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2-18 09:47:29
小剪刀 大艺术
——访鹤城区本土非遗项目舞水剪纸传承人袁超美
李芷雁 谢咪娜
一手持着剪刀,一手将红纸与画着兔子的白纸叠在一起,耐心地沿着兔子的轮廓,一点一点将兔子的耳朵、嘴巴、胡须修剪出来。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灵动活泼的小兔子就跃然于纸上……2月15日,在怀化市象形学校,结束了授课的袁超美放下剪刀,活动了一下手腕。“剪纸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我们舞水剪纸是本地匠人流传下来的一门手艺,主要以花鸟鱼虫为创作主题。近几年,我尝试借鉴国画白描的创作手法进行改良,使它更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说起自己如何迷上剪纸,袁超美给记者讲述了她与剪纸的故事。
袁超美幼时家附近有一位阿婆,街坊邻里用于红白喜事的装饰品都出自阿婆之手。一次,袁超美看到阿婆坐在板凳上拿红纸剪图样,不一会儿,一个“囍”字图案就出来了。好奇的袁超美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很是喜欢,于是便缠着阿婆教她剪纸。
“小剪刀,手中拿,然后剪好七道口,右边剪三口,左边剪一口,右边剪两口,左边一口剪成功。”阿婆唱着剪“囍”的歌诀教她:“学剪纸,要右手拿剪刀,左手拿纸,剪的时候左手转纸,边剪边转。”在阿婆手把手教导下,聪慧伶俐的袁超美完成了“囍”字作品。
这么多年过去了,袁超美仍记得剪好第一幅作品的幸福感,她说自己开心得像只兔子蹦得老高。也就是从这天起,袁超美与剪纸结下不解之缘。袁超美说,成年后,她有了自己的工作,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始终随身携带一把剪刀,有空就剪一剪。
“剪纸就是熟能生巧,一停下来,手就会生,要想剪出优秀的作品,只有不断地练习,不停地琢磨。”袁超美说,做剪纸要善于观察生活,看到喜欢的风景或物体,就默默记下来。回到家再构思,用剪纸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剪纸的道路上,袁超美不断探索,不停琢磨,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在她的剪刀下,被赋予了生命,变成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作品。2016年,作品获“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怀化市第五届剪纸艺术成果展铜奖;2019年,作品获“我和我的祖国”全国老年人文化艺术大赛剪纸类三等奖;2021年,在“欢乐潇湘 幸福怀化”文化巡演活动上,作品获美术类三等奖。
2018年,舞水剪纸被列入鹤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更好地传承剪纸技艺,袁超美将舞水剪纸带进校园。一路走来,袁超美不断进行创新,将更多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貌。“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袁超美说,她将利用好手中的剪刀,继续将舞水剪纸技艺发扬光大。
责编:周紫云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