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在湖南——“青年创新创业故事”系列报道13|周音孜:让青春在逐梦道路上燃烧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2-28 20:14:20

文/袁雅静

故事从“责任”二字开始。周音孜是香港教育大学的学生,出于作为一名预备教师的责任感,她萌发了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念头。

“如今,学生综合能力较差,缺乏自理能力的例子屡见不鲜。作为一名预备教师,我总会感到担忧。”这是周音孜的初始动力。而在充分的行业市场调查中,周音孜察觉到劳动教育潜在客户群体庞大,提供专业课程的劳动教育机构却少之又少,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令她更加坚定了劳动教育创业的想法。

带着满腔热血一头扎进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将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周音孜不免遭遇阻力与挫折。

“除了目前学生群体缺乏劳动教育的现状外,现有的劳动教育机构也存在漏洞。”当时的周音孜作为创业新手,专业限制和场地限制这两大难题给了她当头一击。

“现有机构通常只提供小范围、短时期的独立体验课程。”周音孜表示,“其次,机构通常与城郊菜农等进行私人合作,规范性无法得到保障。”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周音孜和她的团队开始了积极探索之路。

在一步步创业的探索中,周音孜和她的团队也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们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政策、经验及合作资源三个方面。”她们将目光放在教育部要求及经典传统文化内容结合领域,开发了五大板块课程。

以奇妙厨房课程为例,团队分年龄段调查研究学生学习特点及能力,从认识厨具到独立制作循序渐进,同时结合《礼记》《论语》等相关国学内容设计更为丰富的课程,周音孜计划在岳阳打造基础模版后向外省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集中地区复制推广。

在解决了缺乏专业性的问题后,周音孜和她的团队与岳阳青葵园营地达成了合作,建立教学基地,分为室外实践操作区和室内课程开展区,彻底解决了场地不规范的问题。基地室内教学区域及劳动体验用地充足,满足了开展少年儿童劳动教育的需求。

目前,朝年劳动教育项目直接解决了10名大学生就业问题,此外促成200余人间接就业,其中大部分为65岁以下低龄老人退休再就业。

故事的最后,周音孜自豪地说:“朝年劳动教育项目以优质的课程及负责的态度全面提升新时代青少年儿童劳动素养及传统文化素养,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每一个人都是追梦人,只有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伟大的中国梦,这样的青春才能真正绽放光彩。

(一审:胡旻 二审:喻志科 三审:熊佳斌)

责编:胡旻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