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涟水河

  新湖南客户端   2023-04-14 17:44:19

作者:刘德斌

《诗经》有云:河水清且涟漪。因连道古城而名的涟水,是娄底人民的母亲河,224公里清波荡漾,滋养4011平方公里绿水青山,哺育英才辈出,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舞台上泛起阵阵涟漪,璀璨的文明恰似满河星光。

第一章:龙的传人

2022年7月15日,下午4点多,娄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专家们,用精确度最高的平面投影坐标的方法,确定了湖南的几何中心点是东经111.7089,北纬27.6099,这个点落在涟源市白马镇隔山村。

白马镇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烟波浩淼的白马湖,宛若一颗晶莹闪亮的绿玛瑙,镶嵌在涟源市与新邵县交界的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之间,引得出生于涟源的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谭谈连连感叹“一湖碧水入梦来”。作为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湖南省“美丽河湖”的白马湖,承担着100多万人口的供水重任。

一条河从这里发源、奔流而下。翻开中国社科院1987年1月编印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这条河在历史上的名字叫涟水。在西汉的荆州刺史部的地图上,涟水经连道、湘南后汇入湘江。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涟水出连道西资水之别”,又说“水出邵陵县界南迳连道县,县故城在湘乡县西一百六十里。”

道,是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南朝宋永初三年(442)并连道入湘乡县。又据《读史方舆纪要》,唐初,湘乡县治曾一度西徙龙城,不久即还旧治。

连道,因其地近龙山,故名龙城。据同治《湘乡县志》,今天的双峰县洪山殿镇片玉桥的城围子,当地人称仙人城的地方,应是连道故城,即龙城旧址。正在湘乡县城之西,里数亦合,距龙山不远,为涟水支流。

我们的目光必须转向西边二十公里白马湖之畔的龙山。

《山海经·中次八经》这样描述:“龙山上多寓木,其上多碧,其下多赤锡,其草多桃枝、钩端。”寥寥几句写出了龙山植物繁茂矿产丰富。但当地人称四十八面龙山,龙山的神奇却远不在此处。

湖湘文库中的《湖湘历代名中医传略》一书介绍,“唐代药王孙思邈,据传曾于涟源龙山研药炼丹,撰《千金方》,揭‘大医精诚’之奥秘。”这位中医鼻祖,在龙山山顶有药王殿,在凤凰谷里有凤凰寺,在飞水岩有药王庙,环山还有药王洗药井、药王草庐遗迹,无不昭示他曾用心爱过龙山。在当地,孙真人“坐虎针龙”的传说历经千年仍然脍炙人口。直到今天,各地供奉药王孙思邈大多取“坐虎针龙”之态。

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图腾。现实中的龙山,历史上的龙城,集中在一起,使生活在涟水河流域的人民对“龙的传人”体会更深。

第二章:杨家滩往事

滩,是水撒娇的地方,承送水的离开,却沉积下历史的厚重。

杨家滩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杨家滩现在的地名叫杨市,行政级别只是一个镇,但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却一直叫杨家滩。

这是一个叫了1000多年的名字,从唐高祖武德年间,有杨姓大族在这里定居伊始。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杨市取官名“集祥镇”,此后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逐渐建成9街2巷8道城门,为湘乡三大集市之一,凭借涟水通航,成为交通物流集散重地,烟火万家,称为巨镇。

道光年间,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奔走到杨家滩,充童子师。这个人就是日后被称为“湘军之母”的罗泽南。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进击湖南。罗泽南与弟子王錱、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杨昌濬等在乡倡办团练,镇压衡山一带会党起义。年底,率湘勇赴长沙,协同曾国藩将之扩编为湘军。理学家罗泽南不仅是湘军最早的创建者,而且带出了众多湘军名将。

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集团达到鼎盛时期,其后又多次参加中法等对外反侵略战争,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造就了“同光中兴”。一大批湘军将帅因此先后进入清统治集团。

在中国古代,湖南人才稀少,以至于有人讥讽“无半人堪对语”。但湘军成功以后,湖湘文化和湖南都声震天下,彻底改变了往日湖南在全国籍籍无名的状况。史学界认定:“楚省风气,近年极旺,自曾涤生领师后,概用楚勇,遍用楚人。”“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或者说,曾国藩翻开了湖南人才史崭新的一页。此后湖南人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建党大业、建国大业……无不留下湖南人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也曾投入湘军。

湖南作为湘军的故乡,造就了大批以军功显世的地主新贵。据统计,韶山毛氏子弟在湘军中获军衔、军功,受皇帝封赏的共63人。杨家滩共出湘军李家将34人、刘家将9人、萧家将3人、毛家将10人。随着湘军将士的凯旋故里,他们携带着大量财富,广置田产钱庄,营造华宅,湖南各地一栋栋华丽气魄的楼宅也拔地而起。

余庆堂、师善堂、云桂堂……历史似涟水远去,留下的是杨家滩的湘军名将故居建筑群。

2022年2月,来自湖南楹联家协会的40多名专家来杨家滩调研,对湘军名将故居群的恢弘气势和厚重底蕴赞叹不已,认为这是湖湘文化的核心资源、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娄底市政协副主席傅小松参观后,不禁提笔写道:当年岂是虚名,至今草野乡闾,尚传千古英雄事;历史已为陈迹,对此颓垣旧壁,犹拜三湘子弟魂。

第三章:蜕变神童镇

湖南人在中国古代人才中之稀少,晚清维新派人士皮锡瑞曾说“湖南人物,罕见史传,三国时如蒋琬者,只一二人。”传说蒋琬就是涟水河流域人。

到了宋朝,涟水河畔又出一位神童贺德英,这位七岁会诗文的神童在宋理宗赵盷三场面试中均名列第一,现场写下“易描通臂状,难写断肠声”这样的神句,令皇帝感叹“京阙人家惊地动,湖南童子破天荒。”。

贺德英生活的地方,距离娄底市区不远。史载宋熙宁六年(1073)灰箕铺形成楼底市,楼上居住,楼下营业,为湘乡八大集镇之一,乾隆五年(1738)楼底市改名为娄底市。古人口中的楼底市,一直是以市场的形式存在的。

宋淳祐十二年(1252),贺德英14岁,夭殇,葬于民福村豹谷洞边,给当地留下神童湾的地名。一年后,因遭水淹,楼底市上迁竹山坡,也就是今天的娄底老街。

要形成市场,必定有旺盛的人气。早在唐朝,现老街西端的茶亭子建云隐寺,相传唐朝大书法家褚遂良被贬为潭州都督时曾在此寓居;清末修撰的槠山刘氏一修族谱显示,其迁湘始祖刘元贵世居江南徐州府丰县彭城驿,于公元961年经桂林迁至今天的万宝镇槠山村;3年后,僧无尽在今天的清潭建天王寺,占地9800平方米,建佛殿4座,僧侣百余人。所以,宋朝时的神童镇应当是相当热闹繁华的,为楼底市的出现创造了历史机遇,成为了今天的娄底老街的“童年期”。

沾贺德英的名气,清康熙三十年(1696),湘乡县从常安乡析置“神童乡”,统辖丰乐、云下、延福、乐善4都,范围与今天的娄星区大致相当。民国元年至二十三年(1912-1934),称神童镇,神童乡和神童镇之称用了238年,1934年更名为娄底镇时,娄底这个名字终于作为行政区划登上了历史舞台,娄底镇一直使用至1979年1月,历时45年。而从宋熙宁六年算起,娄底市这个名字已经用了950年之久。

1958年,从涟水拖来工业构件,打造了涟钢,也为神童镇的发展带来了第二次历史机遇。县级娄底市,娄底地区行署也应运而生,到如今,娄底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

进入新时代以来,饶有趣味的是,老街望湘门重修不久,涟水复航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对接大长沙正成为娄底发展的重要战略,中部地区材料谷呼之欲出。我们由此而感叹,过去的神童镇,今天的娄底市,将迎来的是第三次飞跃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第四章:老街的青葱岁月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娄底老街店铺超过100家,600余米长的单面街道面向蓝田水,俗称老岸边。娄底老街的发展迎来了壮年期,成为当时通往邵阳、益阳、常德的交通要道,是湘乡上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白鹭湾、磨子石、新边港、松江渡口、高车、杉山等农村集市网络的中心。

民国时期,老街逐渐扩建成双面街道(加河岸边),从东到西设望湘、大弄子、人和、观化四门,加上6个码头,共10道街门,朝启夕闭,夜间更夫巡守,一街浑若一家。从一张1935年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当时的娄底老街共有庙宇7个、祠堂4个、教堂2个,在望湘门旁边,还建有一个高大的贞节牌坊。1938年,人和门以东铺设青石板路面,西为三砂鹅卵石路面。后店铺发展到200余家。1944年,日寇侵占湘乡县城,湘乡县政府迁驻娄底。为便于车轿通行,老街街道拓宽,街门拆除,只保留观化门,直至1954年。

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熏陶,老街人传承着自神童贺德英以来刻苦读书的传统风气,乾隆十年(1745年),邑坤、颜文学等人创建连璧书院于娄底望湘门,取庄子“以日月为连璧”之义,为湘乡五大书院之一,后迁建至观化门,系湘乡上里最高学府。

老街胡远良老师曾毕业于在连璧书院基础上建成的原娄底完小,他花费一个多星期凭记忆画出了以前的校园平面图,并介绍说:那时学校依地形而建,古书院、孔圣庙、教室逐渐抬升,由廊桥连接,从进校门起去任一个房间都不受日晒雨淋。孔庙大厅有两根柱子,前廊台阶下有两棵松柏,高数丈,树径两围有余,汉白玉立体雕刻的盘龙斜卧其中……

老街人所建的寺庙,以关羽、岳飞、刘猛为崇德偶像,以精忠报国、为民除害的品行作为伦理准则。将军庙纪念的也是一位真正的将军。观化居委会111号是开国少将姜齐贤的故居。1938年7月,姜齐贤母亲七十大寿,为表彰他的高超医术,毛泽东送“国之贤母”的寿幛,要他转赠其母。

老街人也兴乡村旅游。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翰林彭华翥和举人颜大登畅游涟水,沿途作诗,题为娄底八景:澄清秋浦、花岭云蒸、仙桥月朗、豹洞晓雾、石门返照、化井长虹、珍涟雪霁、冷水圆折。其中的化井长虹,说的就是老街的观化古井,今天依然生生不息地滋养着一方民众;冷水圆折处,神童湾大桥横跨涟水,如果说过去的六处码头是衣服上的钮扣,如今的六座大桥则更像一副拉链,把两岸连接得更加畅通。

只可惜在连璧书院旧址只留下了曾经的古樟树。历史遗存的这种“昔非今比”更让我们无法想象旧时的老街到底长什么样子。而弹棉花、编篮子、织渔网等老手工艺依然在这条街上传承着,述说着古韵今风……

第五章:流淌的“血性”

在现代军事学家眼里,湘军的崛起是一大奇迹,因为“书生用民兵以立武勋,自古以来未尝有也”。事实上,湘军集团同时也是一群饱读诗书的湖湘士子组成的文化集团,其骨干力量大多是经世派,深受理学精神影响,与赳赳武夫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涟水流域之所以人才辈出,一定有其文化的根源。这就不得不提到涟水之畔的涟滨、东皋、双峰、连璧和东山五大书院。曾国藩、刘蓉、罗泽南曾经在涟滨书院住同一间房,蔡和森、蔡畅兄妹俩都曾求学于双峰书院,毛泽东、谭政、陈赓都是东山书院的杰出学子。这些书院的文脉一直延续至今,尤其双峰书院演变而来的双峰一中,其教学质量更是誉满三湘。

比东山书院创办晚不了几年的陶龛学校,虽取名不为书院,其声名与气场则完全不输五大书院,被誉为中国乡村教育的典范,拥有“北有行知,南有陶龛”的重名,其原校长罗辀重被称为“教育之神”。今天我们开展的五育并举、项目化教育等等,早在几十年前的陶龛学校就已经实行了。在一张原陶龛学生的期末成绩表上,我们看到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是按群育、德育、体育、智育、美育五项来评价的。比如学校会让学生们去经营一个合作社,去算账、进货、审计,真正践行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理念。

更有深刻意义的是,罗辀重把“血性”看做“唯一教人教己”的方针,并把“血性”定为陶龛学校的校训。何谓血性?《辞源》解释为“刚强正直的性格”。湖南人以“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了得难”而闻名,这种“霸蛮”之气简直就是血性的同义语。被称为“鹰犬将军”的宋希濂、“东方梵高”罗尔纯正是陶龛学校当年的学子,他们人生的成功,凭的正是一种“血性”精神。

让我们震撼的是,“忠义血性”四个字就是湘军的治军思想。据知名学者王鲁湘介绍:当年罗泽南教书的学堂屋顶上,用黑瓦码了两个大字“铁血”,大老远从对面山上就能看见。可见在涟水流域,“血性”教育贯彻到了童蒙。

第六章:共仰文明

1956年,毛泽东畅游长江,写下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当年,湖南多地特大旱灾长达70余天,不少地区的老百姓开始饿肚子。翌年,湖南省决定“高峡出平湖”———在涟水中游峡谷的水府庙修建水库,并在大坝下游18公里处的洋潭修建引水坝和韶山灌区,受益地区覆盖娄底、湘潭、长沙三市的8个县市区,设计灌溉面积达100万亩。修建水府庙水库,让谷水、杏子铺等若干老镇老街从此在水下沉默。

主席的家乡韶山在地理上本就属涟水水系。韶山的主要水道韶河,又名云湖河,发源于青年水库正北的金鸡坝,经银田寺码头至河头嘴子入涟水,这条脉络就似一根脐带把韶山连接到母体涟水流域。所以,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李跃龙先生说:那首嘹亮的《浏阳河》“歌词实在经不起推敲。”如果正名的话,应当唱“涟水河弯过了几道弯,百公里水路到湘江”。

2022年大旱,娄底经开区西阳河上,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的3孔石拱永济桥又露出了水面。自水府庙水库建成以来,人们对这座桥的记忆就停留在那首“摇啊摇,摇啊摇,摇到西阳大埠桥,白米饭,肉汤淘,哥哥呷哩读书气,妹妹呷哩打摇摇!”的童谣里,如今,它又鱼跃般浮出水面来,看看这个新鲜的世界———娄底经开区的开发建设正如火如荼。

水面上的世界也确实变了模样。“天上瑶池,人间水府”的美誉名不虚传。2014年12月31日,水府庙水库通过验收,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这是湘中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人工与天然完美结合的城郊湿地,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第二水源,是湖南省水源战略保护区。区内生态环境良好,常年生长着近千种珍贵物种和多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如今,游人多了,娄底的营商环境也在不断优化,更多的娄商返娄,从涟源出发的梁稳根回到娄底投资三一街区,国立师范离开涟源后演进的湖南师大在娄底办附属春华学校,回溯涟水。

从水府庙湿地公园最西端顺流而下,再在江口拐入一级支流测水溯流而上,船犁开一路清波,“江南小三峡”山水相映,白鹭飞翔,一川涟漪,令人流连忘返。十几公里后,江心巨石上有雄伟的惜字石塔,便到了湿地公园的最南端———双峰城北的洛阳湾古建筑群,品赏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关圣殿、观音阁、龙王阁、文昌阁,看雕梁画栋,亭角峥嵘,每一个游人都从现代都市文明,一路穿越农耕生态文明和沉在水底的曾经的商业文明,抵达了经典厚重的古代文明,这就是涟水的回溯之旅。

走近惜字塔,两边门联是:“为学相朝登道岸,余灰尽使付东流”,门上方刻着四个字———“共仰文明”,这,正是涟水流域的人们古往今来共同的追求。

来源:娄底日报

责编:龚雅丽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