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2-12-28 10:49:16
文/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慎
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突出增收节支实效,今年以来经营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稳中提质、稳中出新的良好态势。
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以下简称“湖南省分行”)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南的“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工行党委“48字”工作思路,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积极抢抓“湘江新区”“强省会”和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发展机遇,加强“两新一重”、制造业、民营企业、绿色信贷、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与此同时,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突出增收节支实效,经营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稳中提质、稳中出新的良好态势。2022年以来,KPI考核和等级行评定连续三个季度进入系统第一方阵,拨备前利润、净利润、营业收入、存贷款等关键经营指标增量、增幅均列系统前列,增量可比同业占比远超余额可比同业占比。在金融助力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征程中,既实现了自身经营发展的提质增效和系统进位,又充分彰显了国有大行应有的责任担当,为构建湖湘发展“新格局”贡献了工行力量。
“政银齐心同频共振”精准滴灌服务实体“源头活水”
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增强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全力推进工商银行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30条”和湖南省分行稳企纾困服务实体“22条”具体措施的落实落地,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贡献更多力量。
1.主动发力支持实体经济加速发展。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和金融综合服务力度,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进程中发挥“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在严守风险底线前提下,主动发力、应贷尽贷、尽早投放,努力做到同比多增、同业领先、既增又优。2021年以来,在工商银行与湖南省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基础上,先后与11个地市、6个厅委、38个竞争性优质客户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用好用足各类金融工具和产品,分类施策,多端联动,精准发力,不断输送“源头活水”,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截至9月末,对湖南区域资金净投入余额9391.41亿元,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许和一致好评。
2.精准发力支持重点领域融资需求。紧紧围绕湖南“制造强省”战略规划,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确立了“三新一高”信贷布局,重点聚焦湖南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新动能培育、15个百亿项目以及100个“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等领域,探索支持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精准对接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清单重大项目,充分运用信贷营销专班和重点客户重大项目营销柔性团队,加大项目挖掘和储备力度,加快推进“三个一”营销工程落地见效。截至9月末,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03.65亿元,增幅42.77%;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25.76亿元,增幅44.19%;新型城镇化板块贷款较年初增加133亿元,增量占比32.16%。
3.持续发力支持纾困解难政策落实落地。紧紧围绕“六稳”“六保”任务,突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千方百计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二条意见》,组建了“疫情防控金融服务专班”“暖春行动专项小组”,深入开展“春润行动”等专项融资行动,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全方位发挥金融力量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累计对6270户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涉及贷款余额约42.71亿元。全面落实让利减费政策,积极缓解疫情期间企业经营压力。公司贷款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5%,同比下降51个BP。普惠贷款平均利率3.91%,较年初下降21个BP。
“坚守本源利民为要”多管齐下力争普惠金融改革“新突破”
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增强金融普惠性”的要求,全力推进“全行办普惠、普惠为全行”,坚持客户需求导向,充分运用“数字普惠+”模式,不断增强中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稳步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质效。
1.“双轮驱动”破解融资难题。贯彻落实国务院、银保监会陆续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勇于突破,着力破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进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逐步加大普惠贷款线上融资增量和信用贷款增量占比,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前三季度,安排不低于411亿元普惠专项信贷规模,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制造业等行业。开发制定“中企云链”“园区e贷”“高新区积分贷”“臻享贷”“湖南医保贷”“金叶贷”等分行特色融资方案,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9月末,普惠贷款较年初增加92.27亿元,增幅39.43%,其中线上业务融资增量占比85.03%,信用类贷款增量占比77.01%。
2.创新升级打造产业链新生态。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巩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精神,坚持在支持建链强链上寻找突破口,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成功创新了数字信用凭据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创新“云链金融”业务,执行基准利率,无需抵押和担保,实现业务办理线上化、智能化、自动化,以数字信贷提升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一经推出就得到核心企业、供应链客户、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的高度认可。截至目前,全辖共建数字供应链150条,累计为3万户产业链上核心企业供应商发放融资额379亿元,全省市场占比52%。
3.多样协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坚决落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方针,始终坚持渠道建设、资源配置向贫困地区倾斜,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一方面,聚焦湖南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通过创新惠农信贷,延伸县域金融服务触角;另一方面,聚焦丰富乡村综合金融服务发展,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融资需求,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性。积极开展“工银兴农贷”场景拓展,创新推出“惠农e贷”“海吉星商户贷”等8个乡村振兴特色融资方案,为特定场景的新型农业主体和农户提供线上融资服务。截至9月末,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199.84亿元,增幅19.67%。
“创新求变赋能减负”打造智能化驱动金融发展“新引擎”
深入贯彻落实陈四清董事长关于加快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部署,聚焦“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五维布局,在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
1.优化机制加快转型人才培育。以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立足培育“数字基因”,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出台了科技菁英人才培养等方案,率先设立了每年150万元的行长创新奖励基金,联合打造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数字运营融合体系,筑巢引凤,广纳人才,逐步建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数字化人才队伍“蓄水池”,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截至9月末,湖南省分行金融科技部人员研究生占比47%,较2018年激增400%,80后占比59%,平均年龄39.4岁。
2.致力创新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紧紧围绕工商银行《深化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聚焦业务模式和治理模式的变革突破,全力打造“金融+科创”的新生态。创新打造分行特色社保卡跨省通办项目,推出“工银e证照”小程序、“横切面管理”、个人贷后监测管理平台、预授信白名单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因需而变、千人千面的精准化服务能力。创新推出湘通宝、社保代发、预售房资金监管、医保基金结算等项目,体现大行应有担当。创新推出湖南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乡村振兴馆、烟农振兴通等项目,有效提升金融创新助农惠农能力。近年来,湖南省分行创新研发呈井喷式增长,2018年29项,2021年439项,三年时间增长了1514%。
3.集聚优势打造中非金融服务旗舰。在省政府及人民银行的指导支持下,成功打造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以中非博览会落户湖南为契机,依托湖南自贸区平台优势,加强与南非标准银行联动合作,持续提升对非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助力中非金融与经贸合作深度发展。目前,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已开通南非、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博茨瓦纳、赞比亚6个非洲国家的对公即期结售汇业务。近期,成功办理全国首单肯尼亚先令跨境汇款及结汇业务,为中非经贸参与各方提供了汇兑便利化新通道和汇率风险管理新工具。
“点绿成金双碳共生”创新引领刷新绿色金融服务“新纪录”
贯彻落实党中央“双碳”战略目标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三步走的“湖南方案”,加快投融资结构绿色调整,打造“双碳”绿色金融发展第一矩阵,以金融力量助推湖南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开创绿色金融“新格局”。紧紧围绕湖南省绿色产业发展整体布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加大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产业贷款投放力度,统筹推进投融资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倾力打造湖南省分行绿色金融特色品牌。截至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933.5亿元,较年初增加342.9亿元,增幅58.06%,余额、增量、增幅均列可比同业第1位。
2.打好绿色产品“组合拳”。综合运用“投、贷、债、股、租、顾”等多种工具,积极创新绿色领域多样投融资方式。成功为某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发放湖南省内同业首笔碳排放权质押票据融资业务。先后为某电力公司承销发行省内首笔绿色债券、为某水利水电有限公司发行首笔绿色永续债。累计为11家符合条件企业38笔贷款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共计6.82亿元。为1家符合条件企业贷款申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先后为某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某水业集团有限公司、某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办理绿色租赁、绿色并购股权投资等业务,有效支持湖南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3.树立降碳减排“新标杆”。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及环境信息披露相关工作,切实履行国有大行社会责任。在省内同业率先实施自身运营碳排查及碳足迹管理,认真编纂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2020年度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报告》《2021年度二氧化碳排放盘查报告》,圆满完成央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创新编纂《绿色金融工作实操手册》,为系统内首份绿色信贷系统性学习范本,得到人行长沙中支、省银保监局和工总行的高度评价。
“向下生根向上成林”凝心聚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源动力”
再大的事业,再圆满的成功,都归功于人这个“源动力”。湖南省分行始终坚持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就员工、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关心关爱员工,全面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高效金融服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
1.精益求精提升服务质效。把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作为力量之源,持续加强红色文化的教育和传导,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发进取的力量,提振干事创业的激情。把工作效能提升与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通过扎实开好月度经营管理分析推进会,完善月度经营管理重点工作分析提示函机制等措施,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全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进创业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浓厚。同时,坚持以网点竞争力提升为突破点,加快推动城区支行优化调整,基层人员队伍结构和作战单元保障能力持续优化,为提升网点金融服务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2.久久为功激发员工内生动力。持续优化干部员工队伍结构,推动形成合理梯次。加大年轻干部使用力度,做好前瞻谋划,加大公开招聘、上下交流、内外交流等工作力度,拓宽年轻干部成长“快车道”。完善干部基层任职、重要岗位磨炼等制度,提高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最大程度激发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把关心关爱员工放在首要位置,聚焦员工所需所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员工“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强化薪酬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的分配导向,持续推进员工“获得有感、幸福有感”愿景达成,切实把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转化为高效服务实体和客户的强大推动力。
党的二十大已经胜利召开,湖南省分行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奋进的姿态、更昂扬的斗志,坚定不移落实好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准确把握“稳、进、改”工作要求,全力保持和巩固良好发展态势,以走好湖南省分行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现代商业银行杂志
责编:周听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