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前港后厂”水运经济欣欣向荣

  湖南日报   2022-12-02 07:47:09

湘潭地处湖南中东部,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水路交通发达,水运优势明显。水运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液体散货、重件、集装箱运输以及跨省间的长途运输中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近年来,湘潭港水运平均每年为企业节约物流综合成本约5亿元以上,为湘潭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湘江—长江—沿海”水运通道是湘潭市最经济的出海路径。就钢铁企业而言,水运比铁路运输要降低运费成本60至80元/吨,比公路运输则要便宜至少100元/吨以上。水运成本优势使得湘潭市的主要大中型企业、经济园区大多选择沿江而建,大型钢铁企业湘钢集团进口的矿石和板材90%以上选择水路运输。

湘潭港现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年港口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年进出港船舶1.2万多艘次,在湖南省内排名第三,为全国内河重要港口,正向内河大港、强港阔步迈进。

港口水运的日益发展也带来了临港产业的繁荣。如今,在湘潭港铁牛埠港区、九华港区后方,已形成钢铁建材、能源电力、先进装备、机电、汽车及零配件等千亿、百亿产业集群。随着发展空间的不断扩张,湘潭港正逐渐形成港工互动的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湘潭港拥有全球最大的宽厚钢板生产基地及专用码头。宽厚钢板专用码头紧邻湘钢五米宽厚板厂,2012年该码头三个千吨级泊位全部建成投产,丰水期最大可停泊5000吨级船舶,码头装卸采用1台50吨门座式起重机,3台40吨龙门式起重机,采用先进的5G技术远程操作,实行24小时作业,目前年水运发货量近300万吨。如今,湘钢优质宽厚钢板产品是一张世界级名片,通过湘潭港口水运通道销往全球,呈现前港后厂的经济活跃局面。(陈 石 周向熙 蒋 睿)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2年12月2日10版

(一审 蒋睿;二审 曾佰龙;三审 白培生)

责编:胡孟婷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