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新时代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22 21:29:2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将服务国家的坚定信念熔铸于心,在多元的社会热点面前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如今,各种社会热点此起彼伏,当代大学生时刻面临着对各种社会热点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面对社会热点问题,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面对国内的各种社会热点,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历史视野和时代眼光,不能孤立抽象地看待问题,而应该将其放置到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坐标体系中进行研判。要深入热点问题内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认识中国的厚重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文化,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要认识中国的未来愿景、宏伟蓝图。要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理性地审视世界,是当代大学生培养全球眼光、拓展国际视野的必然要求。许多世界热点具有突发性、变异性、扩散性等特点,辨析世界热点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能力。着力培养客观理性审视世界的技能与素养,需要当代大学生学会观察,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热点事件的有关信息,避免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探究、追问,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世界成为帮助自己成长的一本大书。

近年来,湖南高铁职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构建协同育人大思政体系。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创新“十大育人”树状模式、构建“四位一体八个与共”协同育人大思政体系,形成“1方案3平台4举措+X”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建立“1主线3阶段3分层4分类”的劳动育人理实一体课程体系。学院抓实举措,让青年学子深刻认识到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所肩负的责任。

从容淡定地面对网络信息。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带动作用。大学生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养。面对网络信息,大学生不应囫囵吞枣,而要学会鉴别,善用“望远镜”和“显微镜”。善用“望远镜”,指的是不能把目光局限在某条网络信息的片段和枝节上,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为自己勾画看待问题的大视野。善用“显微镜”,就是要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不为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误导,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湖南高铁职院以培养新时代高职学生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为目标,从高职学生特点、数字资源、教学模式等方面着手,精心编写了《信息技术与素养》教材,特别增加信息鉴别、信息检索、信息安全等素养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整理、重构能力,以及学生的数据统计、分析、应用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并在教学中强化信息鉴别、正面引导。

满怀信心地增强本领。大学生面对的社会热点问题,关系到他们如何看待客观世界以及如何调适主观世界。专业知识的积累、实践技能的锤炼、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为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应对社会热点提供分析工具,并为日后步入社会、实现人生目标和创造自我价值奠定坚实基础。大学期间,要满怀信心地练就过硬本领,特别是要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

义无反顾地服务国家。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面对各式各样的社会热点,特别是面对一些消极有害的信息时,当代大学生应该始终坚守服务国家的决心,这是正确看待和科学应对社会热点的“压舱石”和“指南针”。大学生努力学习知识、练就过硬本领,能够为服务国家奠定基础;通过服务国家的担当实干,面对激荡的社会思潮和形形色色的社会热点,能够更好地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抉择,将个人力量融汇到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中。基于这一认识,湖南高铁职院坚持“以技能塑造人才,用技能服务社会”。学院坚持志愿服务20多年,形成了“三关爱(敬老助残)”项目、“四进社区(科教、法律、卫生、文体)”项目、高铁站志愿服务项目、大学生寒暑假三下乡等八大品牌活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传播“高铁之光”特色文化。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系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宣传统战部部长)



责编:陈鸿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