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 促发展 2023天心乘势启航

通讯员 肖建花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1-19 21:49:0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肖建花

(湘江东岸。)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

在岁月转换的当口,长沙市天心区重要会议连轴召开——

2022年12月31日,天心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擘画全年经济工作蓝图与愿景。

1月3日至5日,天心区又进入两会时间,《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备受瞩目。

一时间,长沙南城热潮涌动,鼙鼓声催,时不我待。

天心区《政府工作报告》透露,2022年前三季度,天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列长沙内五区首位。

同时报告提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综合实力挺进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前50强,为了达至这个目标,天心区将开展“十大行动”,推进“八个一批”……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各地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放到了经济建设之上, 而一贯表现优秀的天心区,在这场拼经济的竞赛中,已经迫不及待地拼起来了。

化“人气”为“财气”

(黄兴南路步行街。)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放开,网红长沙又恢复了往常的热闹繁华。

2022年12月31日跨年夜,长沙五一商圈人流如潮、人头攒动,人们聚集在五一广场、黄兴南路步行街一带,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个元旦假期,长沙名列全国跨年热度最高城市Top 10。看到当时热烈非凡的场景,走过疫情的人们都禁不住饱含热泪,人们熟悉的那个烟火长沙又回来了。

“网红长沙,红在天心”,可以说已成为共识。

作为拥有三千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城名、城址一直未有改变,而天心区占据了长沙60%以上的历史古迹,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名区。

(天心区坡子街。)

夜经济,是天心区抢占网红顶流的另一张名片。

在2021年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榜单中,天心区高居榜首,荣膺年夜经济影响力区县榜单第一名。

夜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天心区的细心呵护和保驾护航。

成立全省首个“夜间经济服务中心”,出台《服务夜间经济十二条》等专项政策,完善配套、打造“便捷”夜间经济,育网红品牌、打造品牌矩阵……

网红经济、新型消费,有力推动了天心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繁荣,据《政府工作报告》透露,2022年天心区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14.2%、全市第一。

(美食大本营。)

去年6月13日,时任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长沙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的图,并配文“Food court,Changsha,#China。”向全球推介长沙。网友看后纷纷点赞留言,分享长沙美景与美食,该话题也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欢迎大家到长沙来喝茶颜悦色,吃文和友的小龙虾,到解放西路潇洒走一回”。在去年8月举行的“中国这十年·湖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委书记张庆伟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诚挚邀请,也给天心区打了一个大广告。

人们说,流量就是王道。已抢占顶流的天心区并不松懈,而是乘势而上。

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天心区委书记吴新伟明确指出,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擦亮“网红长沙、红在天心”这张最具辨识度、最活跃的名片。

具体的措施方面,天心区要“发挥长沙新消费研究院的作用,以新消费为重点,一方面,打好消费券、云逛街、购物节等一系列提振消费‘组合拳’,另一方面,加快布局打造‘湘府消费中心’,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发展新个体经济,大力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努力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大力构筑新消费发展高地”。

天心区委副书记、区长周志军也强调,要想方设法把流量变成资源,把人气变为财气,持续推进五一商圈、湘府消费中心、长株潭商圈提质提档,加速打造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

变“先行”为“先进”

拼经济,归根结底是拼产业,而大项目建设,是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

前不久,位于天心经开区的湖南最大数字新基建项目——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项目(一期)一标段最后一栋A1栋(数据中心)正式完成主体结构的封顶。

“天翼云”是全省投资额最大的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达120亿元,建成后将具备40万台服务器的云资源能力,成为全省网络层级最高、出口带宽最大、云计算能力最强的超大型数据中心、融合异构算力中心,将长沙拉升为中南地区的信息高地。

这是“天心数谷”建设步入高潮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2022年天心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22年天心区铺排重大项目193个,完成投资417亿元,市级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27%。天心数谷一期、新韶山南路、暮坪湘江特大桥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加速推进,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一期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封顶,爱尔眼科全球总部大厦竣工运营……

2022年下半年,天心区项目建设又传喜讯,国家医学中心、长沙奥体中心、省图书馆等重大公共设施项目,华润天欣等一批优质项目的成功落地,天心区产业布局日臻完善,集聚效应日益显著,全区经济平稳向好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重大项目在天心区的接连落地开花,离不开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机遇的助力。

(长株潭生态绿心。)

以暮坪湘江特大桥建设为代表的融城交通建设,以长沙奥体中心为代表的“绿心”建设,以“天心数谷”为代表的“数心”建设……

天心区位于长株潭都市圈的几何中心,无缝对接株洲、湘潭两市,通过“绿园”、“绿心”、“天心数谷”等优势,早已在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抢占“C位”。

在“天心数谷”,湖南大数据交易中心作为湖南省唯一的数据要素与数字资产交易场所,汇聚南方多省数字资源,抢占数字经济战略高地。天心区还布局了湖南省地理信息产业园、软件产业园,集聚了微算互联、绿盟科技、数据宝、华控清交等6000

(湖南大数据交易所。)

多家与数字产业相关的企业,依托大数据产业,抢滩数字经济,吸引了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以及湖南气象、地质、能源等6大数据中心落户,形成了万物互联的产业生态。

去年初,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成功进入国家计划,几乎同时,湖南省委、省政府又重磅官宣“强省会”战略,两大战略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天心区。

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天心区对此有着清醒认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长株潭都市圈建设赋予天心更高的战略地位,强省会战略实施赋予天心更强的发展使命。

同时,天心区也不乏紧迫感:“抓住机遇、赢得美好未来,错失机遇、落后一个时代。” “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项目驱动,重点推进:高标准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前沿性科技攻关平台、创新孵化和成果转化空间、健康产业集聚高地;稳步推进长沙奥体中心首开区建设,着力打造全省体育新地标、长株潭融城新空间、绿心中央公园新景点、文旅体融合发展新示范;全力推动天心数谷建设,构筑数据集采、加工、交易、研发、应用全产业链平台,打造全省数字经济集聚示范区。

抢抓时代潮流的“风口”,天心区,正由长株潭融城“先行区”向“先进区”铿锵前行。

树信心促行动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同时,也是中国走出疫情的元年。

天心区对2023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规工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投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综合实力挺进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前50强。

而《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22年,天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为5%(预计数),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百强区第52位,较去年拉升8个位次。

吴新伟对7.3的增速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其中,他指出,全省增长目标定为6.5%以上,全市增长目标定为7%以上,天心作为省会中心城区,GDP增速应该高于全市目标,为全市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吴新伟还强调,近年来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运行受到较大冲击,方方面面压力加大,社会资本观望态度明显,GDP7.3%的增长预期有利于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发展信心,汇聚发展力量。

面对自我加压的新目标,天心区信心满满,而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任务?天心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十大行动”。

开展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创建行动,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0家,税收过亿元楼宇达27栋以上。

开展财源建设及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债务保持在绿色区间运行,城发、国资两家企业完成营收85亿元,经营净利润达5亿元以上。

开展全省营商环境“首善之区”打造行动,巩固拓展“一日一制一景三中心”营商模式,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5%以上,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排名争先进位;精准高效落实中央、省市稳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新增“四上”企业125家,市场主体总量增长12%。

开展新消费、汽车消费双升级行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力推进五一商圈、湘府消费中心、长株潭商圈提质繁荣发展,新增限上社零企业70家。

开展智慧天心建设行动,深化智慧天心城市运营指挥中心“1+1+N”功能建设,打造智慧小区、智慧楼宇试点应用10个,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2家。

开展“科创天心”强基赋能行动,完成技术贸易合同交易3000项,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5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00家。

开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落实建筑业发展扶持办法,搭建项目合作推介平台,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建筑业总产值增速达15%。

开展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化金融服务质效,拓宽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实现上市后备企业20家以上。

开展“天心数谷”建设行动,深耕大数据、地理信息、软件+人工智能、文创广告、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医药产业6条赛道,数字经济规模达250亿元。

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行动,优化扩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做优南部融城片区规划;成功申报国家医学中心,全面夯实“一核三圈”生命健康产业基础。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新征程新使命,且看天心区铿锵前行。

一审:封豪

二审:张福芳

三审:谭登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