医务人员开展为期3—12个月的进修或跟班学习,并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开展1—2项新技术、新项目,通过人员共育、项目共建、资源共享,逐步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育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服务效能,释放“乘数效应”。强化考核激励。加强对人才队伍的跟踪管理,制定《天心区关于卫健人才强基行动医疗专家团队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根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细化组织实施、分工协作等五类考核指标,定期组织开展综合绩效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优化人才服务。根据综合绩效考核情况,优先将表现优异的专家纳入“天心红”人才体系,认定一批天心区卫生健康领军人才,提供奖励补贴、“一对一”政务服务帮代办等政策待遇,精准开展人才专场购房推介会、音乐会、近郊踏青交流等“有你,‘才’好”系列主题活动,助力卫健人才安居安心、扎根天心。开展惠民活动。聚焦患者群众最关注的领域,联合医疗团队开展“中医药进校园”“儿童急救培训”“高血压健康科普”“专家义诊暖人心”等惠民活动72场,服务居民群众近4260人次。截至目前,首批6个柔性引进专家团队特色专科门诊接诊达5400余人次,开展病例查房3400余人次,举办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专题培训80余场,推广新技术、新项目670余例,切实让居民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三甲医院医疗服务,持续释放出人才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

责编:徐荣聆

一审:徐荣聆

二审:王晗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