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四级社工站助力基层治理打开新格局

    2023-01-20 13:55:58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何民生“小事”都是治理“大事”。在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大背景下,社会治理工作需要更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参与。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南省民政厅的相关文件精神,湘潭市民政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湘潭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试行)》《湘潭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六统一”方案》《湘潭市乡镇(街道)社工站运营服务评估办法》等政策文件,以四级社工站建设为基础,让社工品牌“叫得响”、社工人才“留得住”、社工服务“信得过”,助力社会基层治理工作打开新格局。

做大四级网络,社工品牌“叫得响”

一组数据看湘潭社工站的发展——

自2018年10月湘潭启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以来,已建成1个市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7个县(市)区社会工作服务总站、70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在全市的覆盖率分别为100%、100%、100%。也就是说,湘潭早已实现市县镇三级社工站全覆盖。然而,这样的成绩并未让湘潭民政部门止步。目前,全市951个村(社区)中,已有555个村(社区)建成了社工室,配有专(兼)职社工452人。社工三级网络由此升级为四级网络,直接将湘潭“禾计划”品牌从2.0版本推向3.0版本。

升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禾计划”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2019年,湘潭市作为湖南省“禾计划”项目建设工作第一个首创市级督导服务项目的市州,搭建了“市级督导基地——县(市区)级总站——各乡镇(街道)社工站”的管理模式,派驻专业社工日常跟进各站点运营,不断提升社工站的运营能力和社工专业化水平。2020年,在此基础上,该督导服务项目又增加了理论研究和交流指导等内容,不断探索社工站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案,其形成的专题研究报告获省民政厅课题二等奖;我市社工站作为全省优秀典型代表,多次接待民政部以及其他省份民政部门的负责人来潭调研、交流。

基层社工站服务品牌进一步擦亮。在“禾计划”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各个基层社工站通过资源整合、精细服务,也打响了一个个因地制宜的品牌。如湘潭县乡镇社工站利用建党一百周年的契机,以“红社引领·爱润潇湘”为党建品牌,打造匠心公益、党润童心、红心社工系列社会服务品牌项目;岳塘区书院路街道的“睦邻计划”服务项目、雨湖区广场街道的“最多跑一次”项目成功申请了省级福彩公益金的支持;湘潭县茶恩寺镇“耄耋老年”项目获得市级福彩公益金支持等等。

做强专业培训,社工人才“留得住”

基层治理的主体是人,治理对象也是人。抓好基层治理,关键看队伍。

针对社工站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社工多为非专业出身、社工人才“留不住”、社工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2019年4月,湘潭市民政局启动市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运作的方式,促进湘潭市基层社工站建设,加大对社工的培训力度和精度,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明确培训目标,增加培训广度。2019年,湘潭市对社工站人员配备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发现123名一线社工中持证上岗的仅有5人。经过3年多的督导培训学习,2022年,湘潭市基层社工站人员配备具有社会工作教育背景或持资格证书者的占比由4%提高到45%。3年来,该市持证社工达到1100多人(含2022年),2018-2022年累计湘潭市有6人获得省级优秀社工、省级助理督导培养对象、市级优秀社工专业人才等荣誉。

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培训深度。湘潭市通过以“引”带“教”,对全市基层社工站承接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县(市)区民政局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能力建设集中培训。其培训内容涵盖五星级社工站建设、社工服务品牌推广、湘潭市社工站项目政策解读和社会工作服务要求、社工站如何参与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社区资源挖掘与运用、县域如何量身打造一镇一品特色服务项目、社工理论实务知识、社工实务操作演练、示范等,不仅能增强社工对专业知识的系统理解,还可形成社工在解决问题时的系统思维,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社工人才“留得住”“走得远”,成为社工站建设的强大动能。从每年两次评估结果来看,湘潭市基层社工站运营机构在市级中期、末期评估中有60%以上的机构能够达到90分以上。其中1家社工机构在2020年获评湘潭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5A级,1家社工机构在2022年度获评湘潭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4A级;湘乡市、雨湖区、岳塘区基层社工站在省级社工站评估中多次获得优秀等级。

做优督导机制,社工服务“信得过”

四级社工站如何运转?怎样做到统一行动又各具特色?湘潭市目标明确,关键在于做优“督导”机制。

湘潭市在“市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项目的整体督导机制设置上,采用“网络督导+实地督导”“个别督导+团体督导”“内部督导+外部督导”三大方式,对湘潭市77个社工站开展行政、教育与支持性督导工作。

“网络督导”与“实地督导”相结合。在线下,通过政策解读、现场检查等,指导基层社工站按照“六统一”“四大服务领域”、评估要求以及相关岗位职责要求的标准开展社工站服务工作;在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腾讯会议、WPS录播课程等方式,开设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机构运营管理、项目管理、社会工作实务、社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课程。

“个别督导”与“团体督导”相结合。通过不同区域和不同岗位职责,开展集体督导,解决基层社工站各大主体在工作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如主要做好下述四部曲:“处理”社工情绪、“倾听”社工心声、“共情”社工感受、“支持”社工工作。

“内部督导”与“外部督导”相结合。鼓励和督促社工机构积极发展内部督导团队,建立内部督导工作体系;同时以顾问式督导方式,对机构负责人和项目管理人进行督导能力建设支持。如通过跟踪、督促项目实施,提出改进建议,协助修订项目年度计划与总结、制定督导的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等。

3年来,该市通过“四级”社工站充分发挥协调者、倡导者等角色作用,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有效为基层减负增能,提升治理效果和水平,打开了基层治理的新格局。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湘潭市四级社工站累计协助民政系统录入2660697人次,入户探访低保、特困、老人、留守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116921人次,电话访问低保、特困、老人、留守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156155人次,开展个案救助18521个,服务人次23971人次。积极开展专业服务,开展个案工作3686个,服务6965人次;开展社区活动2482场,服务187408人次;资源链接1141次,款物折价共计77.71万元。

(作者:湘潭市同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陈倩、刘扬)

组稿:任琼瑨

一审:田心

二审:任琼瑨

三审:王展

责编:田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