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美好生活的服务供给商”——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十年公共服务工作侧记

  新湖南客户端   2023-01-01 19:37:0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段凤婧 曾亦云 陈晖

绿茵场上,热血男儿释放着速度激情;瑜伽馆内,温婉女性舒展着婀娜身姿;户外草坪上,音乐爱好者弹拨着热切美好;无人机俱乐部里,忠实拥趸们探讨着前沿技术;V醺酒吧中,时尚青年摇曳着浪漫柔情;烟火气十足的夜市里,“吃货”们享受着味蕾快乐……这是娄底市体育中心每日里最寻常不过的图景。

2011年,一座“体育地标”在娄底城区东北角拔地而起,填补了娄底城区无大型体育公园空白。10年间,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着眼于“场尽其用”,从运动出发,以“免低开放”为总抓手,努力把全民健身推向全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秉承“体育+”的运营理念,不断拓宽体育场馆的外延内涵。如今,这座体育中心早已跃出运动场馆的藩篱,成为集体育比赛、运动训练、全民健身、会展博览、文艺汇演、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体育中心,成为娄底市民运动、休闲、消费的热门“打卡地”,成为娄底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印记。

【“免低开放”,让全民健身“火”起来】

12月的娄底寒意渐浓,而在体育中心的室内乒乓球馆里,则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23个桌台都已“满员”,小小的“国球”在一台台球桌上上下翻飞,“乒乒乓乓”的声音此起彼伏。市民胡志辉和妻子岳琴都是乒乓球爱好者,每天一下班夫妻俩就从涟钢赶过来打球,风雨无阻。“这里场地设施完善,收费不高,环境也很好,每天不来打一下球就浑身不舒服。”像胡志辉这样的健身常客在乒乓球馆已经是司空见惯。

在不远处的室外篮球场上,市民袁先生约上几位球友,刚刚在场地上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试”。“我和我的朋友都喜欢打篮球,经常到处找场地,后来听说体育中心这边有免费场地可以用,就来试了几次,感觉挺好的。尤其是晚上有灯光后,这里已经成为了我们打球的首选场地。”在免费的体育场馆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袁先生感慨地说:“既能满足我们的健身需求,还不会增加我们的生活负担,我们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融融暖意。”

这份暖意,源自于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10年来在体育惠民、服务亲民上的一次次生动实践。

2011年6月,为满足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总投资额11.9亿元,占地面积430亩,建筑面积91320平方米,建有一场(主体育场)四馆(体育馆、游泳馆、综合馆、乒乓球馆)一公园(体育公园)的娄底市体育中心落成。开放伊始,这座市民眼中“高大上”的体育馆就很接地气,在全省率先尝试部分实施免费低收费开放。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借此东风,作为市体育中心的运营管理方,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迅速行动,以“免低开放”为抓手,以“开放范围要更加宽,开放项目要更加多、开放服务要更加好”为核心,陆续对体育馆、游泳馆、乒乓球馆、体育场、体育公园、室外足球场、室外篮球场等所有场馆实行免费低收费开放,开放时间全年达到330天以上。

这样无死角、无禁区的顶格开放,受到各方的高度称赞,但在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的管理者们看来,做好场馆“免低开放”,既是面子工程更是里子工程。因此,在大开“惠民之门”后,围绕场馆建设提质,中心随即又在“锦上添花”和“见缝插针”两篇文章上下足了功夫。

对体育馆附馆、游泳馆二楼、室外篮球场进行全方位提质改造;在体育场二楼建成全长680米的健身步道;对公园内绿化全面升级,栽种大樟树、樱花树、红花玉兰等各类观赏树木1200多株;对景观照明系统全方位维护更新,打造中心的新夜景……

利用边角余地,见缝插针因地制宜地在体育场西踏步下建成了一个有23张球桌的乒乓球馆;在体育公园内增设了84件健身器材;在西广场空地添了9片室外羽毛球场和20张乒乓球台;在体育场内增设一片篮球场和9片羽毛球场……

中心还站在服务市民的角度,贴心地打磨每一个细节。在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等场馆设立6个服务点,免费为群众提供开水、医药箱等物品;投入1万多元买来音响等设备免费提供给晨晚练的市民使用;在中心南广场上建设了一个5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志愿服务站,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引导群众科学健康地参加健身活动;升级提质信息网络建设,在场馆公共服务区域实行免费wifi全覆盖;组织体育场馆人员参与专业培训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为前来参加运动健身活动的市民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费用低廉”“场馆专业”“舒适安全”等成为市体育中心最具吸引力的优势,曾经“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场馆变得“炙手可热”,健身群众接踵而至,365天开放的体育场二楼健身步道更是成为网红打卡地。看到各场馆“热气腾腾”的景象,作为一名老体育人,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健身指导部部长杨晶很是感慨:“2011年刚来体育中心时,我们工作人员比来健身的人还多。现在,每天有2万多人来体育中心参与健身、运动。中心有1000多个停车位,可周末和晚上的时候,经常还是一位难求。”近几年来,前往体育中心健身休闲的市民每年超过100万人次,2020年突破300万人次,2021年接近400万人次。

有了软硬件环境作为“硬核”支撑,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也日益丰富。10年来,体育中心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IP赛事。每年举办的全国体育舞蹈公开大奖赛,最多的时候参赛人数达四五千人;跆拳道比赛举办了七届,吸引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海内外运动员前来参赛;“高铁城市·直达娄底”系列赛事、国际青年男篮对抗赛、中非少年足球友谊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等高规格、大规模的赛事接连不断。与此同时,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主动与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等组织对接合作,举办小型多样、形式灵活的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日、趣味运动会、千人同跳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百花齐放,体育中心的人气越发爆棚。2018年落户中心的娄星区捷安特自行车专卖店店主杨韶勇对此深有感触:“这几年,赛事活动越来越多,来体育中心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还从租金、活动举办等方面给予公园商户扶持和帮助,“我们现在经营压力比以前要小很多。”杨韶勇开心地说。

不断改造升级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繁荣发展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动了起来、笑了起来。目前,各场馆共计接待免费低收费健身人群750余万人次(其中体育场500万人次、体育馆150万人次、游泳馆65万人次)。

【体育+,让精神生活“富”起来】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踏着冬日暖阳走进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记者情不自禁地放缓脚步,在一幅幅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前流连思忖。不远处,健身达人们振臂挥拍,汗水和欢笑交织,体育精神似乎在那一刻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在场馆左侧,还有一条长百余米的党建文化长廊,10多个板块上百张图片将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以及从建党、建国再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所凝练的各种宝贵精神一一展现,让前来健身的党员干部群众在耳濡目染中陶冶情操。

“我们的体育中心,它应该是一个以体育为主体,融合了文化、旅游、教育等元素的体育综合体,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体育文化需求。”在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主任刘涛看来,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是一体的,互为支撑,互相影响。在这样的理念下,10年间,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不断以文化、艺术、旅游、娱乐、教培等多样化的形式为体育赋能。

2014年,在第十二届省运会上,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开创国内大型体育赛事体育和传统文化融合的先河,推出“中国梦·省运情”千幅书法作品送省运冠军活动,由娄底10多名书法家精心创作而成的1600余幅作品,让运动员及各方来宾在观看比赛之余感受到别样的文化大餐,成为该届省运会上一道靓丽的艺术风景。此后,这一活动延续到了我市很多大型体育赛事中,使体育赛场不仅有速度与力量的对决,还给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滋养。

聚焦“体育强体魄,艺术塑灵魂”,2016年,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根据体育馆场馆特点,在市体育中心创办了国内首家高品质平价书画超市“娄底动吧美术馆”。几年间,“动吧美术馆”不断创新形式,利用中心各运动场馆大厅、接待室、廊道等空间,不定期举办小型书画摄影展、美术展、书画展等,打造“流动美术馆”,在彰显体育文化机构的公共文化属性的同时,拉动体育文化消费。

着眼于打造体育综合体,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积极引进体育文体产业进驻体育公园,并对引进企业给予扶持、提供服务。茵浪体育、新锐足球俱乐部、海牛体育、纵野户外、禅意瑜伽运动俱乐部、捷安特自行车俱乐部、篮球青训中心等体育企业纷纷在市体育中心落地开花。

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不断向大众提供樱花节、音乐节、中秋诗词吟诵会、美好生活大讲堂等多样化的主题文旅活动。同时汇聚娄底“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的力量,打造集文体生活、休闲娱乐、主题餐饮、特色酒店等城市功能的集成空间,为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体验与服务。

紧跟市场趋势和时尚潮流,积极培育房车俱乐部、机器人俱乐部、无人机俱乐部、网红直播机构等新兴产业,吸引时尚达人集聚中心。

……

“我们不仅仅是服务单位,而是提供美好生活的服务供给商。”对于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越来越多地承担了除体育属性之外的功能,刘涛给出如此解读。经过该中心10年的积极探索,场景更丰富、场馆更多元、服务更优质的“更好玩的体育中心”,正在以“体育+”的方式,澎湃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016年、2017年省体育局连续两年通报表扬中心的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其工作经验在2018年的全省体育局长会上作典型发言。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调研组来娄调研时,对中心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予以高度肯定,其经验做法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工作案例》。“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典型示范案例”“湖南省十佳体育场馆”“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2022年湖南省‘法治进文旅场馆’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亦纷至沓来。好评如潮,荣誉等身,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的一众工作人员却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他们看来,服务群众,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健康需求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

“未来,我们将在把体育中心打造成多彩多姿的全民健身大舞台上发力,在把体育中心打造成湖南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中心上发力,在把体育中心打造成文旅体充分融合的时尚中心上发力,倾力将体育中心建成体育公共服务优、文体产业强、健身休闲环境美、综合运营效益好、老百度满意度高的全国一流体育中心。”刘涛表示。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当娄底市体育中心这座承载着城市精神面貌的地标阔步走向未来,更好地介入城市的发展轨迹和市民群众的生活之中,相信,年轻的娄底将更具活力,更显魅力。

一审:曾玉玺

二审:周俊

三审:熊小平

责编:曾玉玺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