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邵安 2023-04-15 13:38:31
作者 尹邵安
花鼓戏《板仓外婆》是一部红色教育的极好教材,写得非常好,非常动人。看此剧我是三次流泪!我深深记着剧中三个场面:杨开慧就义;棉花坡向杨开慧烈士和杨昌济先贤展示毛主席开國大典讲话录音;毛岸英牺牲。
《板仓外婆》剧中主人翁向外婆(向振熙),一个中国的平凡、普通妇女,却有着不平凡的特殊经历。《板》剧通过截取向外婆几个生活截面,表达出了中国近五十多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轰轰烈烈的壮丽行程……
其中最精典也是最具摡括性的一句唱词——“杨家不幸国家幸!”
是的,这句唱词可以囊括全剧,可称是该剧的一条主线。丈夫杨昌济先生,近代进步知识分子,著名教育家(他书房有联:“欲栽大木柱长天”);女儿杨开慧,毛主席夫人,革命烈士;外孙毛岸英,毛主席大儿子,革命烈士。这三代人都是不幸早逝,是杨家巨大的损失,是杨家之大不幸。但他们却用自己的不幸和牺牲,换来了国家和民族的幸运、幸福!正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以及其他的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人的生命,成就了整个新中国!
最精彩的剧情一一两次录音播放。
两段录音都是播放毛主席在开国大典的那句世纪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有了这段录音,就可以跨越时空,就可以省去许许多多繁复的历史画面。同时两次的播放场地也选择得恰到好处:第一次是李淑一到向家,给向外婆带来好消息:这部录音机可以播放润之的声音!第二次是在棉花坡,在杨昌济墓前和杨开慧墓前进行播放,用胜利的喜讯告慰先贤和烈士的英魂,这就很有一点“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意味啦!
最精典回答——理想,家教,信任。这是杨开慧女士在牺牲前回答何键时所表述的三重意思。
理想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家教是回忆父亲的教诲:“杨家女儿丈夫气,也学谭师浩气奇。”所以她义无反顾为国赴死。
信任是:对丈夫毛润之的信任,对毛润之的忠诚——“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虽然也是共产党员,但她只是协助毛主席做一些日杂工作。有了三个孩子之后,主要是抚育儿女。这个剧写杨开慧,不可能让其在刑场上发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慷慨陈词。但如今剧中这些言词,却显得更真实,更符合人物的特点,不是那种千遍一律豪言壮语。同时也体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杨家家风。这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贯穿于该剧的第二个主线。两条主线平行交错,紧密结合,水乳交融,使该剧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责编:林微微
二审:王灵
三审:璩毅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