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发挥检验检测优势 服务特色产业发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4-21 11:40:25

近年来,张家界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围绕市委市政府优势农产品发展“3+2+N”三年行动计划和“六个一”特色产业计划,充分发挥检验检测人才集聚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当好检验检测技术支撑角色,为全市特色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该所选送的《为特色旅游产品提质 打造旅游产品精品战略》案例被列为全国“检验检测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49个优秀案例之一,是湖南省唯一一个入选的全国优秀案例。

聚焦基础建设,提升综合能力。争取资金7000多万元,新建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实验大楼,实验室面积拓展至12282平方米,检验检测仪器达303台(套),现有食品资质参数777个,涵盖检验方法1639个,对31类食品检测实现全覆盖,检验检测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引进博士后1名,硕士3名,着力打造实力雄厚、专业精湛的技术团队,检验检测人才队伍进一步建强。凭着过硬的检验检测实力和水平,该所已步入全省先进行列,近5年来参加国家级、省级能力验证35项,涉及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各类产品,涵盖了大米、米粉、茶叶、奶粉、饮料、调味品等各类品种的质量安全指标,结果均为“满意”,全市食品样品年检测量达7.44批次/千人,食品风险性评价合格率达98%以上,近3年在全省食品抽检样品复测考核中连续排名第一。

强化技术支撑,助力产品提质。紧盯莓茶产品品质评价的特性指标和发展标准制定的关键依据——黄酮类化合物中二氢杨梅素的精准标定,牵头开展《显齿蛇葡萄藤茶(莓茶)食品安全标准的研究》,取得科研课题立项,通过对显齿蛇葡萄藤生长环境、有益成分、有害成分等方面研究,对比分析从原料到成品中的黄酮含量变化,精准筛选出最优培育条件,推动了《湖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显齿蛇葡萄藤茶(莓茶)》的制定,为促进莓茶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和完善企业标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严谨的研究依据。针对出厂检验能力薄弱、检验项目不全、检验质量不高的问题,组织莓茶种植生产企业开展质量检验专项培训,提升企业本身的产品检验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全市莓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严格质量管理,推动源头开发。争取省市场监管局科研课题立项,开展《张家界地产葛根种植及加工环节对葛根质量的影响》研究,围绕影响葛根质量的自然环境、栽培种植技术、加工处理方式等重要因素,以本地自产的不同年份、不同地点加工的多批次葛根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中有效成分葛根素和异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为规范产品质量、技术指标、种植规程等提供严谨的科学依据,建立了一套适合张家界市本地葛根发展的质量控制方案。通过质量管控能力建设,推动葛根产品源头开发,促进葛根自然资源优势与旅游资源优势深度融合并转化为产业优势,合作企业湘阿妹食品有限公司建成了年精深加工400吨葛根粉的全自动生产线,开发生产的武陵源葛根粉、手工野葛粉、深山葛粉、清香葛粉等产品均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建立行业标准,促进规范发展。积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桑植萝卜特色食材产业提供技术服务,联合相关企业对桑植萝卜从地理环境、种植技术、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开展综合质量品质研究,推动其走向更大的市场。申请省市场监管局科研项目立项,获得《地理标志产品桑植萝卜的质量控制体系研究》1项、湖南省地方标准制定项目1项,牵头申请制定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桑植萝卜的湖南省地方标准,建立了桑植萝卜产业高质量发展行业标准,规范了桑植萝卜品种选择、栽培模式、冬耕、整地、基肥施用、作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田间档案等栽培技术要求,确定了桑植萝卜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指标,有利于种植、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为进一步提升桑植萝卜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价值、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基础标准体系参考。(周星)

(一审:高甜甜 二审:宁奎 三审:廖声田)

责编:高甜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