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16 15:06:45
文/潘美英
清明时令雨连绵,游子客乡忆祖先。2023年,是爷爷潘祖敏参加红军95周年、为革命献身90周年纪念。即将清明祭祖之际,孙女潘美英偕家人怀着无比沉重而崇敬的心情,在他乡把酒洒泪对天遥祭,祈盼远处的爷爷能感知孙辈等的敬仰之心和缅怀追思之情,并撰此文以告慰爷爷在天之灵。
据炎陵县政府有关烈士档案资料记载,爷爷潘祖敏,籍贯湖南省酃县(现炎陵县)三河镇(现霞阳镇)潘家村罗家巷。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红军,1933年在湘赣革命斗争时期,牺牲于江西省泰和县,生前职务是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团挺进支队政委。为了解爷爷的更多信息,孙女曾去信江西省泰和县民政局,但未获回音。出于对爷爷的眷念,孙女虽已年近古稀,却还一直倾心于有关井冈山斗争、湘赣斗争题材的各种资料和作品,并用心从中去体验和感悟爷爷当年的战斗生活情景。作为革命烈士,爷爷您既是我们一家的光荣,也是我们一辈子的骄傲。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爷爷当年曾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参加革命的初衷与所有革命老前辈一样,是为了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公平合理的新社会。为实现这崇高的理想,爷爷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至暗时刻,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义无反顾地参加红军,为了保卫革命的“星星之火”而血洒疆场,英勇献身。爷爷您虽然牺牲了,但您所献身的革命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于1949年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并于同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中国人民从此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过上休养生息的安定生活。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爷爷,您为革命牺牲迄今已90周年了。虽然您的躯体不存,但您的精神不死、灵魂不灭。您那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怕困难挫折,舍小家为大家,追求真理,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以及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是留给后辈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后辈永远珍惜和学习的。缅怀先祖,慎终追远。作为烈士后代,当前我们不光要有爷爷那样冲锋陷阵、舍我其谁的家国情怀,更要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要坚持对子孙后代的革命传统教育,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爷爷,在您离家近一个世纪的时光里,您一定时刻都魂牵梦绕地惦念着家乡那熟悉的故土乡音,思念着几十年来风雨漂泊的家人,牵挂着苦苦支撑这个家庭的苦命的奶奶。
爷爷,您参加红军后,我们家历经沧桑,是奶奶带领我们家从凄风苦雨中走出来。奶奶张富娥,是本地台山村(现西台村)的一个勤劳俭朴、善良本分的农家女子,嫁与爷爷为妻不久,爷爷就离家上了井冈山。奶奶一辈子忘不了的是1928年4月的一天,爷爷您在上山打柴的归途中接到组织密信,通知立即上井冈山加入红军。奶奶得知后,按爷爷的吩咐将衣物等打包送到与茶陵县交界的坪形铺盖峤头岭山上。临别前,爷爷您将家中大小事全都托付给已怀有身孕的奶奶,希望她保重身体,等待着您的归来。没想到的是,这次峤头岭送别竟成为爷爷与奶奶的永别。望着爷爷远去的身影,奶奶倍感责任重大。在接下来的漫长日子里,奶奶把爷爷您的嘱托化作她生命的全部,并用自己的毕生践行她对您的承诺。
柔肩扛重任,巾帼显担当。爷爷离家不久,家乡就经历了一场腥风血雨的大变天。清乡队还乡团在酃县(现炎陵县)西乡对共产党领导的农会和农民自卫队等组织进行了疯狂报复,仅潘家村就有一百多名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惨遭杀害。为了斩草除根,怀有身孕的奶奶被还乡团列为“红属”,也成为他们捕杀的对象。那段日子,奶奶整天提心吊胆、寝食难安。为躲避搜捕,奶奶时常孤身一人藏匿于荒野,过着与山林坟地为伴、听鸟叫虫鸣壮胆的日子,历尽人间疾苦,饱尝有家不能归的艰辛。后来,因未能捕捉到奶奶,还乡团就丧心病狂地放火把我家房子烧了个一干二净,以此断了奶奶的归宿。从此以后,奶奶就像白毛女一样被迫过上餐风宿雨、无家可归的流浪生活。在颠沛流离中,奶奶生下了我父亲。为安全着想,奶奶给我父亲起了个女孩名——秀云,并男扮女装以掩世人耳目。直到抗战时,奶奶才带着年幼的儿子回到潘家村,在老乡的帮助下,重新在原房基的废墟上搭了个简易棚房安身立命。就这样,奶奶母子俩相依为命,极其艰难地熬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这不寻常的二十多年,淬炼了奶奶坚毅的品格。她坚信共产党的事业一定会胜利,坚信爷爷您一定会平安归来。奶奶终生守着信念,不改初心。她盼啊盼,盼到儿子长大了,盼到家乡解放了,盼到革命胜利了……最后盼来的是政府送来的一块沉甸甸的“烈属光荣”牌匾。由于事出突然,也由于光荣感和失落感的相互交织,听说当时奶奶一连沉默了好一段时间。但奶奶并没有消极颓废,她每天总是拼命地干活,好让疲劳和汗水消减内心的痛苦和纠结。经过剧烈的情感折磨,奶奶的思绪才回归现实。每当她深情地凝视着那血色的烈属牌,看到爷爷您光荣地魂归故里,奶奶悬着的心也随之慢慢地踏实了、平静了。不久,在政府的资助和乡亲们的帮助下,原来的棚屋恢复成了昔日的泥瓦房,奶奶母子俩从此过上了祥和平安的生活。但终因生计所迫,长年奔波劳碌、如牛负重,导致奶奶心力交瘁、积劳成疾,1956年在为我父亲操办完婚事后不久,就过早地撒手人寰。奶奶为我们这个家殚精竭虑、倾其一生,是我们家最值得敬仰的伟大女性,我们将永远铭记她老人家的洪恩厚德。
爷爷,孙女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托共产党的福,有幸过上了自食其力、衣食无忧的安稳生活。步入中年后,在社会变革的阵痛中,孙女也曾一度陷入人生低谷:下岗,失业,疾病折磨,游乡摆路边摊,甚至遭人诬陷算计……是爷爷奶奶那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品质给了我克服困难、走出窘境的勇气和力量。青山缭绕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2018年,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在《英烈保护法》的威慑下,三四十年来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公然肆意地侮辱、歪曲、丑化、抹黑英烈的不法言行,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吃水不忘挖井人,国泰民安不忘本。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孙女也和全国的退休职工一样,享受了职工退休生活待遇和国家各种社会福利,过上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晚年生活。当人们在尽情地享受无数革命前辈接力奋斗创造的幸福生活时,我们不能忘了,许许多多像奶奶一样为支持中国革命而历经生死劫难的烈士家庭和家人;我们更不能忘了,千千万万像爷爷那样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中国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革命先辈的慷慨赴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一审:颜青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
责编:颜青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颜青]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