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2-14 17:41:21
聚合资源,共话成长。12月13日,株洲国投集团举办神农湖畔企业会客厅第九期,邀请先进金属材料行业专家、企业家汇聚一堂,针对如何推动产学研合作、打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通道进行深入交流,助力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先进金属材料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核工程、石油化工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也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株洲先进制造业实力位列全国第42位、中西部地区第8位,不仅在先进金属材料的研发、制造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优势,在应用方面更是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南大学变形镁合金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祖铭介绍镁合金的特点、优势、现状及应用领域。他指出,镁合金未来有着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力,但对技术性能要求非常高,相关技术被欧美垄断,并被美国列入禁运名单。中南大学变形镁合金研究中心深耕高性能镁合金的设计、研发和拓展应用领域,已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今年7月,研发中心已与省内公司签订相关成果转化合作协议。期待未来能与株洲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企业开展更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落星认为,铝合金产品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等产品的重量,符合汽车产业“轻量化”发展趋势。实验室团队目前专注于铝合金产品应用及材料推广,希望通过制造工艺的突破,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升铝合金自身的竞争力。株洲在高端装备及汽车制造产业等领域具备独特优势,期待未来产学研多方合作,为培育制造名城添砖加瓦。
株洲宜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莫洪波介绍,株洲宜安精密主要致力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车辆的镁、铝合金精密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设备——布勒(BULER)牌6100T压铸机。公司将充分利用国投集团的本土优势及宜安科技深耕镁、铝合金压铸行业35年的工艺技术和客户资源,充分利用长株潭及中南区域丰富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资源和良好的配套环境,充分利用株洲良好的工业基础和营商环境,力争成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最具标志性的压铸企业。
湖南株冶火炬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永祥介绍,株冶火炬新材是株洲冶炼集团牵头组建的国有控股企业,是湖南省级“小巨人”企业,也是国投集团参股企业。公司锌基材料年生产能力30万吨,是目前全球生产能力最大的锌基合金生产基地。未来公司将努力打造“产、学、研”一体的锌基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不断开发新品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株洲市四兴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上游表示,四兴机械初创时,主要从事模具、夹具的设计制造。经过20年的不断转型和设备升级,目前已发展成一家专注于铝合金压铸件模具设计、制造、压铸及精密加工的汽车零部件专业供应商,主要针对汽车热管理系统及转向系统生产高气密、高精度、高强度的“三高”中小件、精密件,目前产品已出口欧美。期待未来能和国投集团、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及业内先进企业合作共赢,推动株洲压铸行业上规模、上档次。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基地总经理周莉介绍,中车时代电动致力于新能源商用车辆的研发制造,包括新能源客车、新能源环卫装备、新能源物流车、新能源重卡等,公司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位居全国前三,但目前许多关键零部件依然需要依靠进口,价格高昂。希望国内零部件生产企业及科研单位能够通力合作,解决国内车企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
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协会秘书长,株洲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秘书长李一鸣表示,协会目前重点关注、推进的工作有两项,一是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二是如何构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各位专家、企业家加强沟通交流,助推株洲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株洲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述勇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聚合企业、平台及院校资源,不断完善产业链、创新链及人才链,相信依托株洲现有产业基础,株洲先进金属材料发展一定能闯过“创新关”“成本关”“应用关”,为推动株洲“3+3+2”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李尚南 邓筱雨)
(一审:颜青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
责编:颜青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