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话说湘潭地名中的冲、岭、坳、塘、湾、圫一一古代地名文化略考

楚国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2-28 20:02:43

文|楚国良

2021年下半年,笔者在湖南红网省文联联合主办的文化频道,连续刊发了"话说湘潭十八铺","话说湘潭十八桥",文章发表后,一日与原湘潭县政协文史专家、退休干部周强先生微信聊天,他说,"铺"、"桥"确实是湘潭特色,其实还有"冲"、"岭"、"坳"、"塘"、"湾"、"圫"也是特色,不过不象"铺"和"桥"曾经作为乡镇一级行政区划的地名那样著名,但也不可小视。

周强先生的话语给了我莫大的启示。正好手中有湘潭市人民政府主编的《湖南省湘潭市地名录》(1982年10月第一版),王龙林主编的《湘潭地名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湘潭县民政局主编的《湘潭县地名志》(湖南地图出版社,2020年10月第一版),于是遍查资料,进行实地考察,遂成拙作,以誌于此。

——题记

一、 地名的内涵

难以想象,在一个没有地名的世界里,人类将怎样生活。在日常生活里,谁不能与地名发生着联系呢?家乡的地名,时时散发着泥土和生命的芳香,犹如一束情感纽带,总会勾起离乡游子的无尽情思;别处的地名,也会包裹着淡淡的异乡情调,引起人们的悠然神往和些许遐想。

地名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表称地点的文化符号,地名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它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记录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地名是活跃的文化细胞,特别是那些蕴涵丰富的重要地名,代表了中国文化经络上的关键穴位,组成一道道文化脉络,传达出中国文化之深处的信息。地名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包藏了太多的历史文化信息。一个地名常常对应着许多传说和故事,在这种叠加式的层累之中,曲折地反映出该地生活面貌的本真。毫无疑问,地名之命名,并非是随心所欲的产物,在其生命的起点上,它就被深深地打上了出生地之自然的和文化的胎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一地之名,赋予具有特定方位和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以名称,保存了其所代表的土地之地形面貌,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从而成为其自然生态的档案,同时,它又记录了各民族独特的生活内容,包含了人们对地理实体的精神寄托,反映出该地民众的生存状态、活动轨迹、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特征。

地名是一种文化遗产。诚如学者们所言,一切历史必定与某些地点有关,因而都是地理的历史。从人文地理学上来说,民族文化变迁的内容以语言的形式而在地名上之残留,使其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地名作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而反映一地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统,留存着人们对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独到认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联合国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人类不应该忘了自己的来路;我们对地名之时时触摸,就是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追寻与怀念。

重视地名,是人类激活历史文化记忆的一种努力。作为写在大地上的历史,古人对地名之价值是有充分认识的。先人们用心地记载了大量的地名,从地名的音形义、历代沿革、命名规律诸多角度,也就是从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层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文献。在当下,充分而有效地运用那些有意味的地名,利用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遗产,以之作为乡土教材,能够成为一种鲜活的爱家乡教育的生动形式,这对于唤起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二、文化的外延

地名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特殊记录与见证,也是世界文明史的记录与见证,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华优秀传统地名文化蕴含着多重价值,主要体现三个方面:地名文化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文化归属、提升爱国热忱的重要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话语模式的特殊进路。

1、地名文化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地名文化演绎历史文化发展。地名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特定历史事件、乡风民俗、文化迁徙、政治变迁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比如,中国河南修武县,秦朝设置,取“武王伐纣,修兵演武于此”之意,相传商末周武王兴兵伐纣,途经宁邑,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驻扎修兵练武,改宁邑为“修武”,修武从那时得名至今,成为中华大地最古老的县名之一,已经被联合国授予“千年古县”称号。湖北恩施自治州的来凤县,相传县境翔凤山有凤凰飞临得名,这是典型的神话传说在地名文化中的体现。再如,八朝古都开封,春秋时期郑庄公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西汉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改名为开封县,最终变化形成现在的开封市,其地名的发展变化明显的体现了政治文化变迁。

地名文化蕴含传统审美观念。地名是人们对特定空间位置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在这种符号意义的表达过程中,体现了传统审美观念。比如,采取方位对称的形式命名,常用东和西、南和北、上和下、左和右等,地名如东阳县(西汉设置,今山东武城县)和西阳县(西汉设置,今湖北黄州),山东和山西,广东和广西,湖南和湖北。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中正之美,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中正对称美的特征,北京的东城区和西城区也是这种美学文化的典型代表。

地名文化承载人们价值追求。地名文化是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符号和价值传递系统,承载了人们的价值追寻,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一部地名文化史,可以发掘出历史发展中的价值追寻史。例如:中华民族对于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与期许,对人生充满了乐观,对国家和人民充满了善意的祝愿,在地名文化中常用宁、安、吉、泰、康等字眼,如南宁、西宁、兴安岭、吉林、吉安、泰安、新泰、建康等地名就典型的体现了这种特征。中华民族对于天人和谐、天下大同、厚德载物等精神的追求,在地名中经常用和、德、同等字眼,如和县、承德、德州、大同等。可见,中华民族将价值追寻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凝集在地名文化中。

2、地名文化是增强文化归属、提升爱国热忱的重要途径

地名文化承载浓厚的文化归属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地名文化形态万千。基于传统社会文化结构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对土地的深情、故土的眷念、国家的热爱,一种特有的“寻根文化”情结。地名文化是每个人都熟悉的文化,富有浓厚的情感基础,成为吸引人、凝聚人的特有精神资源。地名文化中可以找到共同的记忆、找到心的共鸣、找到文化精神的归属。例如:湖南炎陵地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不再是简单的湖南一个县城的地名文化传播问题,依托于炎陵祭祖文化的广泛传播,这种地名文化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祭祀祖先、传承中华文化、传播国家主流价值导向的重要载体,是海内外华人寻求文化归属的重要载体。

地名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是一种归属感、尊严感和自豪感的统一,爱国主义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国家为民族做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包含了爱故土、爱人民、爱国家的最基本要求,这几个方面有着不同的层次要求。爱故土是一个人生于斯、长与斯,必然念于斯、归于斯,是对故土的无限热爱与眷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情感的基础首先起源于爱自己的美好家乡。正如《我的祖国》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一个人在深情传唱这首歌的时候,心中自然会想起家乡的那一条河,无论是长江还是黄河,还是家门口的一条小溪,都将在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中升华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地名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家乡故土情意表达中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3、地名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话语模式的特殊进路

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话语模式构建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检验文化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是否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模式、是否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权、是否在国际国内形成持久强大的影响力。在优秀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构建特色的话语模式是必经之路,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不可能割断历史、割舍文化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话语模式构建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文化建设需要通过特色传统文化话语模式的建设来达成,而特色地名文化可以为这种特色传统文化话语模式的构建提供特殊的进路。

特色地名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特殊进路。地名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特定符号,是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特定意义传递系统,具有遍在性和全民性。人们由于生活其中,很容易熟知、习惯并自然内化为一种行为认知。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故事讲得正不正确、讲得好不好,深刻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效,影响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影响着中国特色话语模式的构建。从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来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只有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去,形成一种“日行日渐而不知”的氛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地名文化的遍在性与全民性特质,有助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成为民众的日常实践。特色地名文化一旦找到恰当的承载方式必然有助于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形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新形态,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一种特殊的进路。

三、湘潭地名中的冲、岭、坳、塘、湾、圫

1、冲

冲:“冲”是湘方言,指的是丘陵地带的一种特有的地貌。学术上将“冲”解释为:“山区的平地”。

湘潭及周边地区好多“冲”。这些“冲”除了确实是“山区平地”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都离山区的主要交通道路在一到两公里以上,而且不是要翻山进去,就是要从山涧的小道进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冲”就应该有一个相对应的“主要交通道路”。

韶山市韶山冲之所以为“冲”,它相对应的“主要交通道路”应该是韶山火车站或竹鸡段一带。

韶山冲是个美丽的地方,群山环抱,绿树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个凹形的房屋,这种房屋被当地人称为“一担柴”式民居。房屋的墙都是用土砖砌成的,一多半盖着青瓦,另一小半盖着青草。

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毛泽东就出生韶山市韶山冲的那青瓦屋里,在韶山冲,毛泽东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最后走出了韶山冲,成就了一代伟业,让韶山冲闻名天下。

不过,在这之前,韶山冲在湖南湘潭算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交通闭塞,也比较落后。

在很久以前韶山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子过一生”,这就是过去韶山最贴切的形容词。

烟山冲:地处湘潭县姜畲镇。此处历为宁乡三仙坳通往湘潭姜畲的必经之地。昔日地窄人稀,村民在此定居种烟草为业,取名“烟山冲”,后渐成地名。

严冲:地处湘潭县排头乡。此地四围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自松梓至仓冲形成十里长冲,一片平畴。相传过去为严姓聚居之处,故称“严冲”。

腊家冲:湘乡市月山镇洪海村有个叫腊家冲的地方。这里的家,方言,即夹或个的意思。原名邋夹冲。因很久以前,此山冲中一户人家不讲究环境卫生,家中异常邋遢,而遭众口指谪,故流传下其名称,更今名。

碓坎冲:湘乡市梅桥镇合兴村有个碓坎冲。碓坎又名碓臼,是旧时舂稻谷和把糙米舂成熟米的花岗石凹型器具。该冲地形形状像巨形碓坎,故流传下其名称。

板箩冲:板箩冲位于湘乡市壶天镇南岳坪村。板箩,农用箩筐分为两种,即丝篾编织的叫丝篾萝,篾片编织的叫板篾箩,又叫板箩。该山冲形状像板箩,树林茂盛密不透风,故得板箩冲名。

减亩冲: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13组一山冲内有15亩水田,叫减亩冲。因该处田地地质状况差,属冷浸水低产田,所以对水田全部打折,减少那个时候的征购粮食,由此得名减亩冲。

2、岭

岭:南方特别是湘方言区,多习惯于把山叫做“岭”。

塔岭:地处湘潭县云湖桥镇。关于“塔岭”,光绪刊《湘潭县志》中记载:“李文庄建塔以埤形势。”“山寒野秀,文庄《偶游》诗云‘鸣槔轧春,小溪动碧’者也。”这里的“李文庄”就是李腾芳。据1929年湘潭高塘李氏九修家谱卷六记载,李腾芳生于嘉靖四十四年五月初五,卒于崇祯四年,1592年(万历二十年)中进士。李腾芳曾任明朝兵部侍郎,死后谥文庄,他才气横溢,《偶游》是其描写家乡景色的一首诗,“鸣槔轧轧春拍拍,小溪流澌动深碧。抹雨涂烟一树花,赌墅呼卢几般客”等诗句唯美而灵动。

旧时的塔岭,有湘潭到宁乡的官道,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湘军与太平军展开了湘潭之战,清军统帅塔齐布由宁乡官道直赴湘潭,在此经过。他询问当地人得知这里的地名为“塔岭”,发现其中“塔”字与自己的姓氏相合,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后来果然一举获胜。这段故事在光绪刊《湘潭县志》中也有记载。

如今的塔岭,不见旧官道的影子,也早已没有了塔。

排头岭:地处湘潭县排头乡。此处地属丘陵,山皆南北走向,唯一山横亘其间,“排头岭”之名源出于此。此处历为墟场。传统手工业产品“排头禾镰”很是有名。

太平岭:湘乡市月山镇褒忠山村有个地方叫太平岭。此山此岭是乡邻共同拥有的产权,然地界清晰,各家谨守从不逾越侵犯,相安无事,世代相承,故流传下其太平岭的名称。

3、坳

坳:山间平地则为坳。

分水坳:此处地势隆起,为湘潭、湘乡两县分界之处,故名“分水坳”,历为小集镇。

铜钱坳:湘乡市山枣镇万贯村,清代有富翁王万贯居此,村以人名。村内有个铜钱坳的地方,从前此地乡民都以做雨伞为副业,家家户做竹把篾筋纸伞,销往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市场,得回来的是一大串大串铜钱。铜钱多,地域内较为富庶,特别是做纸雨伞的山坳地段处,得名铜钱坳。现为铜钱坳村民组。

4、塘

塘:湘方言多把屋门口的小水坑叫做“塘”,大塘就叫“湖”。

响塘:地处雨湖区鹤岭镇。境内仙峰岭下有一水塘,山上一股清泉流入塘内,潺潺有声,故名响塘,日久成为地名。

军塘:湘乡市泉塘镇军塘村,在市驻地西部8千米,面积6.36平方千米,人口2700人。境域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参加湘勇(即湘军)人数较多的地方,十有九户投军,故名。这里,塘,指地方。当时,湘乡境域有数十万人投入湘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与代价,打败太平天国,胜利后有上万人封官晋爵,也为经济发展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勺把塘:湘乡市月山镇金坪村有个地方叫勺把塘。勺把,方言,指用于舀粪泼勺或其他器皿上的长、短柄把。用于地名,有贬义,喻指很久以前曾有不符乡风民约行为之人,受到众口指责,故流传下其名称。

抱扑塘:湘乡市翻江镇菖蒲塘村有一口水塘叫抱扑塘。它的得名缘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很久以前,一对青年男女很有情意,然女方父母嫌男方家境贫寒,将其另许他人。很快即是择婚吉日。是夜,青年男女饮恨相抱,双双投塘而尽。这口因殉情的水塘就叫抱扑塘,几百年来一直叫到今天。

钉子塘:湘乡市白田镇上麓村有个地名叫钉子塘。很久以前,人们为一口水塘的所有权争执不下,在告官判定时,一户主拿出先辈遗留下的契据,证实产权归其所有,成了板上钉钉子的证据。钉子塘便留流下其名称。

蓑衣塘:蓑衣塘位于湘乡市东郊乡三湘村内。蓑衣,用棕毛编织而成的雨具,披在身上避雨或那时贫困当衣披保暖与睡觉当被用。此处水塘旁边曾有过制作蓑衣的作坊,故流传其名。

5、湾

湾:“湾”,《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之一:“水流弯曲的地方”。

水竹湾:地处湘潭县易俗河镇。此处小溪南来,山环水复,水竹丛生,故名“水竹湾”。清光绪县志载:水竹湾,三阜连垒,刘答海驻兵之地,西通洛口,刘宏化之世居”。旧为易俗镇通往渌口必经之地。昔为过路村坊,1972年修湾东港渠,村坊拆除。

石鼓湾:地处湘潭县石鼓镇。其侧岸突出一巨石,立于扶椅山前,形状似鼓,引人注目,“石鼓湾”因而得名。此处历为县内著名集镇。1977年5月,百年罕见的山洪暴发,街道、河坝、田土俱毁,灾后重修青山河,再建石鼓桥,新建“石鼓新村”,逢场赶集,甚为热闹。

6、圫

“圫 ”是特指涟水两岸附近的低洼处或旧河道自然形成的几百亩水面的天然的“大池小湖”。湘潭县志上称、湘潭有名的大圫有十一个,分别是马圫、白圫、兆圫、涛圫、衡圫、两头圫、水坡圫、尚家圫、朱家圫、莲圫、潭圫。

白托:地跨光荣、草塘、文佳滩、白托四个村。据传昔有陈、刘、李三姓居此。为解除干旱,就地造托,约700亩水面,司灌田3000亩,是当地农田主要水源。远望托面,白茫茫一片,故称“白托”。

撩箕圫:湘乡市虞唐镇虞唐村有个地名叫撩箕圫。撩箕又叫撩箕子,旧时用于淘米或把米或食物煮开后从大锅中沸水里捞出(叫撩米或撩某物)的竹制器具,用细条丝篾编织而成的圆形斗状,有竹把连接,类似于今天厨房的漏勺。该地域形状像撩箕,故名。

责编:陈普庄

一审:陈普庄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