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湘女!

  长沙发布综合   2023-03-08 15:00:54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

都离不开女性的力量

她们用温柔坚韧的灵魂

在神州大地上毅然绽放

今天

祝福全体女性朋友

妇女节快乐

小编也想带大家重温

那些充满家国大义、敢为人先的湘女故事

“湘女”最早的缘起

娥皇和女英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舜帝南巡,病死在苍梧之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来到九嶷山前。她们抱着竹子痛哭,泪水洒在竹子上,变成了点点斑痕,传说这就是斑竹的来历。痛哭一场后,娥皇和女英投湘水殉夫,变成了湘水之神,所以又叫湘君,也叫湘妃。

毛泽东所著《七律·答友人》一诗中,便提到了娥皇和女英的故事。

《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主席笔下的娥皇、女英,既洒下了滂沱泪雨,又穿着华美的红衣。她们仙去了,却并不悲伤,因为她们看到了“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在这片芙蓉花盛开的土地上,到处都朗照着清晨的光辉。这里的娥皇、女英是谁?她们不再是流尽眼泪的潇湘妃子,而是洒尽热血的革命烈士。她们的眼里有丈夫、儿女,更有国家和民族。“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娥皇和女英的形象在这样的诗篇中升华了,她们代表着女性的牺牲,也代表着女性的希望,代表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更代表着中国美好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她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女中央委员,三十几岁便被称为“革命的老祖母”。她就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一生致力于“为女界大放光明”的向警予。

1895年9月,向警予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1914年,在周南女校向警予认识了蔡畅,并因此结识了蔡和森和毛泽东,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警予”,寓意时刻敲响警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求学救国。

向警予在女儿出生后,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妇女运动和革命事业中,领导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汹涌澎湃的妇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的一支生力军。1923年6月向警予当选为中央委员,并连续担任中央妇女部部长。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被捕。面对敌人的严讯逼供,向警予始终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28年5月1日,向警予被国民党反动派押往武汉余记里刑场,沿途她仍不停呼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革命一定成功”,沿途群众无不为之动容。枪声响了,向警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1936年,毛泽东在跟埃德加•斯诺追溯这段历史时明确指出:向警予是我们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

缪伯英,1899年10月出生,长沙人。其父亲缪芸可是职业教育家,曾经东渡日本留学,主张兴办“新学”,尤其重视女子教育。1919年秋,20岁的缪伯英不负父亲期待,以长沙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北京,缪伯英认识了对她一生影响至关深远的人——李大钊,并有幸成为他的学生。在李大钊的指引下,缪伯英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1920年11月,缪伯英参加了由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女党员。

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缪伯英在李大钊领导下,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中去。

1924年6月,缪伯英回到湖南老家。回湘后,缪伯英受聘为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附小主事(即校长)。又在党内先后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湘区委员会妇委书记等职务,还参与湖南省进步妇女团体——省女界联合会的领导工作。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缪伯英已临近分娩,却终日奔忙,指导各校女学生成立了“女子宣传队”“女子纠察队”“女子募捐队”等,夜以继日奔走于大街小巷宣传爱国与革命。

湖南妇女运动在缪伯英的领导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当时的中共湖南区执委书记李维汉,称赞缪伯英为“杰出的妇女工作者”。

1929年10月,缪伯英突然得了伤寒病,被送入上海仁济医院,因抢救无效,溘然辞世。

毛泽东心中永远的“骄杨”

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板仓。其父杨昌济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教育家。1913年,杨昌济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杨开慧随父亲迁往长沙,并在这里认识毛泽东。1920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成立文化书社,杨开慧予以资助并参与书社活动。1920年冬,杨开慧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就在这时,她和毛泽东在长沙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结为革命伴侣。

1922年,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二个女共产党员。同年,毛泽东在湖南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任区委书记,杨开慧负责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身兼秘书、机要、文印、联络、总务等多种职务,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

1923年4月,毛泽东到上海工作。杨开慧带着毛岸英和毛岸青也来到上海,协助毛泽东开展工作,并同向警予一起组织女工夜校。

1925年2月,杨开慧随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协助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并担任教员。同年12月,杨开慧离开韶山转往广州协助毛泽东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文稿,负责联络工作。

1927年初,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考察,杨开慧把大量的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工整地抄写下来。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照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面对严重白色恐怖,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杨开慧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整整3年。

1930年10月,杨开慧不幸被特务们逮捕。从被捕到牺牲的十多天时间里,杨开慧经历五次提审,受尽折磨,但宁死不屈。杨开慧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丈夫,毅然放弃了生存机会。1930年11月14日,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1957年2月7日,杨开慧生前好友李淑一给毛主席写信,并附上自己于1933年夏所填思念丈夫柳直荀的词《菩萨蛮·惊梦》,同时询问柳直荀的消息,且希望毛主席能将写给杨开慧的《虞美人·枕上》词抄录后相赠。

毛主席于5月11日复信李淑一,告知柳直荀已光荣牺牲,并写道:“大作读毕,感慨系之……有《游仙》一首为赠……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我国第一位开国女将军

1955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予军衔仪式在北京举行。在众多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唯一的一位女少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她就是李贞。

李贞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的父母一共生了6个女儿,父亲在她最小的妹妹出生后便病逝。为维持生计,李贞6岁那年,母亲含泪把她卖给人家当童养媳,16岁时她被迫与丈夫举行了旧式婚礼。

1926年,婚姻不幸的李贞决心“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参加了妇女协会,不久担任了乡妇女协会委员长。第二年,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李贞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曾任湘鄂川黔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

李贞常说:“是党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战斗中,她总是身先士卒,不怕牺牲,英勇顽强。

李贞一共有三段婚姻,前两段都很坎坷。与甘泗淇结婚后,她才找到真正的幸福。1935年元旦,李贞和甘泗淇结为夫妻。李贞在长征出发时已怀有身孕,但她既要随部队一起行军打仗,又要做党团工作、干部工作、收容伤病员,每晚还要统计伤亡数字,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在部队进逼昆明、横扫滇西的作战行动中,李贞腹中胎儿流产。频繁激烈的作战行动使得李贞无法休息调养,从此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

虽然没有一个自己亲生的孩子,但李贞和丈夫甘泗淇却用自己的工资抚养了20多个烈士的遗孤。在李贞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孩子们非常努力,勤奋学习,先后有近20人考入大专院校,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1990年3月11日,李贞走完82年的光辉人生。在那一个充满磨难和痛苦的年代,李贞将军的一生,永远值得歌颂和赞扬!

八千湘女上天山

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维护新疆地区长期稳定发展,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面向全国大量招募女兵,在祖国“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感召下,先后共有8000多名湘女挥别故土,踏上援疆之路。

或许那荒凉戈壁、西域边陲,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远方,毫无诗意,而“八千湘女”许着解放大西北的誓言,她们是拉开军垦第一犁的女人,来到这里也决定了她们一生的命运——进军、拓荒、拼搏、苦斗,用自己的一生书写其心中的诗和远方。

天山南北、戈壁荒漠,留下了艰苦奋斗的铿锵足迹。湘女中的很多人成了兵团的第一代女教师、女拖拉机手、女护士、女农业技术员、女会计。涌现出第一位上了共和国邮票的女拖拉机手张迪源,第一个维吾尔文女翻译家戴庆媛,第一个唱响《我们新疆好地方》的女歌手陶思梦……

“八千湘女”在广袤的新疆大地奉献、安家,有如吐鲁番的葡萄、和田的玉石、克拉玛依的石油、喀什的石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她们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和男同志一道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有力促进了屯垦戍边事业的稳定发展。

这段感天动地的历史,记载着的是一代人的国家忠诚,体现人民大众对共产党的信仰执着,经过半个多世纪,湘女精神仍历久弥新!

作为新时代的湖湘儿女

要继续在弘扬先烈精神的基础上

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的“湘女精神”

展现出“半边天”的别样风采

在多姿多彩的时代激流中勇挑重担

向伟大的

“半边天”致敬!

责编:戴蓉

来源:长沙发布综合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