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区楠竹山镇探索开放式老旧小区治理新模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5-17 16:37:1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钟佳燊 刘胤

日前,我们从雨湖区楠竹山镇了解到,2022年以来,该镇主动破局,依托“大党委”工作机制,以“小政府 大服务”为目标,采取党建引领、政企合作、多元参与、智慧平台搭载等方式,创新开展智能化大物业管理改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全面融合之路。

政企合作,“有人管”更“管得好”

4月份的一个雨夜,楠竹山镇473区块(爱国社区二村)的独居老人陈春秀拨通了社区书记贺军的电话,“我家里停电了,雨太大了不方便出去买蜡烛,能不能来帮忙看一下电表?”听到陈春秀焦急的声音,贺军立马赶到了现场,发现是忘记缴电费导致的停电。通过联系电业局查询缴费号码后,贺军当场为陈春秀缴上了费用。

“大物业改革实施以前,小区庭院灯、楼道灯不亮,化粪池堵塞,我们不知道找谁解决,现在每一个单元的宣传栏都有社区和区块治理员的联系方式,有急事一个电话就能联系到人!” 陈春秀感动地说道。

老旧小区缺失物业管理一直都是城市治理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传统的物业管理,只负责‘墙内’事务,完全依靠政府单一主体的治理,又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物业管理多元化、精细化的需求。”楠竹山镇党委书记赵勇军说。

如何破题?楠竹山镇以党建引领,与43家驻镇重点企事业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组建区域党建联盟,邀请8家单位负责人担任“大党委”兼职党委委员,全面推进多元参与、互融互通、共促发展的基层治理体系。在“大党委”决策下,楠竹山镇大胆开展智能化大物业管理改革,与江南集团合资成立湘潭江楠管家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简称“江楠管家”),并在1村4社区设立项目服务部,逐步承接市、区级政府相关公共职能,将业务范围延伸至家政服务、停车场服务、市政设施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等领域。

为打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全镇科学划分为32个治理区块,选派了32名区块治理员,131名离退休党员、楼栋长等担任协理员,机关、村(社区)干部全部下沉到各区块参与治理服务,协助做好物业费收取、信息收集、政策宣传、服务提供等相关工作,推动基层政府治理角色从管理者向参与者转变,党建、综治、自治、物业服务“四网合一”的区块治理体系逐步形成。

“干部和管家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解决了许多问题,我们愿意缴纳物业费。”日前,在永丰社区和江楠管家的共同努力下,永丰社区5栋停电的楼栋公共区域全面恢复供电,优质的服务让部分居民对物业费的收取有了改观。

智慧赋能,有“智”更有“质”

在信息高度发达、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今天,对小区(社区)智能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楠竹山镇积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发展智慧安防、智慧管理和智慧生活三大功能,物业管理有了“智慧范儿”,治理效能再优化。

“您已停在违停区域,请您10分钟内驶离主干道。”在楠竹山镇江南农贸市场,只要将车子停在路边,就会收到这样的短信提示。“以前买菜的居民就把车子停在旁边,经常导致交通堵塞。”居民赵建泓说,现在不仅有了短信提示,物业还牵头修建了停车场,买菜秩序好,更安全。

短信的精准及时得益于智慧安防的建立,在原人防、物防的基础上,楠竹山镇整合居民小区、重点单位575路视频资源,补充新增道路、车站、广场等重点位置60路视频资源,实现全景可视化管理(视频资源支持15天回看),依托全域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网上巡防,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护航全镇公共安全。

智慧物业的进一步延伸,让居民生活更便捷。楠竹山镇通过研发“智慧楠竹”公众号,开设数字政务和江楠管家两大板块,将线上终端连接政府、物业公司、金融机构等各主体,为居民提供意见反馈、物业缴费、生活购物外卖配送和工会福利发放使用等便捷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常态长效,“输血”更“造血”

开放式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另一大难点在于长期运转。楠竹山镇坚持融经济功能于物业管理当中,“输血”的同时不断提升“造血功能”,确保收支平衡,实现物业服务良性运行。

“节流”降支出。由15名镇政府及江南实业公司领导干部、职工兼任江楠管家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各部门重要职务(兼职不取酬),整合村(社区)干部力量45人配合大物业管理及扁平化治理改革工作,减少公司正式行政管理人员,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开源”增效益。干部进区块协助物业费收取,并联合江楠管家通过规范物业管理服务行为快速有效解决居民诉求,辖区离退休党员干部带头缴纳物业费并发动周边居民积极缴纳等一系列行动,都为物业费收取打下了良好基础。为进一步提升物业缴费的便捷性,智慧楠竹公众号还开通了线上一键缴费,目前全镇物业费已收缴近131万余元。

发展强“造血”。与江南实业公司的合作,拟将桥头农贸市场纳入江楠管家公司经营业务范畴,并将农贸市场整体盘活,以供销社模式引进商户。同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家政服务、停车收费、养老医疗、园林绿化、市政建设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全隐患整改和公共秩序维护等领域。

自改革以来,全镇3.4万居民实现专业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停车乱停车难、房屋漏水、庭院灯不亮、化粪池堵塞、老旧电梯安全隐患等1397件民生实事问题得到了快速有效解决,环境卫生、便民服务、安全秩序等全方位升级,居民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样样有人管,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责编:胡孟婷

一审:蒋睿

二审:肖洋桂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